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435章 中國音樂劇元年?

  “大動干戈啊。”

  “嗨,這才哪兒到哪兒,”張潔反而并不在意,盡管對音樂劇廳的改動和建設,已經是自東方藝術中心創建以來最大的一次改建。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默》,而是決心在音樂劇上有更多作為之后,必然需要對舞臺和劇院做一些現代化的改建,比如滑軌,燈具,升降臺,音響設備的安置,張潔顯然是力排眾議,畢其功于一役:“我反正是對于《默》很有信心,不過我對你更有信心。”

  季銘看著面目一新的音樂劇廳,毫無疑問,張潔參考了大量西區劇院的經驗。他們每個人去倫敦其實目的都不一樣,季銘去,運營、制作和表演都是需要學習的,而佟鑫宇更多是導演,作曲、編舞也是自己的主業。

  對于張潔,劇場建設和運營,是她的重點,尤其在莫瑞斯和魯迪的幫助下,雙方甚至達成了深度合作協議,特別魯迪的威斯劇院,作為一家每年能生產好幾臺音樂劇的劇院,他手上有太多的劇目和資源可以用了,張潔能夠跟他合作,對于在國內搞音樂劇市場,還是相當大的助力,某種程度上,她敢這么大動干戈,也是基于這一點考慮,在說服股東的時候,除了季銘,這一合作協議,也是重要的籌碼。

  “雖然不可能像皇后劇院那樣,就為了《劇院魅影》而存在,但這里的適應性更大,《默》可以,你跟光線要做《大圣歸來》也可以。”

  季銘點點頭:“挺好,佟鑫宇他?”

  “看好幾回了,他就恨不得全按照《默》的需要走,”張潔搖搖頭。

  “哈哈。”季銘樂了:“行,那就這么著,我還有點兒激動呢,終于要帶布景上了。”

  張潔瞥了季銘一眼,見他閉著眼似乎在想什么,俊逸的臉迎向舞臺上的光,一種介乎油畫和雕塑之間的質感,又像是王嘉衛電影里的某個鏡頭,實在是引人墮落。

  不行,這位是個癡情種啊。

  “哈,”張潔搖搖頭:“29號公演,馬上就要上票了,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真的很想知道反饋。”

  季銘沒有睜開眼睛,只是笑了笑,深深吸了一口氣。

  整支劇組從京城過來的人,足足有幾十口,再加上滬上這邊的工作人員,也是一只上百人的團隊,相對于國內其它大型舞臺劇,人已經是比較少了,相對來說。當初田明鑫排《天橋》,動用的人就遠多于這些,好幾百口呢。

  說起來,他跟田明鑫還在聊呢,田導也有繼續做音樂劇的想法,正好天成文化的主業現在都要靠向音樂劇,雙方合作的機會大增。季銘當然也不會拒絕,以田導的水準,在行業里來看,是求也求不來的,甭看《天橋》好像毀譽參半,但能夠做到毀譽參半,而不是噗通沉底的吟音樂劇導演,其實也不多的。

  比如佟鑫宇,他之前拍的音樂劇,只在小眾群體里流傳,都沒有機會被大眾評斷。

  “要相信觀眾。”

  張潔愕然,跟身邊的助理對視一眼,助理眼睛眨了眨,傳遞過來的信號是——太狂了吧。

  要相信觀眾?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們的東西是好的,要相信觀眾懂得欣賞,潛臺詞,反饋好是理所當然,反饋不好是這一屆觀眾還差一點——這話要是傳出去,以季銘一貫謙遜謹慎的人設,估計要引來黑稿無數。

  但在此刻,此時,卻給張潔和助理一種難以言喻的信賴。

  這是季銘說的話呀。

  那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她們倆也是壓力巨大,重金押注國產音樂劇,并不是所有股東都同意的戰略,倘若不是有跟季銘合作這一契機,張潔幾乎不可能推動公司資源的轉向——然而真的做到了,也就意味著壓力歸她們了。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張潔還敢于幾乎完全不插手《默》的創作,而是統統交給了季銘和佟鑫宇,算是少有的魄力。

  季銘移師滬上的消息,在密切關注他的輿論場,當然也是早就傳出去了。

  一干媒體,多少都有放新聞出去。

  “季銘回國,帶隊移師滬上,音樂劇《默》離公演不足半月。”

  “全新領域,季銘是否能夠重演《末代皇帝》在滬上的票房奇跡。”

  “季銘現身東方藝術中心,《默》排練到最后關頭。”

  然而,相對于傳統媒體和綜合媒體的泛泛關注。這部國產音樂劇在音樂劇愛好者的范圍內,從它第一次傳出消息來,就獲得跟卡司相稱的影響力,也就是跟季銘相稱的影響力。

  “這是不是國產音樂劇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有頂級大咖參演、制作?”

