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01章 大考

  他自己就是宗室,又身居要職,深得先帝信任,在宗室中頗有影響,不少人都想走他的門路,所以對宗室的情況比較熟悉,說起來頭頭是道,條理清晰。

  據劉曄所知,天下宗室全算起來,人口大概有十萬,在籍的有近萬人。本朝從光武皇帝起,就加強了對宗室的控制,明章之后控制更嚴,不但沿用舊法,還制定了很多新的規矩。沖質之后,因大宗無嗣,只能選外藩子弟,外戚、權臣為貪圖權勢,常常棄長立幼,桓靈都是外藩出身,不遺余力的對有威脅的宗室進行打擊,宗室的實力大不如前。

  先帝在關中推行新政,引宗室入關中充實人口,并將宗室分散到朝堂和軍中作職,希望發揮宗室的力量,眾志成城,中興大漢,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以涼州人為主的士家能夠成為朝廷的根基,那些到軍中任職的宗室功不可沒。這些人大多少壯,有兵在手,自然不會對陳王那樣的老臣唯命是從。先帝在的時候,他們不敢放肆,現在就不好說了。

  “群龍無首,不宜逼迫太緊,還是緩一緩,待其自亂。”劉曄露出一絲不屑。“雖說關中四塞,又有八百里秦川,可以自給自足,背靠涼州,不缺戰馬,可進可退,但關西民風粗野,不服教化,唯以武力稱雄,若無外力,必然內訌頻生,互相殘殺。屆時再取,自然如巨石壓卵,勢如破竹。”

  孫策微微頜首。“依子揚之見,當先取何處?”

  “自然是兗州、冀州。兗州與豫州接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冀州乃大州,戶口百萬,又有良田勁卒,若被劉備得之,必割據河北,后患無窮。”

  “如何取?”

  劉曄皺了皺眉。“大王欲速取,還是欲緩攻?”

  “速取如何,緩攻又如何?”

  “速取最簡單,征發步騎二十萬,南以步卒渡河,北以騎兵西進,中間以水師突入腹地,再聯合太行諸賊,四面圍攻,一年半載,必能平定冀州。只是損失會比較大。冀州豪強多,民風又剽悍,面對外敵,必群起反擊。堅城難克,需長期圍困,消耗必巨,殺戮必眾。”

  荀眼神微縮,欲言又止。孫策看得分明,卻佯作不知,接著問道:“緩攻又如何?”

  “速攻以兵,緩攻以勢。四面圍攻,圍而不攻,迫使冀州時時自危,春不敢稼穡,秋不敢收割,商人不敢外出,不出數年,大王以王師征其城,王道誘其民,冀州將不戰自潰。”

  孫策搓著手指,沉吟片刻。“子揚以為何策為優?”

  “速取。”

  “哦?”

  “速取雖消耗巨,殺戮眾,好處也有,借作戰屠戮世家,奪其產業,可免除后患。攻堅拔銳,可練精兵勇將,將來開拓四夷,自然得心應手。”

  荀撫著胡須,咳嗽了一聲。孫策瞥了他一眼,含笑道:“大夫取何策?”

  荀拱手道:“臣建議緩攻。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殺戮雖能取一時之效,卻也傷元氣。冀州世家雖有冥頑不靈之輩,豈無明于事理之人?只不過消息不通,不辨真偽,固而一時遲疑。大王或以虎狼之師征之,行殺戮之事,與秦滅六國何異?王道若水,急則為禍,緩則濟民,愿大王明鑒。”

  劉曄雖然沒有反駁荀,卻也不掩飾他的不以為然。

  “二位意見不同,又各有道理,一時倒是難以決斷。”孫策拍拍膝蓋。“不如這樣吧,子揚若是不棄,就在船上盤桓幾日,從長計議。如何?”

  荀求之不得,正中下懷。劉曄卻有些失落,猶豫了片刻,才怏怏地應了。

  孫策看在眼里,卻不說破。

  越巢湖,入長江,順風順水,離建業越來越近。

  孫策一直沒有再找劉曄說話,也沒有召見其他人,一反常態的閉門謝客,不是讀書,就是思考,有時候什么也不做,獨自坐在飛廬上,看天看云,看山看水,一坐就是大半天。

  有很多事,他需要考慮清楚才能面對,比如家與國,王道與霸道,民主與集中。

  走到這一步,天下已經沒有人敢于主動進攻他,是轉守為攻,還是再等等,同樣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急了,時機不成熟,阻力會很大。遲了,會錯失戰機,養虎為患。

