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關于98K與莫辛納甘精度的討論

無線電子書    蘇聯1941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看了下評論,發現有許多書友認為莫辛納甘的精度高于德軍的K98K,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在這里多說幾句。說的不一定對,就事論事。

  我相信書友們會這么認為,大多是看了網上鋪天蓋地的說莫辛納甘精度高于K98K的貼子。

  這樣的貼子我之前也看過,不過它們很明顯是謠言,所以直接就右上角點叉了。

  網上貼子認為莫辛納甘精度更高的理由大致有三點:

  一:K的,彈頭更重精度當然更差。

  這個觀點是極其錯誤的,甚至可以說是與事實相反的。

  口徑大彈頭重沒錯,但同時其裝藥量也成倍增加為其提供更高的初速…精度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其實是初速,這一點稍后會解釋。

  可以參照巴雷特,它的彈頭重45.8克,12.7MM口徑的,如果按這理論,它的精度應該遠不如莫辛納甘才對,但事實恰恰相反。

  二:K98K后座力大,所以精度差。

  這同樣是極其錯誤甚至與事實相反的。

  后座力是因為裝藥量大,裝藥量大意味著更高的初速,更高的初速意味著精度更高…而常人的思維,卻是后座力意味著震動,于是精度更低。

  同樣可以參照巴雷特,它的后座力不低吧,如果這個理由成立,巴雷特精度應該低于莫辛納甘。

  三:K98K槍管短,莫辛納甘槍管長,所以后者精度更好。

  這是唯一有點道理的理由,因為槍管長意味著在槍膛內運行更長距離獲得膛線的旋轉力更足,于是自轉更快飛行也更穩定。

  但這并不是決定因素,只能說是次要因素,甚至有時還會影響精度。

  究其原因,應該說說精度與初速的問題。

  子彈在空氣中飛行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子彈以高于音速的速度飛行時是十分穩定的,一旦速度降到音速以下,偏移量就會成級數增大。

  因此,有句話叫“看槍先看彈”,對于精度來說,起決定作用的其實不是槍,因為槍的制造工藝、膛線等其實差不多,比如K98K與莫辛納甘…事實上莫辛納甘的制造工藝要比K98k粗糙得多。

  子彈的裝藥量及膛線的磨擦,就決定了子彈射出槍膛的那一霎那有一個初速。

  這個初速因為受到空氣的阻力會逐漸減小,到減小到音速時,基本就是其射程,也就是它的精度。

  當然,不同的槍會有些細微的差別,比如粗糙如AK47,由于槍本身的震動使其射程低于子彈降為音速的距離,而M16由于制作精良,使其子彈在降為音速時還有一定的精度,于是射程稍長。

  如果知道這些,很容易就明白一點:精度的一個重要數據是初速,任何拋開初速討論精度的文章都是耍流氓,就可以右上角點叉把它關掉…

  所以,并不是說槍管越長精度越高,因為槍管長會導致子彈在膛線中過度摩擦損失動能而減少初速。

  然后,兄弟們只需要比較一下兩者的初速就知道精度高低了。

  另:1942年時,蘇軍還裝備許多1891型莫辛納甘,這款步槍在1926年就停產了,也就是說,最新的也在倉庫里放了16年,很難想像這步槍精度會比剛剛生產的K98K高。

  改進型的1891/30型,是1930年投產,直到1943年才全面裝備。

無線電子書    蘇聯1941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