  “話劇,電影,音樂劇…可以期待一下了吧?”

  “其實不管他做出來什么,以他的影響力,這么全心全意地做一臺音樂劇,我感覺對于國內音樂劇產業的意義之重大,無論怎么說都不算夸張了。”

  如他們所說,可能關于音樂劇的咨詢鏈接條數,那之后新增的得有一多半都是季銘創造的。

  一直到他拿下威尼斯影帝——音樂劇《默》也就成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電影改編的音樂劇作品,關注度頓時再高臺階。

  然而其實到這里為止,“崇洋”比較嚴重的音樂劇圈,對于《默》更多還是俯視的——啊,一群落后分子里頭,現在看著有一個跳的比較高了,又是頂級大咖,又是威尼斯影帝,氣象不同以往。

  所以也是因為這種心態,到季銘宣布將同時在倫敦西區制作、主演英文版《默》之后,國內音樂劇圈,才算是真的爆了。只不過,在當時季銘鋪天蓋地的輿論熱潮中,音樂劇圈實在太小眾了,沒有鬧出相應的大動靜來。

  直到此刻,季銘多次往返西區后,來到了滬上,意味著《默》的公演就在眼前。

  音樂劇圈的動靜,才在外界相對平淡的條件里,出圈兒了。

  微博大v“西區音樂劇”以“今年會成為國產音樂劇真正意義上的元年么?”為題,成為這一輪出圈兒的起點。

  “季銘從西區回國,帶著整組人馬來到公演劇院東方藝術中心的音樂劇廳,消息廣泛見諸于各大報端,一如既往,無論國產還是進口,音樂劇在國內都從未獲得過這種程度的關注——連劇組的移動,都足以成為頭條。

  國產音樂劇會從季銘開始,真正走進主流藝術圈內么?電影電視話劇…音樂劇?而今年,又會成為國產音樂劇真正意義上的元年么?這個問題,無意抹去眾多音樂劇工作者在過去十幾年間的努力和艱辛,而是想要真誠地探討一下,音樂劇出圈的契機,是否真的到來了,而《默》這出帶著大量舞劇元素的,由一部得到認可的電影改編的國產音樂劇,能夠承擔起開啟這一切的使命和壓力么?”

  這位博主,生活在倫敦,而且就是從事戲劇相關工作的,所以寫的很內行。

  首先對《默》這樣一種題材,改編成音樂劇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么,進行了深度討論——結論是挑戰巨大,以若干西區和百老匯作品為例,想要做好不太容易,對演員、舞臺、制作都有極高要求——“…以季銘在話劇和電影領域的成就,身居話劇大滿貫和影帝的頭銜,他會選擇這么一個難度的開局,并不奇怪,我相信,他也一定有所準備。那么假設他們確實能夠有一個很高的完成度,《默》很大可能會是一部革命性的國產音樂劇作品,足堪大任。”

  接著他拿出了自己獨家的消息,搞到了英文版《默》的一些信息,莫瑞斯劇院作為西區核心劇院之一的身份,以及導演斯圖爾特的背景——最重要的是,他很牛嗶地第一次透露了凱拉·奈特莉的參演消息,這個消息到現在其實還沒有放出去,一則凱拉在歐洲的關注度現在沒有那么高,二則劇還沒有進入到宣傳周期,所以一直都還沒有人知道,或者并沒有人將它放到新聞上去——譬如“傳凱拉·奈特莉近日將參與一部西區音樂劇”,中文記者誰能聯系到季銘頭上。

  原文沒有到此為止,繼續寫道:“英文版的《默》是典型的西區傳統音樂大劇的制作模式和規格,非常值得期待,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合作,也從未有過中國音樂劇演員如此深度地參與到這種規格的制作中。”

