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每一樣學生都想認真且慎重地完成,所以還請教諭大人垂愛,為學生勞碌這一回。”韓彥拱手,態度誠懇地請托道。
“合該如此。”譚教諭笑道,“成親乃是人生大事,自然半分馬虎不得。你放心,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
韓彥沒有料到譚教諭如此爽快仗義,喜不自勝,連連道謝。
譚教諭擺擺手,爽然笑道:“客氣什么?我既然主動搶了這個媒人來做,自然是希望事事順利,你們有情人能夠終成眷屬的!
“否則,豈不是砸了我自己的招牌?”
后面一句,自然是玩笑話。
韓彥陪笑幾聲。
既然話題談到了這里,兩人便就婚事的具體議程細細地商議起來。
傍晚時分,舒予見天色已晚,遂起身請辭。
譚馨熱情留飯。
舒予微笑婉辭道:“多謝了。只是家父家母還有小望之,此時還在客棧里等著我們回去呢。若留下來吃飯,只恐他們擔心。”
譚馨聞言雖然失望,卻也不便再多加挽留,遂笑道:“那咱們說好了,下次再來時,你可一定要留下來吃頓便飯!”
舒予笑著應了,又道:“不知譚夫人這會兒是否得閑?若是方便,你這就領我去給夫人請安吧。”
她與譚馨相交,算是晚輩,到了譚家豈有不去給譚夫人請安的道理。
譚馨笑道:“我娘去外祖家接外祖父和外祖母來城里賞燈了,只怕要稍晚些才回來。等晚上觀燈的時候,我再替你們引見。”
舒予笑著點頭應了。
丫鬟將棉袍捧過來,伺候兩人穿上。
譚馨親自送舒予出門,又派人先去外書房看看譚教諭和韓彥談得怎么樣了,幾時結束。
等兩人相攜出了垂花門,正看見韓彥從外書房里出來,滿面春風。
譚教諭在一旁捋須笑道:“那就這么說定了。明天交換庚帖,到娘娘廟里請靈微道長合過八字,這門親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譚馨聽見了,小聲和舒予玩笑道:“也是你們有福氣!
“那靈微道長本來是只在娘娘廟暫住一個月的。但是經不住住持和香客們的懇求,答應再留下來一段時日。
“有了靈微道長的祝福,你們倆一定會長長久久、和和美美的!”
舒予不以為然,日子過得好壞可不是由“得道高人”的祝禱決定,關鍵還在于兩個人自身的磨合與包容。
不過,她卻很感念譚馨的這番心意。
“承你吉言。”舒予笑道,小小地“回擊”一下,“也祝你早日覓得如意郎君!”
到底是未曾議親的姑娘家,譚馨打趣起舒予來倒是毫不忸怩,可是如今到了自己的頭上,難免羞澀難為情,輕輕一跺腳,瞪眼嬌嗔道:“人家好心為你打算,你倒是來打趣人家!”
舒予抿唇直笑。
雙方見了禮,客套兩句,韓彥和舒予便請辭離開了譚府。
譚教諭和譚馨一直將他們倆送出大門,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父女倆這才折足回了院子。
譚馨收起嘴角的笑,略有些擔憂地問道:“爹爹給韓彥保媒,會不會惹得縣尊大人不悅?”
劉縣令可是一直都想要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劉芳菱嫁給韓彥呢。
“怕什么?”譚教諭不甚在意地笑笑,理所當然地說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他看中了女婿卻不出手,難道還不許人家自己去找媳婦嗎?”
再說了,他是應韓彥之請去保媒的,又不是主動撮合韓彥和舒予兩人的,劉縣令就算是生氣,也怪不到他的頭上。
譚馨一想也是,至少面子上劉縣令不能因此而和父親置氣。
她多嘴問這一句,也不過是擔心劉縣令借用職權,私下里給父親使絆子罷了。
“不過,如果孟氏和劉芳菱得到這個消息,只怕會開心不已吧!”譚馨笑道。
畢竟,韓彥還有個早逝的亡妻,對方還留下了小望之這個兒子。
給人做繼室為后娘,以孟氏和劉芳菱母女自矜身份、喜歡攀高的性子,能答應了才怪呢!
只要孟氏母女不樂意,劉縣令就是再想撮合這門親事,只怕都不容易。
那娘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保準劉縣令又頭疼又心軟。
“說不得,到時候內宅清凈,縣尊大人還要多謝爹爹今日的‘仗義相助’呢!”譚馨眨著眼睛,調皮笑道。
譚教諭笑著搖搖頭,溫聲勸誡道:“這話在家里說說就行了,可別出去亂說。”
“知道了,爹爹!我有分寸呢!”譚馨仰頭乖巧地笑道。
譚教諭笑著點點頭,不再多說。
內宅的事情他一向甚少插手,而妻兒和女兒也確定將一切都打點得極為妥帖,不需要他多費半點心思。
如此說來,除了功名和官職,他可是比劉縣令幸運多了。
韓彥和舒予一路回到客棧。
掌柜的早就已經準備好飯食,見兩人回來,趕緊出門親自迎他們坐下,又吩咐小二到后院去請張獵戶夫婦與小望之前來共進晚餐。
飯后,幾人回到房間稍事歇息之后,便一起出了客棧,徑直前往縣儒學所在的灑金街。
那里是康平縣城每年元宵節燈市最熱鬧的地方。
縣儒學斜對角,是一家三層飛檐的茶樓,名曰清茗軒,是灑金街上猜燈謎最為熱鬧的地方。
一樓的大堂照舊排起一列大案,上頭文房四寶俱全,留待學子們吟詩作賦,各逞才學。
二樓和三樓的雅間則是富貴人家登樓賞燈之處。
譚教諭早就在二樓訂好了雅間,約定雙方在此碰面。
韓彥等人進門時,一樓大廳內已是燈火輝煌、人頭攢動,有興致高昂地猜燈謎的,也有忍不住手癢,揮毫作詩或是作畫的,十分熱鬧。
見韓彥進來,不少相熟的讀書人立刻涌上來和他招呼。
韓彥含笑應酬著,一時分身不暇。
舒予見狀,便領著自家爹娘和小望之先行去了二樓雅間。
剛轉過樓梯,迎面就碰上一個熟人。
一身錦繡、滿頭珠釵的劉芳菱正被一群年輕的姑娘簇擁在中間,神情矜持而傲慢,不時地點頭應付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