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8章:風起邯鄲(二)

無線電子書    戰國大司馬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六月初五,就在樂毅向蒙仲稟告「趙賁試圖收買信衛軍士卒」的同時,陽文君趙豹帶著副將趙賁,請見了趙相肥義。

  肥義親自出迎,將趙豹、趙賁二人請到府內,又吩咐府上的家仆奉上了酒水與些許下酒的果脯。

  待家仆退下后,他問趙豹道:“陽文君,不知結果如何?”

  趙豹搖了搖頭,說道:“那小子沒有答應。”

  他口中的“小子”,指的顯然就是蒙仲。

  聽聞此言,肥義亦皺著眉頭沉思起來。

  這整件事的起因,就在于趙主父命令五百名信衛進駐了王宮,雖然對待宣稱是保護他,但不得不說,這五百名信衛讓不少趙王何一黨的臣子大為憂慮。

  尋常的五百名士卒倒也罷了,然而那卻是信衛軍,是效仿魏武卒訓練的,曾在祝柯一戰后夜襲數萬齊軍而全軍得以凱旋的精銳之士,留這五百人在邯鄲王宮內,這在趙成、李兌,乃至肥義、趙豹看來,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說不定什么時候,趙主父就會命令這五百名銳士挾持了趙王何。

  因此,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都認為,應當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說“策反”蒙仲、樂毅等人,或者收買信衛軍士卒。

  這件事,最終托付給了陽文君趙豹,畢竟那五百名信衛軍士卒,曾經都是陽文君趙豹麾下的士卒。

  可沒想到…

  “昨日,我派心腹與信衛軍的幾名屯長聯系了一番。”

  在肥義聚精會神的神色下,趙賁壓低聲音正色說道:“那兩名屯長,皆是我此前故意安插在信衛當中的悍卒,一個叫做鄭勇、一個叫做衛薦。最初,我是為了讓他們故意惹事,給那小子制造點麻煩,沒想到,那小子手段高明,震懾住了那五百人…后來那小子與君侯和解,我就沒有再與那兩人聯系。”

  在旁,陽文君趙豹見肥義的目光看向自己,遂輕笑著說道:“沒有必要得罪一個有才能的年輕人,不是么?”

  肥義微笑著點了點頭,旋即再次將目光投向趙賁,卻見趙賁說道:“昨日,我派心腹聯系那鄭勇、衛薦二人,據我心腹所言,那二人當時神色曖昧,既不接受作為內應一事,也不敢手下我相贈的錢財,沒說幾句便借故告辭…我懷疑,他二人多半是將此事稟報了蒙仲、樂毅二人。”

  聽聞此言,肥義臉上露出幾許不可思議之色。

  要知道在幾個月前,鄭勇、衛薦等信衛軍士卒,還都是陽文君趙豹麾下的士卒,只不過幾個月的工夫,這些士卒就對蒙仲、樂毅那幾名少年忠誠到這種地步?

  “這不奇怪。”

  陽文君趙豹搖了搖頭說道:“信衛,乃趙主父的近衛,地位頗高;其司馬蒙仲、佐司馬樂毅那幾個小子,既有才能,又不貪財,每每將趙主父賞賜的財物分給士卒,長此以往,士卒對其自然忠心耿耿,更別說那幾個小子還領著信衛軍夜襲了數萬齊營…既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軍將又體恤士卒,有幾人會選擇背叛?”

  “唔…”

  肥義聞言微微點了點頭,心中倒也有些頭疼。

  此刻的他,有些后悔于當初給蒙仲提供幫助,以至于后者訓練出來的五百名信衛軍,如今竟成了一個麻煩。

  “陽文君沒有別的辦法了嗎?”肥義皺著眉頭問道。

  聽聞此言,陽文君趙豹攤攤手笑道:“我最年幼的女兒,比那小子大七歲,況且也早已成婚出嫁,我還有什么辦法?”

  “陽文君莫要玩笑。”肥義皺著眉頭說道。

  “恕罪恕罪。”趙豹笑了兩聲,旋即正色說道:“據我觀察,那小子很重情義,財帛之物恐怕不能讓他動心…”

  聽到趙豹的話,肥義的心逐漸沉了下來。

  說實話,肥義從一開始就很看好蒙仲,當初蒙仲跟著宋國的使者李史前來趙國時,肥義就跟蒙仲相處地還算不錯。

  只是沒想到,后來蒙仲被趙主父任命為近衛,繼而又擔任近衛司馬。

  倘若沒有這件事,肥義倒是希望讓此子輔佐趙王何,畢竟蒙仲背后的人脈頗廣,莊子、惠盎、惠施、孟軻、匡章,相當不得了的能量。

  不夸張地說,就憑蒙仲與惠施、惠盎叔侄倆的關系,他就可以在魏國被奉為賓客,因為魏國現如今的權臣「田需」,曾經就跟惠施關系極好;而憑著與孟軻、匡章的關系,蒙仲就算到了齊國也大有作為。

  這可都是一般人做夢都無法得到的人脈關系。

  更別說此子有才能,年紀又與趙王何相仿。

  …唔?

  微微一愣,肥義忽然有了一個主意:我何不將此子舉薦給君上呢?

  片刻后,待陽文君趙豹與趙賁告辭之后,肥義獨自在屋內反復思考著這個主意,越想越覺得可行。

  他覺得,只要讓蒙仲與趙王何關系親近,所有的問題不就都可以解決了么?