  然后他又說起了東方藝術中心最近大刀闊斧的改建,以及近期各大藝校的音樂劇專業,已經音樂劇演員們收到了更多的邀約,這意味著有更多公司正在著手制作音樂劇。

  倒數第二段,重點分析了一下季銘本人的能力,從他的話劇戰績,聲樂師從鄒老師,是吳壁霞、龔霖娜等人的師弟,舞蹈更是山茺主席親自教授,得到過金煋的盛贊——“我幾乎要認為,他從進娛樂圈的第一天,就在努力把自己培養成最頂尖的音樂劇演員,他擁有所有音樂劇演員應該具備的素質,而且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最后,博主還挺感性的:

  “我已經看到了某種令人心醉的浮躁之氣,無論這將給安靜小眾的音樂劇帶來多少吵鬧,多少風雨,但假如季銘能夠像他在科幻電影、動畫電影、話劇上所做到的那樣,將音樂劇頭頂的這片天空,撐到足夠高,足夠廣,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幾年之后,當我們重新回看這一年,也許將毫無爭議地,將之命名為中國音樂劇元年。

  幸甚至哉。”

  這篇文章,幾乎動員了微博上數得著的所有音樂劇大V,包括一些音樂劇演員、導演、制作公司,都在其中。

  “我們班之前好些朋友都轉行了,去演戲的也有,去干幕后的也有,但是到九月份,季銘拿影帝之后,很多同學都開始被確認是不是音樂劇專業的了,通過同學、老師轉而介紹的,更是多了很多——莫名有一種,哇,大年來了,京滬兩地不說了,連津京啊天府啊金陵啊這些地方,都開始有公司在組班了。所以真的,信女吃素三年,求季銘大獲成功!!”

  ——“不吃素,肥五十斤。”

  ——“…真狠。”

  “來的太突然了!”

  “我看到有些人說什么要被毀了,要被粉圈占領了。我的媽呀,你們都是哪里來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豬豬女孩兒啊?你真以為博主說的音樂劇元年,就是能跟電影電視真人秀相比了?還粉圈文化!你們知道每年畢業的音樂劇演員,有多少吃不上飯么?不說別人,季銘的師兄,張成,人家就是學音樂劇的,還不是得靠演電視劇活著?吃上飯了,才能回頭再去演自己想演的。要是音樂劇真能跟電視劇一樣,一年幾百臺上千臺,我的媽呀,就算百分之九十都是垃圾,我都能高興死。”

  “凱拉·奈特莉?《加勒比海盜》里那個女主角啊?這位也是業余的啊,不過關注度估計是真高。”

  ——“《默》明顯是季銘的獨角戲,找個凱拉這樣的女主角,最合適不過,而且很牛嗶了。”

  然而,不管凱拉是不是業余的,《加勒比海盜》主演的頭銜,幫助這篇文章出圈了——是在電影《默》的宣傳框架內出現的,宣傳方敏銳的意識到這個點的新聞性。如他們所料,在話題被放上熱搜之后,很快就攀到第一,將什么吃餃子的緋聞壓了下去。

  “季銘聯手《加勒比海盜》女主角,出演英文音樂劇——改編自他主演的威尼斯影帝獲獎電影《默》。”

  “英文版卡司更大,季銘音樂劇《默》合作好萊塢女星凱拉·奈特莉!”

  “正式征戰歐洲?季銘攜手英倫玫瑰,從音樂劇出發!”

  ——“呀,這是要重復在國內的路徑啊,現實從舞臺劇打出實力派的名聲,然后再到電影里擴大影響力,轉為主流,當然,靠臉是一如既往的,不知道老外吃不吃他的顏值。”

  ——“大哥,季銘在意大利、法國早就很紅好不好,在其他歐洲國家也是有名氣的,都是從他戛納紅毯開始收獲的顏粉啊。”

  ——“呦呦,那豈不是早就開始籌備了。好像他的ins粉絲也很多,跟當初抖音爆紅一樣?天哪,我好像發現了了不得的事情。”

  ——“有什么了不得的,你換一個人走這條路,也走不通啊,方案都給你做好了,不行就是不行。”

  “說這么多,什么時候上啊,哪里能看到呀?真的想看!”

  這個點兒,音樂劇《默》,公演地點:東方藝術中心,一連三十六場,季銘演18場,B組、C組各六場,正式放票…秒沒。

無線電子書    我成了一條錦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