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

———讀通鑒論·卷九  麋貞在此時表現出商人的精明,她既為夫家、又為娘家、更為自己盤算過后,篤定的認為吳莧是最適合做自己王輔妻子的人。她丟下一塊糕點讓黃狗輕嗅淺舐,若有所指的開口道:“妹妹尚未訂親吧?”

  吳莧臉色一紅,腳尖劃著地面:“以前是有,但出了變故,所以談不成了。”

  麋貞松了口氣,笑容更甚了:“那你看我家季子如何?”

  吳莧不愿背后說人短長,敷衍般的說了幾句,忽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臉騰地紅了:“這、怎忽然說起這個了?”

  麋貞面露一絲懷念之色,早兩年她也是這樣羞談嫁娶,如今成了有夫之婦,面皮也厚些了:“怎么說不得?難道你家叔伯、阿兄,都沒有為你早做料想?”

  王輔在長安的聲名與其兄相比猶如天壤,吳莧幾次遠遠地見到王輔,對方的眼神竟與街頭紈绔有幾分相仿,故而給她的影響也不如何好。

  吳莧正想著該怎么回絕對方這一番‘好意’,聽對方提到叔伯兄弟,正好想到了一個合適的推辭:“叔父聽相者說我面相大貴,正要打點關節讓我入宮。若非今年,想必就是明年了。”說著,她握住麋貞的手,依依不舍:“以后再見可就難了,我本還想著抱一抱你的孩子呢。”

  “哪來的孩子,休得胡說。”麋貞臉色一紅,掙開對方的手,對吳莧的推辭不以為然,入宮做采女也沒什么,只要不是做妃嬪或是許配給別家,王輔若真是喜歡,憑他一句話求過來就是了,那時吳氏更無拒絕的理由。

  麋貞如是想到,心里也就不再著急催問,順著話往下答道:“…做采女無非是幾年的功夫,又不是見不到了。”

  吳莧拿腳尖碰了碰黃狗的小腿,不知在想些什么。

  閨中平靜的日子似乎與外間的紛紜沒有干系,長安的一部人女眷、親貴仍在過著他們認為的太平日子。而遠在西陲的雍涼正刮起何等樣的風沙卻無人問津,直到雍州刺史、領建威將軍鐘繇向長安傳來的一封奏報,這才徹底喚醒了人們腦海中對羌胡叛軍寇略三輔的那一段遺忘已久、回顧猶新的記憶。

  在消息流傳出去、震驚關中的前幾天,司空趙溫、太尉董承、尚書令吳碩、侍中楊琦這四個重臣就此事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鐘元常的奏報上稱,涼州韓遂奉袁紹所賜官爵印綬,用偽帝‘興平’年號,攜諸羌舉兵造反。如今叛軍已攻破武威、殺其太守,正南下漢陽。”趙溫將奏疏擱在桌案上,又點了點另一份與其同時呈報的奏疏:“這是漢陽太守射文固的告急奏報,所述如一。”

  一旁有尚書郎規矩的拿過兩份奏疏,輪流傳遞下去,幾人略掃幾眼,不用看也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楊琦仔細看著鐘繇的奏疏,輕聲道:“此事宜速呈關東,請天子悉知并籌劃定計。”

  說完,楊琦便將探詢的目光投向趙溫。

  “報送天子,自是應有之意。”趙溫不動聲色的喝了口茶,淡淡說道:“天子東征前,曾道我等凡事要先有主張,不可一味的轉呈轉送。而況關東往來費時旬月,貽誤戰機,是故在此前我等就該有所應對。”

  董承欣喜若狂,這等候已久的消息不僅可以壓下當前的輿論,更能讓他改變被動的處境。一想到忍耐這么多天,終于事情開始沿著他們預測的方向進行時,董承嘴角便忍不住上揚。

  正在皺眉與楊琦議論的趙溫忽然往身旁看了一眼,有些奇怪的說道:“太尉近來是有何喜事么?”

  董承一驚,剛要說話,卻聽楊琦不冷不熱的說道:“新納美妾,焉能不喜?”

  “楊公說話可得有實據。”董承很有底氣的說道:“如若不信,大可帶一干人等往我府上探看。”

  楊琦還未說話,趙溫便開口打起了圓場,說道:“好了,此事就讓他過去吧。眼下以御敵為先,我等就不要再起什么口舌了。”

  吳碩也跟著轉圜道:“趙公說的是,如今還是該討論如何御敵,韓遂起羌胡兵馬十萬,雍州只有安集將軍與護羌校尉所部萬余可堪一戰。如何策應調遣,我等得先做防范,再待天子詔旨。”

  只要臨時推出一個人統兵御敵,皇帝為了局勢穩定,就不大可能會臨陣換帥。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機會,楊琦本不敢說,但有了趙溫‘先定策后待命’的提議后,他再無顧忌:“皇甫公督雍涼諸州軍事,功高勛重,自然是首要之選。”

  “善。”董承贊同道,話鋒一轉,又說:“皇甫嵩久戰宿將,大可臨陣用兵,我早年也屢經戰事,如今更是以太尉之職,運籌調度,是再合適不過了。”

  趙溫略搖了搖頭,說道:“董公莫忘了,東征之前陛下已更定制度,太尉今后專管糧草調運、驛道維護與郵傳、軍屯等務,不涉其他軍事。此戰若是以太尉之職總其成,恐怕會名不正,言不順。”

  “若非是我,難道趙公、楊公更能指兵么?”董承輕傲的笑道:“或者是兵部尚書?我看此事也無需再議,由太尉府的名義,再加上兵部,發調兵符節給皇甫嵩、鐘繇——”

  “兵者大事,你我幾人若是擅自決定,未免遭人非議,日后天子怪罪又該如何是好?”趙溫穩妥的建議道:“我看還是召集眾卿,以眾議為是。”

  楊琦也在一邊附和。

  董承心想,此戰必得是皇甫嵩在外領兵,長安有一人籌劃軍事,論身份、資歷、權位,這個位置其實非他不可,有眾議推舉,更能顯得他是臨危受命。于是乎他便答應了,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次日的集議上,御史中丞桓典、衛尉耿祉、少府張昶,光祿勛楊彪,大鴻臚周奐,執金吾司馬防乃至于城門校尉伏完等九卿竟然一致推舉了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與董承同樣有著外戚的尊貴身份,從北軍中候到衛將軍的掌兵資歷,以及擁有雖不及宰相實權,但足以影響皇帝決策的隱性權力。

  看著王輔攙扶著身體瘦弱的衛將軍王斌一步步走來,董承仍不肯相信這個向來低調軟弱的老人居然會有這么多人支持!

無線電子書    興漢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