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三章 一家子

  4月9日周日,早上六點半,如昨天提前約好的一樣。

  水清帶著水曉影和早等在胡同里的洪衍武秘密回合,他們就一起騎車出發了。

  目的地是哪兒呀?

  根本多余問,當然是京城動物園啦。

  這個年代的京城,在這個季節,也只有這個地方才是孩子們的最愛。

  反過來,要是去其他的公園,對孩子來說可就太沒勁了。

  因為既不能劃船,玩兒秋千、滑梯、鐵索橋之類的凍手,土地也沒徹底開凍,還硬著呢。

  那恐怕也只能是看看風景,瞎跑跑亂蹦蹦,再在大人的擺弄下擺姿勢拍照片了。

  要多別扭有多別扭,要多無聊有多無聊,反正對水曉影來說,她是不高興這么玩的。

  至于為什么這么早走,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道兒遠。

  這年頭公交系統不發達,等公交車,老不來。

  好不容易來了車,又上不去。

  又或者公交車壞在了半道上,這些情況都太普遍了。

  所以最靠譜的出行工具,還得說是自行車。

  可是又得說了,從城南騎到城西二環外去,沒一個小時哪到的了啊?

  二來呢,這也是由動物的習性和活動規律決定的。

  大部分的動物基本都是大早上才會玩鬧嬉戲。

  要是等飼養員投喂完畢再去,它們都吃飽喝足了,那就該找太陽地兒睡覺去啦。

  打個比方來說吧,假如誰游覽動物園,九點鐘趕到熊貓館去,那多半能看見熊貓上個石橋、玩玩輪胎、翻個跟頭什么的。算是不虛此行。

  可要是十點之后,也就只能看見“國寶”們抱著竹子專注的進食了。

  等到再過半小時,那恐怕也頂多就能看個大肚子、圓屁股的了。

  因為熊貓就該找太陽地兒迷瞪覺兒去了。

  所以說,這樣的時間安排才是明智之舉。

  當然,這么早去,不吃早飯肯定不行,洪衍武絕不能讓水清和孩子餓著。

  于是他就帶著他們先到“牛街”停了一站。

  剛出鍋的脆燒餅夾上香噴噴的燒牛肉,再就著熱乎乎“豆泡湯”下了肚兒,這才繼續出發。

  這樣吃飽喝足到了動物園,也就將將差十分鐘八點,正好趕上了動物最活躍的時候。

  什么熊貓打滾兒、獅虎咆哮、狗熊晨練、猴子鬧山,可就全趕上了。

  這時候游客也不多,不是人頭攢動的時候,視野很好,不缺位置。

  洪衍武又花五毛錢買了一大包的黃澄澄的膨化玉米粒,既喂了孩子也能喂動物。

  于是不光水曉影坐在洪衍武脖頸子上看得樂個不停,就連水清也不時撫掌大笑。

  說沒想到動物園里的動物還有這么逗樂的時候,竟然跟看馬戲表演差不多了。

  尤其是在狗熊山和猴兒山,這娘倆,一待就待了老半天。

  這樣玩到了九點多,洪衍武一見入園游客越來越多了,就趕緊找了個座兒讓娘兒倆休息。

  然后就帶她們往園北深處走,看完了大象和犀牛,去了人最少的鹿苑。

  要按理說,鹿苑除了牛羊就是鹿和驢,應該是整個公園最沒勁的地方,往往大多數游客在這兒都是走馬觀花。

  可就因為洪衍武上輩子有陪閨女的經驗,他的包兒特意里帶了練刀工切出來的菜絲兒。

  在這里,卻反倒讓水曉影身上的天真快樂得到充分的釋放。

  剛開始,這丫頭和動物近距離接觸還有點害怕,可隔著籠子一喂起動物,就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了。

  最后,她徹底掙開了大人的手,開始主動親近它們。

  喂完了這個,又喂那個,一個圍籠也不拉下,挨著個的跑,活潑極了。

  而食草動物們對水曉影也特別捧場,都爭相擁擠過來吃她手里的東西。

  有的齜齜牙,有的仰仰脖兒,有的頂頂她的手,有的叫喚兩聲。

  還有的特沒羞沒臊,索性撒一泡熱尿。

  唯獨梅花鹿最討人喜歡,因為它們不光只會吃,還會溫柔的舔人的手。

  這便讓曉影留下了極美好的印象,從此就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通人性的畜生。

  而孩子一開心,水清也跟著高興。

  她和孩子一起喂動物不說,也同樣盡到了一個優秀母親的教育職責,借機給孩子講述各種動物的特征,教曉影如何去辨識它們。

  這樣寓教于樂地一直玩到十點半,等到所有帶來的東西都喂完了,他們才從這里離開。

  隨后又轉向園西,去了爬行動物館。

  但在這里,曉影可就不是剛才那副乖巧樣兒了,開始調皮搗蛋了。

  敢情爬行館里都是烏龜、鱷魚、蟒蛇、蜥蜴這樣的冷血動物,光線十分陰暗可怖,空間也特別通透寬敞。

  人在館里說話稍大點聲兒,聲音就顯得特別亮。

  這丫頭呢,就甩開嗓門大喊特喊起來,專為的是聽那回音。

  結果正和她所想一樣,一嗓子“有破爛兒的買”,果然蹦出許多合唱,而且頗有引人矚目的奇效。

  可這一來也是讓水清面紅耳赤,立刻就說她。

  “你是女孩兒,淘也得有個邊兒啊?出門兒得斯文些,這不是在家里。”

