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64 長吏秩貴

  蔡國老,膝下二女。今皆為少府女官。雖遠未及致仕。然王太后,已先行筑殿。

  薊王愛屋及烏。焉能不,倍加禮遇。

  百官這才,幡然醒悟。月初大朝,左相條陳。言漠北諸事。擴建北海冬宮為武牧城,重筑漠北匈奴舊城,蘢城、趙信城、新筑大凌港等。還為漠北從事田疇請功,加官光祿大夫。薊王頗為意動,右相勸諫乃止。

  言猶在耳,薊王已有并武牧、蘢、趙信三城,立北嵎郡之念。

  “臣,敢不從命。”京沚令周異難掩激動,動容下拜。

  漠北,雖氣候寒冷。然地沃宜稼,水草豐茂:“控制要害,北邊重藩。”

  后人言:“其地沃衍,河流左右灌輸,宜雜植黍麥,故時屯田遺跡,及居人井臼,往往而在。蓋陰山大漠,益南數千里,控扼形勢,此為雄要。”

  尤其,浚稽山(阿爾泰山脈中段)以北,北海以南,燕然山(杭愛山),以東至大鮮卑山(大興安嶺)。郅居水流域,廣大地域,枝津縱橫,農牧、農耕,兩相宜。

  此地廣袤,可比一州之地。

  “稟主公。”左相持芴進言:“三縣,皆在郅居水,枝津故瀆之地。何不取名‘郅居’。”

  “郅,隆也。郅居,大利于居也。”蔡少師博通古今,出口成章。

  “善。”薊王從善如流。于是遂易其名為郅居郡。由漠北都護府所轄。

  首任郅居守。京沚令周異,當之無愧。

  先前,薊王為立南嵎郡,上表甄都。董侯下詔,凡幕府事,薊王皆可獨斷。毋需再報。

  薊王敢不從命。

  遂命中書令荀采制詔。

  “擢升,京沚令周異為郅居守,治武牧,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王宮舍人。”

  “臣,周異,遵命。”京沚令周異,出列領命。捧盤入偏殿,更換朝服印綬,入二千石列。郅居守,位在光祿大夫上。加官雖不去,然卻棄食。只食郅居太守俸。然若有朝一日,因故免官。便可重領,光祿大夫食俸。誠然,若無官一身輕,直貶為庶民。光祿大夫比二千石,亦不得食。

  “南嵎守,當授何人?”待周異入列,薊王又問。

  右相持芴奏對:“稟主公,‘長吏秩貴’,當階政績以升遷。”

  薊王輕輕頷首:“國中內外,政績何人為最。”

  “它乾令韋端,融氏令程秉,長安令甄逸,樓桑令何颙,酈城令陰修,陽鄉令國淵,大利令吳循,南廣陽令崔林,益昌令盧節,容城令盧儉,平曲令劉渙,渾埿令田豫,三臺令竇輔…”上計令陳逸,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諸令,周典并進,難兄難弟。常為人先。”

  言下之意。薊國二千石之俊才,何其多也。奈何郡守有限。

  “無妨。”薊王心念至此,這便言道:“待孤,子嗣長成,皆出為國相。”

  “主公,明見。”百官聞言,無不振奮。

  國相之上另有州牧,朝中還有三公九卿。足可分潤群臣。萬石國老,國中亦有多人。王上雖行高薪養廉,

  三食君俸。然薊國財政,年年向好。近年更是,突飛猛進。內外循環商道,海外洲土之利,足見一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生宏圖,薊王已坐三望四。

  “國相以為,何人先出。”薊王問政國相。

  右相持芴奏曰:“臣,竊以為,它乾令,遠在西域,融氏令,正當之用。”

  “諸君以為如何?”二千石官,非同小可。薊王集思廣益。所問百官,亦是比二千石及以上。

  “臣等,附議。”百官齊聲。

  “善。”薊王這便定計:“擢升,融氏令程秉為南嵎守,治融氏,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王宮舍人。”

  “喏。”中書令荀采領命制詔。稍后,六百里傳詔嶺南。程秉毋需回國就任。

  “西域都護府百城,當可歸為一大郡。”薊王言道:“它乾令韋端,守之。”

  “敢問主公,此郡何名?”右相求問。

  “《漢書·西域傳序》曰:‘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東則接漢,阸(è)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荀子·大略》亦有:‘欲近四房,莫如中央。’是故,中西域而立幕府。”薊王言道:“或可名‘域中’。”

  “善哉。”論學識,儒宗不在蔡伯喈之下:“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其一焉’。”

  “鄭公,所言是也。”薊王欣然言道:“擢升,它乾令韋端為域中守,治它乾,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王宮門大夫。”薊王言道。多年前,薊王遣門下督鄭泰,出使西域。加封西域長史以降,諸多戍邊宿吏。彼時,皆已擢升官秩,兼領宮職。且西域都護府創立最久,守土向化有功。今日再升宮職,亦是積功而至。

  “喏。”中書令荀采,再領命制詔。

  薊國之郡,時下稱“枝郡”。類比“枝津”。意為,諸侯國之屬郡也。《漢書·晁錯傳》:“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注曰:“枝郡,在國之四邊者也。”亦作,“支郡”。前漢時,諸侯國連城數百里,故有枝郡之說。今漢諸侯,不過守一郡之地。故不再言枝郡。自薊國興起,前漢諸侯國之舊稱,日漸提及。如“四方五部”,都護府這般。下轄枝郡,因地處邊關。亦可稱“邊郡”。

  “阿陵九城,已筑畢。”右相持芴奏:“可立新縣。”

  “善。”薊王遠征北天竺,滿載方歸。先前,國中大建,多已畢。

  時,薊南尹陳群上表。欲擇高陽并文安,居中白地,重立舊縣阿陵。他日,薊王若易縣為京,另立麟子阿斗為帝。高陽、阿陵、文安,三縣足可護易京周全。

  阿陵九城,乃薊國第五十二縣。

  雖是一片白地筑起。然位于國中,不出三載,編戶便可過萬。只需三百出仕,必然二千及冠。故,類似要職。循例,多半不授太學生,而授太學博士。

  “何人,可為令。”事關吏治民生,薊王再行問計。

  “老臣,保舉一人。”儒宗持芴奏對。

  “鄭公為何人作保。”薊王居高笑問。

  “太學博士,鉅鹿張子明。”果不其然。

無線電子書    劉備的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