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

“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而事欲鮮。”淮南子主術訓  “你慎言。”楊彪看不過去了,在一旁為楊瓚幫腔,說道“你真是糊涂了,連這種話都說得出口。”

  見楊彪站到楊瓚那一邊,楊懿猶自不平,正欲待說,卻被楊眾適時給拉住了。

  這時只見楊琦眉頭一揚,不悅的說道“陛下許我平尚書事究竟是何用心,你難道還不知道么我當時若不如此,如今我就該入尚書臺與司徒他們共同理事了。”

  長久以來,楊氏一直避免與馬日、甚至是與皇帝正面交鋒,那樣只會將各自陷入不留余地的死戰,對彼此都沒有好處。所以除了馬日以外,皇帝與楊氏都是在朝廷以代言人的形式彼此爭斗。

  這回皇帝突如其來的授楊琦平尚書事,明顯是要強行將楊琦作為楊氏的領頭人,并將其推到臺前與馬日等人正面接觸。這等若是要棋手下場做棋子,主帥上陣做前鋒,一般到了這種時候,要么是大勢所趨、要么是迫不得已。

  而楊氏無論是出于外因還是內因,都不想這么早就走上臺前。所以楊琦蒙受平尚書事的職權就讓他的處境很尷尬,不僅在朝中引人注目,就連在楊氏內部,都隱隱讓人產生不快。

  楊琦與楊瓚的祖父是楊震的長子楊牧,楊彪的祖父是楊震的次子楊秉,楊眾的祖父是楊震的三子楊奉,楊懿、楊儒則是楊震另外兩個庶子的后人。

  按宗法來說,此時的楊氏理當由長房長孫的楊琦、楊瓚為主,但楊氏眾人各負才學、各有聲名,也沒有誰比誰更具有壓倒性、讓其余人服氣的聲望,彼此之間共事的時候,總有一股競爭的意味在里頭。

  楊氏在朝中到底是隱忍低調、還是積極進取,若是積極進取,又是以誰為主。對于這些關乎楊氏前途的問題,楊氏內部說得上話的幾個人都是各抒己見,楊眾與楊懿二人傾向于積極進取、敢為人先,而楊琦與楊瓚則選擇低調忍讓、不與爭鋒,楊彪則是恪守中立,偶爾和稀泥拉偏架,看似不偏不倚,其實還是有自己的算計。

  內部都難以形成統一的意見,也沒有一個具有極大威望的人主持大局,導致楊氏看似人才濟濟,實則因為互相牽制而損耗了太多的精力。

楊眾出于家族的利益著想,是贊同楊琦能借此機會領頭出面的,但出于個人的算計,他卻希望能帶領楊氏的是自己。所以這也造成了他如今矛盾的心理,說話也有些模棱兩可  “陛下如今強勢敢為,不宜直攖其鋒,謙抑點自然仍是上策。”他先是定下一個基調,暫且緩和氣氛,然后嘆息著說道“不過一味退縮忍讓,寸步不進,也不是個好辦法。鹽鐵的事我等爭不過,但太學五科卻未必不能一爭,如今士子身在雜科,心向明經,不正是子達之功不正是我等從陛下處爭來的默許、讓步”

  楊懿聽到楊眾對他的付出進行了肯定,面色一喜,目露贊同之色。

  只見楊眾又繼續說道“陛下掌權不過半年,卻大政迭出,所謂年少最怕志驕,為政最忌冒進。先人之例能傳承至今,定然有他的一份道理,既然公府策試任用本無錯處,何必擅改其政這吏治科初看時倒還好,安知以后會不會引發別的禍尤若是連一個吏治科都伸張不得,那我等就真的有負臣子襄贊輔佐之責了。”

  “文從。”楊琦叫起了楊眾的字,忍著心氣,好言說道“吏治科勢在必行,我等不能一再攔阻。”

  “我還是那句話,我等可以忍讓,但絕不能一味忍讓。不可冒進,但也絕對不可不進。”楊眾說完,便直起上身,目光與楊琦正視“尤其是公挺在這件事上,當著陛下的面與黃子琰劃清界限,竊以為這么做有失考量。”

  楊琦終于發怒了,他霍然站起說道“如何失了考量換做是你,在當時的情境下,應對的未必有我好”

  “公挺,有話好說,莫要傷了和氣。”楊彪在一邊安撫著楊琦,又對楊眾說道“當時那些話總不過是一時權宜,真假參半,就連陛下都未必會信。黃子琰為人練達,想必也不會放在心上。這吏治科的事情,陛下已給了我等便宜,再論下去,對彼此都不好。”

  楊眾雖然有意借此削弱楊琦在眾人面前的威望,但也不得不承認楊彪所言的事實,在當時那種場合下,楊琦的應對已經算得上是很得體了。

  而且皇帝已經先拿出平尚書事來暗示楊氏在此事上妥協,雖然這是帶有強迫意味的利益交換,或者說是實質上的威脅。如果楊氏執迷不悟,得了便宜還賣乖,那就等著皇帝進一步將楊琦推到臺前,代表楊氏去與馬日、董承等人正面交手。

  這不說符不符合楊氏的整體利益,就楊眾個人而言也是不能接受的。

  “朝廷自劉伯安到來以后,局勢就屢屢不靜,陛下一會召見宗親、一會又是設立吏治科,誰也摸不清上意究竟是作何想。也不知陛下到底是針對誰,若真是要對付我等,卻不至于如此。”楊眾重重的嘆了口氣,對楊琦拱手說道“陛下施恩于公挺,無外乎是要看我等的反應,只要踏錯一步,后果難料。就眼下這副局勢,還是以靜制動、坐觀其變的好。”

  楊琦心中默然一嘆,作為名義上的領頭人,他實在不愿在內部引起鬩墻之憂,只得盡量安撫內部的情緒。聞言頷首,臉上表情漸轉緩和,他慢慢坐下,看著楊眾說道“不錯,越當此時,就越不能著急。”

  話說到這個地步,楊眾也不再繼續為難,歉然道“適才情急之下,有失禮之處,還望勿怪。”

  楊琦點了點頭,不在追究,彼此保持和氣。

  他轉頭對楊懿說道“吏治科畢竟設在太學,你時不時地,也該去看望一二。王斌雖然未有治民的經歷,但陛下定然會對他面授機宜,我等若是能提早窺知,也能有所裨益。”

無線電子書    興漢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