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819章 電池的麻煩

  南灣集團現在一天連皮卡帶翻斗車一天能生產出一百五十臺左右。

  這個產量其實不高。

  等開發區的廠長投入使用,這個數量會翻三倍。

  是車都得有蓄電池,這些車現在在用一款叫黃海牌的鉛酸蓄電池。

  紅崖有一個老牌的蓄電池廠,建廠的歷史應該是和蘇聯還沒翻臉時期,在國內那是絕對的老牌廠商了。

  紅崖蓄電池廠就生產黃海牌的蓄電池,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在華國它絕對是蓄電池行業的前三所在。

  不是這樣在上一世也不會有人閑著沒事兒去搶注它的商標。

  不過別誤會,南灣集團出品的這些車輛上用的蓄電池可和黃海蓄電池廠生產的蓄電池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別看商標都一樣,完全不是一個廠子的產品。

  南灣集團用的黃海牌蓄電池是千祥電池廠生產的。

  這款鉛酸蓄電池是南灣集團楊麗部門在國內鉛酸蓄電池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

  對原來老式蓄電池里面的格柵材料還是電解液都進行了一些升級,已經算是膠體免維護電池了。

  也就是很少或者基本不用檢查電解液了。

  在性能上不論是電量儲存,放點強度、使用壽命都比原來的蓄電池有質的提高。

  甚至外殼都不是傳統的黑色了,而是變成了白色半透明的。

  千祥電池廠自從給南灣集團的汽車配套鉛酸蓄電池后,產值是直線上升。

  萬千祥也是喜氣洋洋的,可惜樂極生悲。

  這款蓄電池還是給他帶來了麻煩。

  楊麗部門經過三年時間的不懈努力,終于把鋰離子電池研究出來了。

  可惜比日笨唆泥研究成功的鋰離子電池晚了半年多的時間。

  雖然比唆泥晚,但起碼這是自己研發出來的。

  不過由于鋰天生活躍的屬性,在沒有找到最好的正負極材料前,它并不能商用。

  就是唆泥研發成功后也是兩年后才商用的。

  “萬總!雖然電池是研發成功了,但是我們實在是找不到好的正極材料,電池的穩定性和耐高溫性還有缺陷,它現在就像一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炸的小型炸彈,不敢商用。”楊麗沮喪地說。

  雖然成功了,但是不能商用還是等于零。

  萬峰上一世雖然手機電池擺弄過不少,但是對這玩意并不了解,他能提出的建議有限。

  不過電池的成分他倒是能記住一些,雖然不知道它們在鋰電池里都有什么卵用。

  萬峰回憶了很長時間,只是記起了好像當時的電池上印的字跡里有石墨和一種叫鈷酸鋰的東西。

  這兩樣東西用在鋰電池的負極還是正極萬峰說不清楚,不過好像就是這兩樣東西。

  至于電解液他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好像名字很長,有六七個字。

  “楊工,鋰電池是不是有石墨和鈷酸鋰這兩樣東西?”

  雖然從他嘴里冒出化學名詞會讓對方吃驚,但萬峰也顧忌不了這些了。

  “石墨是用在電池負極上的,這鈷酸鋰…鈷酸鋰?”楊麗一連重復了兩次。

  石墨楊麗小組已經運用了,而鈷酸鋰這玩意兒讓楊麗眼睛開始冒光。

  “萬總!我要去母校一趟。”楊麗突然急切地說。

  好像自己的指點又起作用了。

  自己就是起這個作用的,如果他們的科研找不到方向了,自己說不定在大腦哪個犄角旮旯拽出點什么知識就給他們指點迷津了。

  楊麗當即就啟程去渤海理工了,她要找他的導師并且在渤海理工做一些實驗。

  如果楊麗能把鋰離子電池研發到穩定狀態,那么待華光推出大哥大的時候就可以不用鎳鎘電池而是直接用鋰電池。

  這樣大哥大的體積就會一下子縮減原來體積的一半以上,重量也會輕一半以上。

  當然這電池是手機上用的,萬峰要的是車輛上使用的,楊麗她們現在僅僅才走出了第一步。

  “鈴鈴鈴!”

  電話聲響了起來,萬峰拿起電話就聽到萬千祥的聲音。

  “大哥!什么事兒?”

  “兄弟!你來一下,有個黃海蓄電池廠說我們用了他們的商標,讓我們停止使用黃海的商標。”

  萬峰楞了一下,紅崖黃海蓄電池廠知道了?

  知道了也是好事兒,這個商標他注冊完在手里放了好幾年了,竟然沒有人來問過。

  這個電池廠人的商標意識太差勁了,否則上一世也不會被人搶注而最后倒閉了。

  萬峰開車來到了小樹屯村中千祥電池廠。

  在進入小樹屯的時候,看到道邊的那些房屋萬峰心里突然冒出個念頭。

  小樹屯現在已經沒有多余的土地可用了,小樹屯里這些人家可不可以開發樓呢?

  一趟街的人家聯合起來蓋成樓除了自己留下的外,其余的當商品房賣這樣不就解決住宅問題了嗎!

  最近一年隨著農村里對住樓房的觀念改變,已經有很多人不排斥住樓房了。再加上將威已經沒有房屋出售了,就連周家小隊那樣偏僻的地方都被在東山工業區的人租下了。

  甚至在東山工業區東北方向的孤山大埔村都有不少在將威工作的人租住。

  萬峰讓別人開發的東山一期二期除了自己留下的一些外,作為商品樓的部分都銷售一空,可見這個市場的潛力有多大。

  小樹屯這些人家有四五戶聯合起來就能蓋出一棟占地二百平的樓房,都不用蓋太高,四五層就行。

  按照現在建材的物價,建一棟四層高建筑面積在一千平左右的樓房,成本也就在六七萬左右。

  現在將威的樓房價已經由三年前的九十一平翻了一倍,現在是一百八一平。

  一棟樓賣完還能賺個十萬八萬的。

  這些人家自己留一層或者兩層住,其余的賣出去,家里還多了十萬八萬的存款。

  等閑著沒事兒和他們嘮嘮。

  省了自己還的操心住房的問題,這是他該操心的事情嗎?

  他自己集團里員工的房子他都操不完心了,還去管別人。

  如果小樹屯起了榜樣作用,其它村子也會效仿。

  這樣,將威就真的像一個小城了,開發區也就名副其實了。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