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2章:秦之名將司馬錯

無線電子書    戰國大司馬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繼白起收到咸陽的消息后僅三日,身在江關、巫郡一帶的秦將司馬錯,亦收到了來自穰侯魏冉的書信。

  從魏冉的書信中,司馬錯得知楚國已向咸陽送達了表示愿意臣服的書信,于是他立刻下令停止對巫郡的進攻,且將大軍交給副將,自己則帶著僅三千名秦卒,按照信上的指示,前往楚郢會見楚王熊橫。

  巫郡距離楚郢并不遠,僅兩日工夫,司馬錯便帶著三千名秦卒抵達了楚郢。

  而此時,楚王熊橫已召回了先前駐守鄢邑的大將昭雎,命其與令尹子蘭一同迎接司馬錯。

  四月二十三日,即白起對方城展開試探性攻城的當日,司馬錯在楚郢城外與楚國的令尹子蘭與大將昭雎面會。

  見本國的目的已經達到,楚國已經臣服,司馬錯自然也不會節外生枝,因此當令尹子蘭與大將昭雎帶著楚國的臣子出城迎接時,司馬錯表現得頗為謙遜得體,倒也不至于引起這些楚人的反感。

  他當時對令尹子蘭與昭雎說道:“在下此番奉王命討伐貴國,實乃情非得已,事實上太后對楚國始終是念有舊情,在下臨行前還得到了太后的叮囑,不可濫殺楚人,在下這一路前來,絲毫不敢違背太后的意思…”

  這一番話,縱使是讓昭雎這等對秦國滿懷不滿的臣子聽了亦感覺順耳許多。

  不得不說,秦王嬴稷的母親宣太后,楚國的臣子對她還是有不少好感的。

  尤其是當初宣太后說服秦王,將張儀欺騙楚懷王時許諾的六百余商於之地交割給楚國,這的確是讓楚國的君臣們大感意外。

  而這,也是令尹子蘭等人一直堅持秦國對楚國并無惡意的一大依據,認為宣太后縱使嫁到了秦國,仍對故國念念不忘,絕不會坐視秦國覆亡楚國。

  但屈原、昭雎、莊辛等臣子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宣太后只有只能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照拂楚國一二,但倘若涉及秦國的利益,宣太后絕對還是會站在秦國那邊,畢竟她已是秦國的國母,她的兒子是秦國的君王。

  就像這次,秦國在因為試圖攻占韓國而爆發的伊闕之戰中慘敗,只能改變策略轉攻楚國,難道宣太后就不知情么?

  怎么可能!

  沒有宣太后的默許,縱使是穰侯魏冉,也不敢擅做主張。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昭雎對司馬錯所說的那番話,純粹就抱持著“隨便聽聽”的態度,并沒有太過于當真,只有令尹子蘭,才在司馬錯說完后連連稱是,不斷地稱頌著宣太后。

  在子蘭與昭雎的帶領下,司馬錯進入楚郢,見到了楚王熊橫。

  起初,楚王熊橫對司馬錯頗顯畏懼,言行舉止比較往日拘束許多,但司馬錯倒也恪守作為秦臣的禮儀,對待楚王熊橫頗為恭順,這讓熊橫逐漸消除了心中的擔憂。

  幾句寒暄之后,司馬錯道明了來意:“楚王在上,外臣司馬錯這次奉太后之命前來許婚,希望楚王能迎娶嬴氏宗女為婦,使秦楚兩國日后再結秦晉之好。”

  是的,與白起收到的書信不同,司馬錯接到了兩項來自咸陽的任務,其一,即使楚王熊橫迎娶嬴氏宗女為妻,達成聯姻;其二,才是組織秦楚聯軍,為日后討伐魏韓兩國做準備。

  對于司馬錯的提議,楚王熊橫自然不會推辭,也不敢推辭,當即一口答應下來。

  見此,司馬錯臉上的笑容更濃,笑著說道:“涇陽君不日既會前來貴地,到時候他將負責婚娶之事,希望到時候令尹與其…”

  他口中的涇陽君,即涇陽君嬴芾,秦王嬴稷同父同母的弟弟。

  一聽這話,令尹子蘭連忙說道:“司馬國尉請放心,在下到時候定會好好接待涇陽君,仔細與他商議王婚之事。”

  司馬錯笑著點了點頭,然后又與楚王熊橫、令尹子蘭以及在場的諸楚國臣子閑扯了幾句,使得在場的氣氛活絡了許多。

  他并不急著提出“組建秦楚聯軍”這件事,畢竟按照宣太后與穰侯魏冉的指示,他先要完成楚王熊橫迎娶嬴氏宗女這件事,使兩國的關系稍微緩和一些,然后再以「平分魏韓之地」的誘惑,順理成章地提出組建秦楚聯軍的事宜,這才稱得上是名正言順。

  更何況,去年伊闕之戰后,秦國割讓城池與魏韓兩國停戰修好,至今才過了半年多而已,怎么說也不好立即就對魏韓兩國動手,因此,先使楚王熊橫娶了嬴氏宗女,然后以利誘惑楚國組建秦楚聯軍,彼此磨合個幾個月,待等明年開春時再對魏韓兩國動手,這就稱得上穩妥。

  至少司馬錯是這樣認為的。

  想來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他的副將白起,已經與魏國的方城開戰了…

  不過,在跟楚國的君臣其樂融融地聊了許久后,司馬錯亦逐漸感覺有點奇怪。

  因為在魏冉的書信中,白起將會與他在楚郢匯合,一同面見楚王熊橫,可事實卻是,他司馬錯都已經趕到了楚郢,可白起卻遲遲未至——這家伙人呢?