  可沒想到,越說吧,水曉影還越來勁,就跟倔強的小驢兒似的,一聲聲的叫起來沒完了,越發引得旁人側目發笑。

  最后還是洪衍武插手過問,給水曉影解釋起回聲是怎么回事,她才肯消停。

  那不用問,這里水清就不樂意再待了。

  一個是被曉影氣著了,另一個她也膩歪這里的動物。

  他們就又去了附近的水禽湖。

  可別看水曉影依偎在洪衍武懷里拿膨化玉米粒喂天鵝、野鴨喂得不亦樂乎,水清的氣兒卻不是說消就能消的。

  坐在湖邊,她還在抱怨曉影是投錯了胎。

  說她本來該是野小子,硬是走錯了門兒,成了一個小妞妞,稟性卻沒變,沒有一點溫順、和氣、聰明、懂事的女孩樣兒。

  她還說,多虧今兒有洪衍武鎮著,這丫頭才能聽話,也真是一物降一物。

  哪知道洪衍武竟笑了,反倒數落起她的不是。

  “曉影今年才五歲,正是混沌未開的時候。為人一世,快活橫豎也就是這幾年罷了,你何苦拗她?”

  “再說了,孩子的惡作劇也得先分清到底是無聊還是好奇。我看剛才曉影多半是好奇,這不就是求知欲嗎?”

  “小孩的反抗意識其實挺強的。如果孩子做錯事,大人千萬不能上來就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訓斥回應,要盡量以理解的角度講道理。這怕是曉影還愿意聽我話的原因。”

  “至于你呀,我看耐性都快被加班快給耗沒了。我倒是覺得,你得學會適當的‘湯事兒’才行。因為工作里要什么都較真兒,那得把你累死。而要是人一焦躁,生活和工作都干不好,就成了惡性循環了。”

  這些話讓水清無言以對了。

  通過這件事,她越來越覺洪衍武很懂孩子,也很懂她。

  再想想他今天安排的一切,處處都那么讓人舒服,她也越來越相信他將會是個細心體貼的好父親和好丈夫。

  有意思的是,并不是她一個人有這種想法,連水曉影這丫頭也是這么說的。

  “武子叔,我太喜歡你了。爸爸老說工作忙,不肯帶我來公園。你為什么不是我的爸爸呢?你要是該多好啊!”

  孩子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水清頓時臉色燒紅。

  洪衍武卻帶了點小激動,正好順著話往下問。

  “嘿,你這小閨女兒呀,可真會夸人。那好,以后咱們曉影就有兩個爸爸了。那個爸爸忙不要緊,我這個爸爸帶你出來玩。怎么樣?”

  水曉影則一轉眼珠。

  “那…那你,就光帶我來公園玩呀?”

  “喲,你還有什么條件啊?”

  “我想吃棉花糖了…”

  “這容易,一會兒咱就買去。”

  “我還想吃巧克力呢?”

  “也買。”

  “糖豆兒呢?大酸棗?”

  “都買!”

  水清是又好氣又好笑,簡直沒法說這一大一小了。

  看來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實在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不過,她看著水曉影扭糖似的跟洪衍武親昵,也同樣覺得很快活,

  因為在她眼里,他們倆實在是像極了一對親生的父女。

  說來也巧,就在這個時候,他們三人坐在一起的溫馨畫面也把一個局外人給深深打動了。

  一個蹲在水禽湖旁拍水鳥的攝影師,就覺著在太陽的照耀下,水波粼粼的銀光中,湖畔這一家三口的容貌、神態、衣著、舉止都是那么的完美。

  于是趕緊轉移了鏡頭,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調整好焦距,按下了偷拍的快門。

  鏡頭定格的瞬間,還正好就抓拍到了洪衍武把水曉影高舉起來,水清在旁撫掌微笑的一幕。

  這樣,一年之后的第十三屆全國攝影藝術展上,就有一張原本不該出現的照片,榮獲了黑白組銀獎。

  而這張被命名為《舉高兒》的攝影作品,特別巧合的與獲彩色組銀獎的《瞧閨女》題材重合了,兩張照片相映成趣。

  一起成為了改革開放初期人民幸福生活的明證,永遠記錄于我國的攝影史冊上。

  其實,這也就是沒人知道這里面的故事。

  否則要從這方面來論,這張《舉高兒》即使評個金獎,那也是理所應當的。

  開二群了,群號:608640021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重返1977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