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3章 他沒死

無線電子書    大明好國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毛驤告訴馬度張五六是一個很好的細作,常張二人早就在為那個困難的計劃為之努力奮斗,甚至不怕流血犧牲,他們兩個是有水準有夢想有抱負的人。

  毛驤希望馬度和老劉不要再用夯貨二貨這樣詞語來稱呼兩個人,因為這是對所有細作的侮辱。

  老劉和馬度都很驚訝,夢想和抱負誰都可以擁有,但是水準這個東西可不是誰都有的,尤其是常茂和張五六二人,別不是認錯人了吧。

  馬度覺得毛驤他們上峰是很沒戰術頭腦,花大力氣去毀壞張士誠的hu0ya0作坊,還不如去燒他的糧倉,若是成功了這仗就真的不用打了。

  其實他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張士誠的糧倉不只一個,也不會把糧食放在一塊,糧食可比hu0ya0作坊難燒多了,就算是費勁心機燒掉一處,對戰局也沒有多大影響。

  徐達的動向也很讓馬度意外,在干掉了呂珍之后,他竟然沒有猛追猛打的攻城,反而又在填護城河。

  不用到城墻上看,聽動靜和炮聲的節奏就能知道,而且四面城墻都有動靜,看樣子是準備四面圍城,沉下心來打持久戰了。

  呂珍死了,張士誠很傷心,呂珍的不光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將,也是最初拿著扁擔跟他一起造反的好兄弟。

  傷心歸傷心,然軍中不可一日無帥,和歷史上一樣老張士誠讓他的親兄弟張士信來接了呂珍的帥位。

  后世里流傳著張士信的一個大笑話,就是在這場戰役中發生的。張士誠在平江被圍困數月,城中糧盡,他就帶著親軍出逃。

  張士誠的親軍可不是什么軟腳蝦,人稱“十條龍”異常的勇猛,在城門外打的常遇春都招架不住,眼看著就要沖出重圍了。

  站在城頭的張士信卻說,“哎呀,打了這么久將士們都打累了,讓他們回來休息一下吧。”然后讓士卒鳴金收兵,害的張士誠沒跑出去。

  馬度沒有和張士信接觸過,只聽人說過他荒奢,沒聽說過他有這么的腦殘,這么荒誕的笑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在馬度看來這位大丞相反而頗有自知之明,到了城墻之后只說句,“守城之事皆有諸將自決”就躲在藏兵洞里吃喝作樂。

  仗打完了也不像呂珍那樣到城頭上去視察,精明的連腦袋都不在城墻上露一下,不知道還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被鐵彈爆頭了。

  馬度受了點傷,不用到王府當值,但是隔三差五的還要去給張宗昭講故事。他講了一次第二天百金就會再講一遍,直到張宗昭聽得厭煩了就會請馬度過來講新的故事。

  馬度也很樂意去,當然為了探查情報,可惜他這樣的小官兒,沒有可能跟著張士誠在大殿里面開大會。

  也就只能從后宅下手了,劉王妃偶爾蹦出來幾句的只言片語中,就能讓馬度對城內城外的形勢多一分了解。

  當然他的肚子里也少了不少的童話故事的存貨,比如《黑姑娘》《大灰狼與小綠帽》《丑小雞》…一些經典的童話都講過了。

  城頭的喊殺聲爆炸聲仍舊在耳邊回蕩,她們哪里來的心思聽自己說書?可能在她們的心中早已經絕望了,甚至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只希望用馬度的故事來麻痹自己,讓自己的等待顯得從容一些,不那么的焦慮。

  “呵呵…這故事聽起來挺荒誕的,不過確實吸引人!”張士誠笑了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

  劉王妃拿著酒壺給他斟滿,“這位小馬先生的故事大都如此,看似荒誕離奇卻又充滿童趣暗含至理,很有點像是寓言。只是這些小故事聽都沒有聽過,可能是他自己編的,今天這個故事原準備只打算說一段的,八成是沒有編好,妾身聽得上癮逼著他講完,他倒是頗有急才編的很圓滿。看來他不光醫術不錯,還頗有才情。”

  “吟詩作賦說笑逗樂,弘文館里這樣的人多了去了,那些自命不凡有本事的都走了!”

  “王爺養著他們,卻不用他們,有骨氣的人自然是要走的,剩下的那些沒骨氣的,不過是圖個吃喝錢財…”劉王妃突然話鋒一轉,“王爺后悔了嗎?”

  張士誠無奈的笑了笑,“有什么好后悔的,本王原本就無心天下,只想著在這江南花花世界立住腳跟過逍遙日子,誰有本事奪了天下,只要許我割據江南俯首稱臣亦無不可。誰能想到當年最不起眼的朱賊禿,如今竟有問鼎之勢…”

  劉王妃試探的問道:“王爺瞧不上他?”

  張士誠慘笑道:“王妃也要勸我投降嗎?”

  劉王妃蹲身行禮,“妾身不敢,不論到了哪一步,臣妾都會追隨王妃。只是總想著給孩子留一條活路…”

  “做母親的心意,我怎能不明白。”張士誠伸手把劉王妃扶到椅上,“不過朱賊禿并非容人之人,此人外寬內忌猜忌多疑,早晚要露出真面目來,跟著他多半沒什么好下場,老大老二那才是沒了活路。”

  如果馬度聽見了,一定會給張士誠張士誠的眼光鼓掌,不過有一點他猜錯了。說起來很奇怪,老朱的手下幾乎被他自己殺光了,但是老朱的不少敵人都反而都落好下場。

  比如陳友諒之子陳理,明玉珍之子明升,這兩個人可還都當過皇帝的。沒當過皇帝如左君弼、方國珍,也都是落個好死。

  尤其是這位方國珍,明史是這樣記載他的“國珍首亂,反覆無信,然竟獲良死。”意思是說方國珍是第一個舉起反元大旗,還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小人,甚至沒少給老朱下絆子,可這樣的人卻落了個善終家人都沒有受到株連,語氣中似乎覺得很不可思議。

  如果張士誠投降了,也許他的兒子要和明升陳理一起去當棒子國的女婿。

  “朱賊禿逼死了老三(張士德),本王囚死了廖永安已經勢同水火,這仇解不了的,王妃就莫要再提了。”

  劉王妃卻皺眉疑惑的道:“這廖永安沒死啊,今年元日妾身還賞賜給他吃食衣物呢,看守的護衛可是都收了的。”

無線電子書    大明好國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