  至于兇險,反正蒙仲如今憑著趙主父身邊近衛司馬的身份,本來就能自由出入王宮,就算將他推薦到趙王何身邊,又能增加多少威脅呢?

  想到這里,肥義立刻前往王宮,請見趙王何。

  此時,趙王何正在宮殿內觀閱臣子的奏書。

  作為已繼位三年余的趙國新君,趙王何現如今已經開始批閱臣子的奏疏,但不是全部——趙相肥義會挑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奏書讓這位新君嘗試批閱,然后他再加以指導。

  而更多的時候,趙王何則是觀閱其他國家的政令,思考其中的利弊。

  這也是肥義留給趙王何的功課。

  而今日,正當趙王何在兩名宮內學士的輔導下批閱奏書時,就瞧見趙相肥義來到了殿內。

  見此,趙王何立即起身相迎,驚地肥義連忙緊走幾步,搶先向這位君上行禮。

  “君上,君臣有別,您起身相迎在下,會讓旁人笑話的…”

  肥義再一次勸說趙王何。

  趙王何聞言微笑著說道:“寡人起身相迎,只因為肥相是寡人敬重的老臣,您不止是寡人的臣子,也是寡人的老師…學生向老師行禮,旁人怎么會笑話呢?”

  聽到趙王何這番誠懇的話,肥義心中很是感動。

  不得不說,這正是他不惜違抗曾經效忠的趙主父,也要竭盡一切支持趙王何的原因。

  在動容地點了點頭后,肥義對在旁的兩位學士說道:“兩位且先退下歇息吧,我與君上有些要事要談。”

  兩位學士拱手而退。

  見此,趙王何好奇地看向肥義,卻聽肥義笑著問道:“君上,您可還記得那名叫做蒙仲的少年?”

  “記得。”趙王何點點頭。

  的確,他對蒙仲可謂是印象深刻,因為蒙仲與他年紀相仿,但當初在宮筵時,蒙仲卻有資格入席,這讓趙王何對蒙仲印象很深。

  見此,肥義笑著問道:“假如臣讓此子來陪伴君上幾日,君上意下如何?”

  聽聞此言,趙王何臉上露出幾許驚詫之色。

  說實話,此前肥義不是沒有向他推薦人才,但未滿弱冠的少年,那還真是從來沒有過。

  想了想,趙王何問道:“此人…很有才華么?”

  肥義點了點頭說道:“蒙仲,乃是莊子與惠子的弟子,集道名兩家學術,不過前幾日,據齊國的匡章所言,此子不知怎么,又與儒家有了些干系,似乎亦被孟子收為了弟子…至于才能,君上相信也有所耳聞,此人為趙主父訓練了一支五百人的新軍,稱為‘信衛’。”

  “聽說過。”趙王何點點頭。

  見此,肥義繼續說道:“正是率領著這支僅僅五百人的信衛,此人在此番攻伐齊國時,夜襲數萬齊軍的營寨,一舉擊潰齊軍…在趙主父派人送上的戰功薄上,此人位居第二。”

  一想到那本戰功薄,肥義心下便暗自嘆了口氣。

  在他看來,蒙仲的功勞位居第二,這毫無問題,問題在于位居第一那位,安陽君趙章。

  蒙仲以五百人擊潰數萬人,這等壯舉僅位列第二,而安陽君趙章,只因為攻占了平原邑與祝柯縣,就位列第一——沒有蒙仲夜襲齊營,安陽君趙章何來機會順勢奪取祝柯縣?

  肥義一看就知道,趙主父這是在為安陽君趙章造勢。

  再聯想到某些事,肥義憂心忡忡。

  “五百人,擊破數萬齊軍?”趙王何吃驚地睜大了眼睛。

  也難怪他如此震驚,畢竟以寡破眾這種事,自古以來還是不多的。

  見趙王何起了興趣,肥義笑著說道:“君上不妨召此人前來,親自問問夜襲的經過。”

  趙王何頗有些興奮地點了點頭。

  大約半個時辰后,蒙仲就收到了來自趙王何的召令,命他前往正殿參見。

  這讓蒙仲感到頗有些意外,便詢問前來傳令的宮衛道:“不知君上召在下有何事?”

  然而傳令的宮衛哪里曉得什么,搖頭只說不知。

  想了想,蒙仲便對那幾名宮衛道:“容我稟過趙主父。”

  “那我等就在這里等候蒙司馬,不過,還請莫要讓君上久等。”

  也不曉得是不是提前被叮囑過,亦或是蒙仲「以五百信衛破數萬齊軍」的壯舉已被這些宮衛所知,總之這幾名宮衛還是很客氣的。

  “好。”

  蒙仲點點頭,便進殿向趙主父稟報了這件事。

  此時趙主父正在殿內與鹖冠子談聊,聽蒙仲這么一說,表情頓時變得詭異起來。

  不過他并沒有阻止。

  待蒙仲離開后,鹖冠子對趙主父道:“看來,那些人已經開始行動了…有些事,在下以為還是當斷則斷。”

  “唔。”

  仿佛是猜到了鹖冠子的心思,趙主父面沉似水地點了點頭。

  “先生說的是,就在這幾日了…”

無線電子書    戰國大司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