  想到這里,司馬錯找了個時機,詢問楚臣昭雎道:“昭大夫,在下聽聞,此前是昭大夫駐軍鄢邑,阻擋我秦國的將領白起,不知白起現今何在?在下沒有別的意思,只因為據在下所知,白起應當與在下在楚郢匯合,一同拜見楚王才對。”

  昭雎哪知道白起的動向,聞言如實說道:“回司馬國尉,前幾日,貴國的白軍將忽然將麾下軍隊撤走,此后便再無音訊。”

  “唔?”

  司馬錯聞言愣了愣,感覺有點莫名其妙。

  白起忽然從漢水撤兵,這顯然是因為收到了穰侯魏冉的書信,得知楚國已向他秦國臣服,可他撤兵遲遲不到楚郢與他匯合,這又是因為什么?

  難道那白起遇到了什么麻煩?

  心中一轉念,司馬錯便將這個可笑的猜測拋到了腦后。

  白起是什么人?

  那是他秦國年輕代的驍將!

  伊闕一戰,殺魏國名將公孫喜,敗韓國名將暴鳶,可謂是一舉揚名,雖說最終被魏國一個叫做蒙仲的將領擊敗,但仍無損于白起的驍勇——白起以區區十三萬兵力一舉擊破三十萬魏韓聯軍,殺敵十六萬,自損九萬,還擒殺了名將公孫喜,這叫敗仗?

  怎么看最多就是平局!

  這個年輕人會遇到頭疼的麻煩,司馬錯是不信的。

  他覺得,白起肯定是因為什么事情耽擱了。

  因此,當日在告辭楚王熊橫后,待司馬錯住到楚郢城內的驛館后,便立刻派人聯絡白起。

  他派出的兵卒來到先前白起駐軍的鄀縣一帶,向當地的楚人詢問白起軍的去向,這才得知,白起直奔著北方去了。

  得知士卒的回稟后,司馬錯大感驚愕。

  因為據他了解,漢水以北的楚國城邑,基本上都已經被白起攻占了,那白起率軍直奔北方做什么?

  難道是去攻打宛城了?

  在司馬錯的印象中,宛城就在白起的行軍路線上。

  想到這里,司馬錯心中一驚,雖然他不清楚白起為何去攻宛城,但在他看來,現在還不是對魏韓兩國開戰的時候。

  于是,他立刻派出了好幾隊秦卒,吩咐他們往北尋找白起軍的蹤跡。

  足足花了三日,司馬錯這才收到消息。

  好消息是,白起并沒有攻打宛城,而壞消息是,白起正在籌謀攻打魏國的方城。

  “這小子竟然真敢違背國內的命令,擅自與魏國開戰?”

  司馬錯又驚又怒,連忙對自己的近衛丁寶吩咐道:“丁寶,你立刻帶我兵符去見那白起,命令白起立刻停止對方城的進攻,撤兵返回漢水。…還有,叫他立刻前來楚郢見我!”

  “喏!”丁寶接過符節,當即告別司馬錯,乘坐戰車前往白起軍中。

  而與此同時,白起仍在謀劃著進攻方城。

  得益于前幾日對方城的試探,他對方城的駐軍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估計,憑借他麾下的近七萬秦卒,完全有能力打下這座城池。

  于是,在當日回到軍中后,白起便下令全軍建造攻城器械,比如攻城云梯,沖車等等。

  幾日后,由仲胥、衛援二人建造的軍營基本建成,而工程云梯、沖車等攻城器械,軍中士卒亦打造了不少,足以用于攻打方城。

  見此,白起便召來仲胥、衛援、童陽三名部將,笑著對他們說道:“數日前,我于方城城下發下誓言,待下次白某舉兵前往方城,必定攻破城池,眼下我軍中已做好了應戰的準備,正是時候履行承諾!”

  聽聞此言,仲胥、衛援、童陽三名部將亦忍不住摩拳擦掌。

  也是,但凡參與伊闕之戰的秦軍將士,無不對蒙仲恨地咬牙切齒,仲胥、衛援、童陽三人亦渴望著向那個蒙仲報復去年伊闕之戰時的仇恨。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有士卒入內稟告道:“白帥,有國尉的近衛丁寶前來,懇請求見白帥。”

  “國尉?”

  白起愣了愣,繼而才想起應該指的是司馬錯。

無線電子書    戰國大司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