給如來佛鑄金身,還真把元佑難著了!
當然,最難的便是錢。
光鑄這金身,就要王萬兩金子,還不算其他預算支出。
元佑將預算報到戶部,戶部尚書王友易就犯了難,如今國庫空虛,五萬兩金子可不是小數目啊!王友易表示,戶部只能支出一萬兩金子,其他的愛莫難助。
元佑又去找景和帝訴苦,景和帝自然知道國庫里有多少錢,他有心考驗元佑,便說:“你自個兒也要想想法子,如今大軍馬上要駐軍蛟子城,西邊也要派兵,軍響也是迫在眉急的。國庫空虛,佑兒,你要替朕開源節流呀!”
這話都說了,元佑還能說什么?
只是他去哪兒找錢?
他去盤自己的私庫,他素來花錢不過手,一查私庫才發現自個兒窮的很,竟只有萬把兩銀子,金子有幾百兩,但離差的那四萬兩還有極遠的距離。
沒辦法,他便去寧國侯府找靜平支招。
此時,靜平正在跟寧嵐下棋,寧毅和寧芷則在旁邊觀棋。
聽到太子來了,寧毅去迎,領著他進來,靜平只抬眼看了他一眼,繼續下棋。
“三哥,你不應該忙的很嗎?怎么過來了?”靜平說。
“我來自然是要找你的。”元佑看她們下棋,他坐到靜平身旁,神色謙虛,“阿難,你可要幫幫你三哥我。”
“你要的錢肯定很多,我哪里有金子幫你!”靜平不用想都知道元佑在煩惱什么?
“你竟知道我的煩惱。”元佑意外的話。
“給如來佛鍍金身,法會之上,父皇肯定是要看的,這如來佛的金身可要花不少金子呢?”靜平笑著說,“戶部的王友易是個摳門兒,你管他要錢,他只會跟你哭窮,定湊不齊你要的金子。而父皇讓王友易當戶部尚書,就是看中他的摳門。再說了,這是你當太子頭一件差事,父皇一定會考驗你,不給你做主。”
“真是什么都被你料到了,你且幫幫我。”元佑道。
“芷兒,你要是沒錢了,要怎么辦?”靜平不答反而問旁邊的寧芷。
“管我祖母要。”寧芷摸摸鼻子。
“若是你祖母給不夠你要的銀子呢?”
“我就只好管姐姐借一些咯…”
“三哥,你看芷兒都比你聰明呢!”靜平笑道。
“我倒也想借,可管誰借呢?”元佑道。
“東安城內,各皇子,各公侯府,各富庶商戶比比皆是,你還愁沒地方借金子嗎?”
“那些人,個個摳門的很,我要從他們的口袋里掏金子出來,倒是難得的很。”元佑苦惱的說。
“我之前得了一千兩金子的賞,全捐了給你罷。”寧毅說。
靜平聽了這話,睨了眼寧子玖,只道:“小九哥哥,這東安城中一品二品大員比比皆是,你只是三品武將,實在不必如此強出頭,我們捐一百兩黃金倒是可以。”
元佑聽了寧毅捐一千兩黃金,還眼前一亮。靜平這么一說,他不免臉一城,心想阿難還說王友易摳門,她自己不也摳門嗎?
“不過這金子也不能白捐,三哥你得做價目功德薄,將這功德記下來,算作我和駙馬的功德,到時要呈現給父皇過目。最好是法會之上,請主持將名字唱出來,叫父皇知道誰誰誰捐了多少金子。”靜平說。
元佑是聰明之人,自然恍然大悟,十分歡喜:“阿難,你果然聰明絕頂,三哥就知道找你來,一定能討到法子。”
說完元佑連茶也不喝,也不讓寧毅送,匆匆走了。
“每每聽嫂嫂說話,嵐兒都能收獲極多。”寧嵐在一旁也是深深佩服。
寧毅也覺得琰琰真的無所不知,就沒她不能解決的事情。再看琰琰下棋,她落下一子,便斷了白棋的龍頭。
寧嵐嘆了口氣:“我已下的如此小心,還是輸給嫂嫂了。”
靜平淺淺一笑:“你就是太小心,布局縝密了,少了進取之心,所以才會輸給我。”
“嫂嫂,我不明白,為什么太子突然就走了,你都沒說什么主意。”寧芷說。
寧嵐看向妹妹,不由說:“芷兒,你若是做了一件好事,是不是常讓我說給嫂嫂聽,說給祖母聽。”
“那是自然,我做了好事自然要祖母和嫂嫂知道。”那可以討得夸獎,她自然高興。
“這捐金子也一樣,若是將捐金鑄佛變成一件功德,還會做出功德薄。法會之時,由法光寺的主持當著皇上的面,宣告有哪些人捐了多少功德。捐功德之人,豈不是在皇上面前露了臉,這是何等榮光呢!”寧嵐說。
“我明白啦!就是讓那些人捐金子,然后給他們一個大大的夸獎,那些不想捐的想想也不好意思不捐了。”寧芷說。
“你總算明白了。”靜平笑了。
“如此,我們確實只好捐一百兩黃金了。”寧毅說。
“可不是嗎?自然有人捐大頭的。”靜平說。
元佑進宮,正好元真也在,他將功德薄一事跟景和帝說了。
景和帝聽了十分滿意:“這法子極好,你擬個章程,就按這個來辦。”
“是,父皇。”元佑得了皇上同意,心里高興,馬上又說,“那父皇,您捐多少?”
景和帝一愣,這小子竟先第一個管自己討金子,他又想這是為皇后積功德的,他自然是要捐的,便說:“朕捐一千兩金子,從朕的私庫里出。”
“謝父皇。”元佑說著又看向元真,“那大皇兄呢?”
“兒臣不敢跟父皇比肩,但這是為母后積功德,兒臣捐八百兩金子。”元真回。
“多謝大皇兄,父皇,兒臣也捐八百兩金子。”
元佑辦事效率極快,他將戶部尚書王友易叫來,讓他給自己派個戶部的臣吏,迅速的擬出章程來。
次日便告知所有大臣,各公侯府,只說鑄如來佛金身,是為皇后娘娘祈富,為天下祈福,凡捐黃金者,皆錄入功德薄,法會當日會由法光寺主持一一唱名,貼在法光寺大雄寶殿之內,入功德牌。
又說皇上已經捐了一千兩金子,太子和大皇子已各捐八百兩。
他又招來自己一名心腹近臣,宴請了東安城內的知名富商,將這天大的好事透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