  轉攻為攻不僅僅是戰場上的事,甚至可以說,關鍵不在戰場,在朝堂。將士們在前線能否摧鋒折銳,戰必勝,攻必取,取決于朝堂上的利益關系能否擺平,不同派系能否保持克制,同心協力,否則戰場上的將士會成為派系斗爭的犧牲品,死得沒有價值。以前各管一方,這些問題還不明顯,現在需要聯合不同派系的力量共同作戰,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就倉促出擊,遲早要出事。

  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天下這局大棋,已經擺在了他的面前,不管他愿不愿意,有沒有這個信心,都只能硬著頭皮上。他集結了無數這個時代的精英,當然可以向他們咨詢,可若是自己沒有足夠的鑒別能力,說不定就被誰帶到溝里而不自知。

  誰能大公無私?就目前而言,誰也不是。張、虞翻不是,荀、郭嘉也不是,陸遜、諸葛亮也不是,每個人都活在現實之中,都有著無法割舍的利益關系,能公私兩顧就算不錯,假公濟私也不是不可能,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只存在于想象中。也許將來吳國的史書上會有這樣的人,開國功臣嘛,沒有幾個德才兼備的賢者怎么能行,但現在沒有。

  每當此時,孫策總想起太祖的那句話,總覺得自己在面臨一場人生的大考。這場大考不僅決定著他個人,孫家,還有可能決定華夏文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命運。

  天命玄遠不可知,但造時勢的機會卻擺在了他的面前。只是這英雄實在不好當,一不小心就可有可能成為笑話。秦始皇是個笑話,王莽也是個笑話,同時代的曹操原本也會成為笑話。

  當然,曹操現在已經成了笑話。被黃忠、周瑜左右夾擊,困守益州,發光的機會幾乎為零。

  一想到曹操和劉備,孫策壓抑的心情莫名好了很多。果然幸福是比較出來的,只要有人更倒霉,自己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涿縣。

  劉備坐在煥然一新的舊宅內,看著曾植有桑樹,如今卻空蕩蕩的院角,一時出神。

  被封為中山王,他一下子成了涿縣劉氏的驕傲,這個偏居里角的舊宅也成了中山王故居,被徹底翻新,擴大了好幾倍。如果不是母親黃氏堅持保留這個小院,也許他會找不到回家的路。

  祖父、父親,甚至他一點印象也沒有的高祖父、曾祖父都被人想了起來,一一列在宗祠里,享受著四時八節的祭祀,從來沒見過面的親戚也從四面八方涌了出來,既有劉氏,也有黃氏,紛紛夸他小時候便與眾不同,一看就是做大事的豪杰。

  人情冷暖,即使劉備已經年過不惑,見過不少世面,還是為這些人的無恥吃驚。

  反倒是族叔劉元起沒機會看到這一切。幾年前,他就不見了,說是外出做生意,至今未歸。連他的兒子劉修都不清楚他究竟是死是活,人又在哪里。這讓劉備很不安,總擔心眼前的富貴只是過眼煙云,甚至只是一場夢,隨時可能醒來,甚至化作一場噩夢。

  “大王。”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劉備轉過頭,見簡雍站在門口,臉上剎那間露出燦爛的笑容。“憲和,你回來了?這可太好了,我等你好久了。”說著起身迎了上去,伸手去握簡雍的手臂。

  簡雍向后退了一步,躬身施禮。“大吳幽州督客曹掾雍,拜見中山王。”

  劉備笑容僵在臉上,眼中閃過一絲殺氣,隨即又笑了。他搓著手,嘿嘿笑道:“憲和,你這又是何苦呢,我可沒得罪你啊。”

  “豈敢。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簡雍也緩了語氣,笑道:“大王,還是先說公事,再敘舊情吧。”

  “有什么公事可說?”劉備轉身,環顧四周,一聲輕嘆。“你看,那株桑樹連根都被刨了,吳王心思深遠,非我能及,如今實力懸殊,不吝天壤之別,勝負判然。”

  簡雍沉默不語。他不清楚劉備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認輸?這可不是劉備的性格。他從幼年就與劉備一起廝混,幽州游俠兒中,劉備出了名的堅忍,從不輕言放棄。如今貴為中山王,坐擁半個幽州,冀州兩郡,又怎么可能不戰而降。就算投降,也要講一講條件,不可能什么也不說就俯首稱臣了。

  “聽說中山王后有孕,臨盆在即,大王有后,可喜可賀。”

  劉備眼珠轉了轉,隨即眉毛一揚,笑了。“憲和,你也知道了?那你肯定還記得王后。西毛的毛嬙,你還有印象嗎?”

  “自然記得。大王宿愿得償,我也為大王高興。”

  “哈!”劉備大笑一聲,有些自嘲。“宿愿之所以誘人,就在于難以實現,真的實現了也就那么回事。好了,不說這些。憲和,你為何而來?”

無線電子書    策行三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