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

———孫子·火攻  “啊!”

  公孫瓚猛然驚醒,右手下意識的摸向身邊的寶劍,冷冷的月光下,他一個人站起走到臺前。樓外是熟悉的月色、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城樓。

  仿佛剛才的那一場夢境并未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只是這一場夢境里,并未有出現恩師盧植的身影。

  公孫瓚伸手撫摸著粗糙的欄桿,冰冷的觸覺刺激著他的肌骨,讓他知道這并不是夢境,而是冷冰冰的現實。圍城數月,易京城外的袁紹大軍早已退聚南皮,準備在‘大將軍’袁紹的率領下直面朝廷精銳。

  此時易京城外的星光,就只是剩袁紹之子袁熙、閻柔等萬余胡兵。近日勢力消長,敵營的駐防調動自然引起了公孫瓚的注意。

  這是一個機會。

  被困在城中多日的公孫瓚敏銳的意識到此時城外大營空虛,袁紹忙于應付朝廷的攻勢,正好可以讓他突出重圍。只要設法擊敗袁熙,他就能與朝廷里應外合,突襲袁紹后背,建立殊功。

  這本是件很容易下決定的事,但夢見薊縣城塌,這顯然不是什么好兆頭。

  性急的公孫瓚在危急的局勢下首次想到了冷靜,而不是莽撞出擊。他返身回到桌案邊,伸手往成堆的奏疏上一推,一份一份的翻看起來。

  易京自從袁紹主力退走后,便解除了四面被圍的局面,使得公孫瓚恢復了對外界的聯系,不僅知道袁紹擁立平原王稱帝、皇帝御駕親征的消息,更得知皇帝已遣派劉虞作為側翼,領兵馬入冀州。這個時候冀州中山、常山等郡國接連震動,地方長吏攜豪強紛紛響應,就連盤踞在代郡的烏丸諸族在得知劉虞親臨之后,即便劉虞麾下的精兵不多,烏丸首領也都懾服于往日恩情與威名,主動退避,甚至派使者問候。

  如今劉虞已帶著一干各郡國依附的兵馬趕往中山國,而公孫瓚根據近日登樓眺望觀察城外炊煙、旗幟、響動,判定對方雖然旗幟不改,但實際人數恐怕只有二三萬人,這其中還包括不少民夫。

  只是公孫瓚麾下早已人困馬乏,兵不滿萬,即便是他鼓足氣勢,一時也很難在燕趙打開局面。

  公孫瓚將視線移向桌上文書,極不情愿的撿起一份信件,那是兒子公孫續遣人投送的密信,言稱并州刺史劉虞,現已領受平北將軍、假節督幽冀軍事,是皇帝親命的方面大將。在信中,公孫續稱劉虞深受烏桓、豪強擁戴,建議公孫瓚及時聯系,里應外合,先期奪回幽州,襲擾袁紹后方,立下不世之功。

  這信是三天前遞來的,按照劉虞的行軍路程,此時應當在中山國了。公孫瓚一直對此猶豫不決,假若對方不是劉虞而是別的什么人,公孫瓚興許就當即答應了,可他偏就是自己的死對頭。如今時機難覓,尤其是在做了那個詭異的夢以后,公孫瓚更是心亂難平。

  他重重的嘆了口氣,事到如今,他也只好在心里安慰自己,劉虞公忠體國,會以大局為重,看在朝廷的份上搭他一把。

  潦草寫了幾行字,公孫瓚撕毀了草稿,還是放棄了直接向劉虞服軟的說辭開頭,選擇直接對話兒子公孫續,通過他與劉虞接洽——這也是公孫瓚執意在劉虞身前保存的最后一絲顏面。

  公孫瓚的謀劃很簡單,就是與劉虞約好,待劉虞率兵趕到城外時,就燃起烽火,自己便親領突騎直出城外,與劉虞兩面夾擊,殲滅敵軍。

  中山國,無極縣。

  “…日窮月蹴,無所聊賴。汝當碎首于劉公,速致輕騎…不然,吾亡之后,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劉虞將公孫瓚的求援信展讀了一遍,面帶笑意,言語似若春風,恰如以往論道閑談時的悠然大方,卻誰也猜不出他究竟是什么心思。

  帳下除了焦急萬分的公孫續,依次坐著原黑山軍首領、并州典農中郎將張燕,原張魯部將、典農校尉楊帛,以及隨軍的親信趙該,舉兵來投的故常山相孫瑾,常山國本地豪強、郡曹掾張瓚、張逸。除此之外,在帳門邊還站著一名年輕雄壯的兵士,作帳下吏打扮,一邊窺伺帳外動靜,一邊側耳聽著帳內人的謀議。

  “信如其人,公孫伯圭受困旬月,筆下竟還有如此銳氣,實在難得。”劉虞右手捏著帛書一角,不動聲色的說道:“如今斥候所探得情況如何?”

  “中山相利公已約束郡兵,說合諸家,只待劉公領兵趕至,隨時可以反正。”作為帳中軍職最大的一人,張燕抱拳說道:“至于袁紹,其在趙國、安平國各有部將。朝廷的軍令是襲擾幽冀,而非直面其敵,末將揣測,以時下兵馬,實非袁紹敵手。只有暫緩行軍,退守險隘,才是上策。”

  “是啊!朝廷未有調撥重兵予我,讓我出兵,確乎是以襲擾為上。只要據守冀北,袁紹率軍南下,就決計不能棄背后于不顧。彼等多留一分兵馬與我對峙,朝廷哪里就將少一分之敵。”劉虞十分肯定張燕的說法,他左手撫須,慢條斯理的點了點頭,眼神不經意的往公孫續的位置看去。

  “明公睿鑒。”趙該不顧公孫續急于發言的動作,插嘴道:“山道險阻,翻越不易。我軍自并州來時便多費苦力,往后糧草調度,更是艱難,又不能全仰仗本地支持。若是再往幽州去,離并州越遠,屆時不僅是糧道有危,我軍孤懸在外,也容易遭受圍殲。”

  劉虞垂眸想了想,忽然問道:“甄君!試問你的高見?”

  被點名的名叫甄儼,出身中山甄氏,與常山張氏出身的張瓚、張逸二人彼此姻親。此次劉虞兵至無極,作為本地豪強的甄氏便傾力來投。甄氏在河北頗有名望,即便是劉虞也不得不重視,此次他著意點名,甄儼忙作了一揖,苦笑道:“在下不懂兵事,還是不妄言了。”

  “我也不懂兵事。”身為平北將軍的劉虞大大方方的說出自己的不足,更讓在座眾人覺得他胸懷坦蕩,他面帶笑容,強烈要求道:“但我素聞甄君高才,所以還請不吝言之。”

無線電子書    興漢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