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5章 瘟疫

  汝陽長公主也不信。

  傅惜華雖然死都不肯說出新皇是誰,但要是燕成帝活不過十年,新皇是誰,還用猜嗎?

  從二皇子以下,全是一幫子奶娃娃。

  十年之后,也是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

  扶植哪一個,都意味著會被母妃身后的家族左右朝政。這是大半臣子們,最不愿意看到的。

  唯有那個正值風華正茂的,贏面最大。

  但宗室和長公主們,卻是首先心照不宣的,最先就排除了他。

  他不比燕成帝,是懵懵懂懂被推上這個位置。原本,燕昭帝是想扶植一個沒有根基的皇上,讓宗室女兒們好拿捏。

  但幾年磨礪下來,燕成帝已經不太好控制了。

  更何況是他的長子呢?

  過世的先帝,曾私下告誡過女兒們。

  將來無論扶燕成帝的哪個孩子上位,都不要扶這個孩子。

  雖說他自小仁厚,聽到昭帝咳嗽還會倒水。

  但仁厚的孩子,往往也更為長情。

  他會忘了他們是怎么逼迫他的親娘,從發妻變成妃子的么?他會忘了自己是怎么從嫡長子,變成庶長子的么?

  他若上位,心里就天生帶著根刺,皇室宗親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再結合那幾乎無人知道的石佛寺,汝陽長公主對傅惜華的話,其實是信了五六分的。

  “不管那丫頭說的是真是假,她倒是給咱們提了個醒。這個時候下手,反而是最好的時機!”

  看她冷酷的眼神,德陽長公主瞬間懂了。

  正好如今那邊關,還在鬧時疫哪,又亂烘烘的。死個把人,不是很正常的嗎?

  二月初,公主們派出去的人,還在路上,邊關就傳來急報。

  漢王殿下,染上了瘟疫!

  蕪城。夜。

  春寒料峭,又濕又冷。

  所以屋子里小火爐依舊生得紅火,秋大姑和葛大娘坐在暖暖的熏籠上,小聲商議著家計,不愿擾了另一邊正讀書寫字的小美娘。

  上官令走了,但給女弟子的功課卻早早留下。

  小姑娘很自覺,哪怕白天再忙,但先生規定的課業,她都會認真完成。

  沒有任何預兆。

  半空中,忽地一個驚雷降下。驚得美娘手中毛筆落地,落下一大團墨漬。

  葛大娘恐她小人兒受了驚嚇,忙忙從熏籠下來,趿著鞋子就跑來拍她后背收魂。

  “莫怕莫怕!春雷響,萬物長。小美娘,快快長。這是驚蜇到了,天公打雷,提醒大家不要做懶漢呢。咱小美娘可不是,對不對?”

  聽著老人家慈愛的碎碎念,美娘壓下心頭那莫名的不安,依著鄉下規矩答。

  “是呢是呢,我可不是小懶漢,雷公爺爺不劈不劈。”

  見她無事,秋大姑方安下心來,隨即鄙夷,“嘖,膽子這樣小!”

  才說著,院里看家的狗,卻吠叫起來。

  這下子,秋大姑也變了臉色。

  這么晚了,誰來了?

  “小玄子小金子,別鬧!”鄭飛揚的聲音迎了出去,很快,把小道長迎了過來。

  這是云鶴道長的徒弟,年輕人可能沒經過事,也有些發白,哆嗦著都帶著泣音了,“大姑,道長他們,他們在邊關出事了!”

  什么?

  眾人皆驚。

  秋大姑挺直脊背,神色冷厲,“好生說話。出了什么事?”

  小道士抬手狠狠抹了把臉,“不知道啊!聽說,聽說漢王殿下染上瘟疫,師祖讓官府捎來個方子,說那邊藥材缺得厲害,讓咱們多送些過去。我師父打發我來說一聲,他已經跟幾個師叔伯出去買藥了。師父還說,姑娘這里的霜啊那些,他有交待師兄們盯著,只怕要慢些出貨了。”

  美娘道,“這時候當然是大事要緊!只有小殿下染上瘟疫?先生和道長這么大年紀有沒有怎樣?其他人呢,又有沒有出事?”

  這些小道士就統統不知道了。

  具體情況應該是報到京城的,能來蕪城報個信,已是很給面子了。

  否則這種事都應該算軍國大事,輕易不會叫老百姓知道。

  還是秋大姑最穩當,“這消息一送到京城,宮里肯定已經派了太醫,帶了最好的藥材過去。長春道長想要救治的,怕是普通百姓。藥材那些咱們又不懂,倒不如買些糧食送去。他們在邊關,怕是一時半回回不來了。”

  小道士忙道,“方才師伯也是這么說。師祖開來的方子,也是以便宜藥材居多。”

  讓小道士先回去,這邊美娘就開始算銀子了。

  留下必備的銀子,余下的,她打算全拿去買糧食!

  這事大家都沒意見。

  就算幫不到小殿下,但多救助些人,替他多積些福祉,是不是他的病就能早些好了?

  那么好看又懂事的小殿下,誰舍得他去死?

  鄭飛揚遲疑著,卻有不同意見。

  “美娘妹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我之前看兵書,也請教過上官先生,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但蕪城過去,千里迢迢的,十袋糧食能剩下一兩袋就不錯了,還得管著人回來的花用。所以就算行軍打仗,除了出發時備些隨身糧草,都是就近征糧的。”

  美娘一拍腦門,自己可不是急糊涂了么?

  就算她買了糧食,找誰送?

  哪有人手啊!

  如今最便利的,倒不如尋個人揣著銀票出門,路上就近找些糧商,買了糧食過去結算,反而是最穩妥的。

  美娘定了定神,“如今原林的事情已經上了軌道,可以托給譚姐姐照管,不如我去邊關走一趟吧。”

  要說伶俐她是足夠伶俐了,但她不會騎馬啊,且小姑娘身子弱,萬一路上出事怎么辦?

  就算小殿下走了,依舊留下保護的焦侍衛道,“王府一定會派人過去,若要辦什么事,托他們就好。”

  楊公公也道,“那塞外飲食與咱們不同,吃不慣也是有的,最好讓再派幾個年輕廚子去。咱們制些好拿的吃食,給他們帶去。只怕小殿下,也能好得快些。”

  美娘這兒的規矩,不僅是護短,大事面前,也允許大家暢所欲言。

  連江婉婉榛兒都提了個建議,“再好的補藥,也不如五谷雜糧,咱們挑些熬粥的好米,只怕用得著。”

  于是大家這么一條條商議著,該怎么做,便漸漸有數了。

  永久地址:/book/95770/

  本章:

  和評論本書:

無線電子書    天下第二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