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八章 難題

無線電子書    蘇聯1941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兩百米,雙方輕型迫擊炮展開激烈的戰斗。

  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兩國是友好國,蘇聯許多裝備都來自德國,比如現在偶爾還能看到的毛瑟手槍,1930年式反坦克炮,坦克的研發等等。

  所以兩軍在某些方面能找到類似的地方,比如雙方步兵都大量裝備輕型迫擊炮。

  此時就是這些迫擊炮發揮作用的時候,一發發炮彈在陣地前炸開,戰場很快就被炸得一片鮮血和硝煙。

  不過很快德軍迫擊炮就被蘇軍壓制住,主要是因為蘇軍有大量的坦克,它們的裝甲不但能擋住這些炮彈,其坦克炮和機槍還能對德軍實施壓制。

  一百米。

  蘇軍士兵們在坦克的掩護下逼近德軍防線,位于河岸的德軍擁有一些高底優勢,雖然不高,只有一米五左右,但這優勢已足夠讓德軍將反坦克手榴彈投擲下來砸在蘇軍坦克上…德軍的反坦克手榴彈能擊穿150的裝甲,所以即便“瑪蒂爾達”坦克增加了裝甲但還是無法承受它的打擊。

  舒爾卡甚至都看到幾名德軍已經將反坦克手榴彈抓在手中做好投擲的準備。

  不過這一回他們沒能如愿。

  因為蘇軍坦克在開進七十米的時候就停了下來。

  這恰好在德軍反坦克手榴彈的攻擊范圍之外…德軍這種反坦克手榴彈大慨2.6斤左右,雖說并不是很重,但為了保證其戰斗部能碰觸目標裝甲并瞬時爆炸,其后部不得不添加一個像降落傘一樣的尾翼。

  顯然,這尾翼會增加手榴彈在空中運動的阻力。

  這使得這種反坦克手榴彈的攻擊范圍十分有限,通常只能拋到二十幾米,身強力壯的士兵才能勉強將其拋出三十米。

  而蘇軍坦克卻停在七十米外,立時就讓德軍傻眼了…他們如果想攻擊這些坦克就必須從戰場里爬出來然后往前沖,而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不過德軍卻并不擔心,因為他們認為蘇軍要進攻的話遲早也要把坦克開上去。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想法錯了。

  因為就在這時,坦克后突然竄出一個個肩上扛著火箭筒的蘇軍士兵,他們在坦克及狙擊手的掩護下瞄準德軍工事,然后一扣扳機…

  隨著一陣尖銳的嘯聲,火箭彈就帶著一道道尾跡飛向德軍陣地。

  接著就是一片爆炸聲,德軍陣地瞬時就被炸得到處都是缺口。

  就像之前所說的,迫擊炮、榴彈炮其實很難對付這種堅固的工事。

  這一方面是它們彈道彎曲準確度不高,另一方面則是此時的蘇軍補給困難沒那么多炮彈…如果有足夠多的炮彈的話,來來回回炸幾遍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火箭筒雖然準確度也不高,但它卻可以近距離發射,而且軌道平直,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精度。

  于是在一陣“轟轟”亂響之后,德軍用碎石、泥土凍在一起的堅固的防線很快就被炸出一道道缺口…其實這其中有許多是被融化的,火箭筒打出的高溫、高壓金屬射流,這些射流可以輕易的將戰壕擊穿并將躲在其后的德軍殺傷。

  德軍防線馬上就傳來像殺豬凄歷的慘叫聲,被高溫的金屬射流擊穿肯定不會是個很好的感受,被擊中的部位直接被洞穿不說,周圍的血肉和內臟只怕也瞬間就被烤熟了。

  但這才只是剛剛開始。

  隨后火箭筒射手們又再次打出一發發火箭彈…這一回打的是反步兵火箭彈。

  這種火箭彈制作起來十分簡單,只需要將反坦克彈頭的錐形空心裝藥改成炸藥和鋼珠就可以了,所以它甚至都不需要研發,僅用兩天的時間就生產出一批。

  這些火箭筒就從防線缺口中打進德軍的戰壕。

  接下來的事就不用多說了,鋼珠在德軍戰壕中炸開到處亂射…戰壕在低溫下凍得光滑堅硬,舒爾卡幾乎就能想像得到鋼珠在戰壕到處反彈然后從各方向打在德軍身上的樣子。

  然后又是一輪火箭彈,在德軍的慘叫聲中一批蘇軍步槍手就沖了上去然后往戰壕里甩一排手榴彈。

  爆炸聲剛過,蘇軍士兵就大喊一聲朝德軍防線發起了沖鋒。

  戰斗幾乎就是一面倒,德軍從來都不知道蘇軍還有這種打法,尤其是他們以為這次蘇軍進攻的主角應該是坦克,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坦克上,沒想到其進攻的主力卻是步兵。

  當舒爾卡沖上去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一群群德軍傷兵在蘇軍槍口下舉手投降,他們中許多人身上、臉上,甚至眼睛里都嵌著鋼珠。

  其中一個眼珠都被打出來了,連著的神經吊在臉外,他大聲哀嚎著用德語亂叫一通。

  雖然聽不懂,但舒爾卡卻知道他并不是求饒。

  相反,他是希望蘇軍能幫他個忙好結束他的痛苦。

  舒爾卡上前,掏出手槍對準了他的頭部扣動扳機,德軍腦袋上迸出一道血花后就倒地不動了。

  所以殺戳有時并不是一種殘忍,而是一種仁慈。

  德軍河岸防線隨即告破。

  但這并不意味著特維爾就被蘇軍占領,因為德軍已經調了一個步兵師駐守特維爾。

  如果打德軍一個措手不及的話還有可能成功,但在沒有坦克的掩護下與德軍打巷戰顯然是不明智的。

  另一方面,蘇軍想要把坦克弄上河床跨過陣地前的障礙需要時間,尤其“瑪蒂爾達”速度感人,從河岸防線到特維爾市區不過短短的幾里路也要開上二十幾分鐘。

  這就給了德軍準備的時間,他們在市區內的房屋到和布下火力點準備與蘇軍巷戰。

  不過很明顯的是,因為德軍從始至終都沒有打巷戰的準備…這是由德軍進攻的戰略決定的。

  所以,對德軍來說特維爾的失守只是時間問題,蘇軍即便是有炮火和坦克堆也能將特維爾拿下。

  于是,一個難題擺在庫比勒面前:

  該是撤退的時候了,否則…特維爾一丟,德軍在北面進攻的部隊馬上就有被包圍的危險。

無線電子書    蘇聯1941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