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92章 帶我去看看你家的地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雖然詹紅貴家的西屋常年不住人,主要是放一些破破爛爛,但收拾出來也算是很亮堂的。

  那些破破爛爛的東西都被堆到了炕梢,用一塊就苫布蓋著顯得還算整齊。

  從炕頭到炕梢空出來的地方足夠萬峰和韓廣家休息用了。

  炕席被擦拭一新,還鋪了一條半新不舊的薄毯。

  萬峰對這里還是很滿意的,起碼比他家在四十二住的時候,他和弟弟住得那些小屋強多了。

  韓廣家看著萬峰買回來的行李直皺眉。

  “你眼睛玻璃花了?怎么全買些褥子回來?”

  “你好好看看,這全是褥子嗎?沒看見這兩條比那兩條大了一巴掌嗎?”

  韓廣家無語:“就大了一巴掌就能當被蓋了?”

  “這沒招,就這樣的被子,你要不要?你要是不要晚上我都蓋著。”

  詹紅貴這時過來,略帶歉意地說:“對不起了兄弟,我家困難了點,沒有多余的新被褥,你們只能自己將就了。”

  “詹大哥,沒事兒!十月初溫度還行,等晚上燒炕的時候給我們這屋炕稍微多燒點就行了。”

  “好好,這沒問題。”

  “哎!對了,詹大哥!嫂子呢?怎么沒看到嫂子?”

  “你嫂子在地里收割大豆,的晚上才能回來。”

  萬峰瞄了一眼詹紅貴空蕩蕩的左手臂,一只手用鐮刀割大豆確實做不到,他也只能在家里干點能干的活兒了。

  “你家有多少地呀?”

  “三坰,兩坰小麥,半晌玉米還有半晌大豆。”

  這里雖然地處三江平原,但是人均土地面積并沒有紅色農場那里多,因為這里澇洼地特別的多,不適合耕種。

  半晌大豆,七畝半地。

  不多不少,但是靠一個婦女一個人收這就是一項比較浩大的工程了。

  “你們這里的大豆收割也是用鐮刀割倒后用拾禾機拾禾嗎?”

  北方大豆收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收割機直接開進去在大豆秸稈站著的情況下進行收割,這叫聯禾。

  優點是人可以不出力,缺點是損耗率驚人,豆莢被收割臺一碰就會破裂豆子嘣得哪里都是,一畝地連一半都收不回來。

  因此這種方式只有在收割小麥的時候還有時會用到,收大豆幾乎早就沒有人使用了。

  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拾禾,就是用人工把大豆放倒鋪成一個一個趟子,然后用拾禾臺拾禾。

  雖然拾禾也有損耗,但與聯禾比起來它的損耗率就小的多了。

  八九十年代北方大豆都是采取這種收割方式。

  “嗯!拾禾,等放倒了雇收割機來拾禾。”

  萬峰沒再說什么,在韓廣家鋪行李他走出屋子,在詹紅貴家的院子里東看看西看看。

  院子東邊貼著墻根有一個雞架,里面養了十多只雞,其中有一只紅冠子公雞,可能萬峰面生得很它不認識,因此當萬峰走近的時候警惕地盯著萬峰。

  萬峰沒搭理雞視眈眈的公雞,走過雞架來到豬圈外。

  豬圈里有一個二百多斤的小豬,小豬一看有人出現以為是來給它送吃的,噌地就從豬圈里趴出來了。小豬跑到豬槽子跟前發現豬槽子里連片菜葉都沒有,就開始哼哼地發出抗議。

  這離過年也就三個來月了,這豬長得有點小呀。

  冬天的豬幾乎生長速度就慢了,這頭豬再有個三十二十斤夠它長了,到殺過年豬的時候撐死也就二百三十多斤。

  這算是小豬了。

  雖然那時候的豬沒有后世的豬長得大,但不超過二百五十斤的豬怎么看都小了點。

  萬峰搖搖頭,幸虧詹家就四口人,人少吃的少。

  這要是十多個人的大家口,這么點小豬年過完了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詹石頭從院子外面突突地跑了回來。

  “帶叔叔到你家的地里去看看。”

  詹石頭搖頭:“記不住道。”

  “你看,我就說你的小廢材吧,你還不承認,連你家地都記不住。”

  “我才六歲,我是小孩。”

  這貨又賣慘了,首先強調他是小孩。

  “你這態度不好,小孩也要直面人生,大聲地喊出來我是小飯桶!”

  “我…不是小飯桶!”

  萬峰就是閑著沒事兒逗小孩子玩,沒想到這個小滑頭堅決不上當。

  麻痹的豬腰子挺正呀!

  “把你姐姐找回來,她記得到你家地的道兒吧?”

  “嗯!她經常去。”

  “那快去找吧。”

  詹石頭嗖嗖地跑了出去,不一會兒就把詹玲找了回來。

  “帶我去你家的地里看看。”萬峰把剛才對詹石頭說得話對詹玲又重復了一遍。

  “叔叔你家也種地嗎?”

  “以前種過。”

  “那你家有多少地?”詹玲一邊帶著萬峰往她家承包的地里走,一邊問話。

  “我家的地可多了,總共十二坰地。”

  詹玲吃驚了:“哇!你家有那么多地呀,那不累死了。我家就半晌大豆我媽都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可惜我太小了,干不了,再過幾年我就可以幫媽媽干活了。”

  多好的孩子呀,記得上一世自己放暑假的時候還千方百計的不想到地里去鏟地。

  現在看來當初自己的覺悟還不如一個十歲的女孩。

  在這里應該臉紅一下。

  詹紅貴家的地在慢吉他村西頭的一塊大片地里。

  萬峰他們來的時候就從這塊地邊的道路上過來的。

  這塊大片地估計面積在三四百畝左右,全部都是種得大豆,地里有大約幾十個人在干活。

  怪不得從進這個村子到現在就看到詹紅貴一個大人,原來大人都在這里。

  詹玲很準確地找到了她家的地,帶著萬峰往地里走。

  通過割倒的秸稈可以看出今年的大豆收成一般,豆秸不超過一尺高,秸稈枯瘦豆莢細小。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這里又澇了。

  這地方為什么不種水稻呢?難道是作物的生長期時間不夠?

  當時可能沒有那些生長期短的水稻,估計過些年就會有早熟品種的水稻出現了。

  在離地頭大約一百多米遠的地方見到了詹玲的母親。

  一個實際三十多歲,看著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

  頭上戴著一個灰色的紗巾,戴著線手套,茫然地看著和她女兒兒子一起出現在這里的萬峰。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