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的嘗試,一點點的摸索出最適合的執政方式。
而且在他眼里,大商的天,從來就沒變過。
這也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拿下各郡、各縣的其他職位,不過是個開始。
想要真正將大商十三州所有的力量全部掌握,光是如此,還遠遠不夠。
大半個月之后,內閣在帝子受的示意下,終于商定了最終的方案,由帝子受批示后,宣布天下。
頓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太守、縣令之下,再各自增設四位郡丞、縣丞之位,開設郡中、縣中六部。
太守、縣令,和五位郡丞、縣丞各掌一部,這是要將六部開到各郡各縣啊!”
“好細致的規定。”
“這是要將天下郡縣,都囊括到六部之下,太守、五位郡丞各掌一部。
縣令、與五位縣丞的上司,是郡中的太守、五位郡丞,郡中的六位,上司是朝中六部。
太守、縣令,也不再對其他五位有直接罷免的權力,如此一來,太守、縣令的權力,就會下降一大半。”
“太守、縣令執掌民部,其他五位執掌其余五部,其下還各有四位官員,九品制、這下算是齊全了!”
“好一個九品制!好一個六部!”荊州,一座仙氣飄飄的山莊之中,一位老者撫掌大笑。
“竟是將所有一切都考慮進去了!這下子、再難有所動作了!”說著,看向對面一道身影。
那身影看起來年齡也不小了,身上有著一股與人為善的氣質,很是親和。
見老者望向自己,輕輕笑道:“看我做什么?這是好事啊!該擔心的,是你們吧?”
“我可不擔心什么,盛極必衰,天道倫理,世家也不會例外。”老者不在意道。
頓了頓,繼續道:“而且我總感覺、不僅如此啊!那位的手段應該還有。”
對面之人心中升起一抹嘆息,點了點頭。
“知足常樂啊!”老者深深看著對面之人,幽幽說了一句,起身走了。
對面那人沉默不語,半晌、閉上了眼睛。
將六部開設到天下各郡、各縣的政策確定后,天下到處都是議論聲。
探討著如此的利弊。
利方面,太多太多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會立刻強到一個巔峰。
處理民生等各種事務的效率,也會強上很多,畢竟一人管理一部。
還有等等方面的好處。
而弊處,恐怕就是真遇到了極大之事,太守、縣令不能獨掌大權,受到鉗制,效果不好。
還有就是很多大才都是各方面精通,只掌一部,顯然不能發揮出他們的才能。
不過相比較于利處,弊處也就不算什么了。
天下絕大部分太守、縣令都是不滿,但政令已下,還真沒人有膽子去反抗。
中央朝廷,也開始快速選撥官員,任命各郡縣的官員,從司州、并州、翼州最先開始。
按照這種政策,一縣之中,要加上二十八位官員。
四位七品縣丞,六部下的各四位八品官員,一共三十位官員。
一郡之中,要加一百二十四位官員。
四位五品郡丞,六部之下的各四位六品官員,其下還各有四位七品官員,一共一百二十六位官員。
如此算來,大商如今的官員儲備,再次大大不足。
只能先將各郡縣的四位郡丞、縣丞配齊。
立刻用去了所有通過考核的士子,還不足一半。
于是朝廷下令,各郡縣原本的功曹、主薄等人全部趕往洛陽接受考核。
近兩萬人抱著希望趕赴洛陽。
朝廷還下令,再次舉行一次天下考核。
十三州士子無不歡喜。
不僅多了一次考核機會,而且如今天下官職大增,足足多出了數萬個,朝廷也許會將考核標準下降。
這次考核也真的下降了標準。
以往七十分能過,這一次六十分就可以了。
近十萬士子、加上兩萬那些郡縣功曹等人,通過者近四萬人,那些功曹、主薄,通過者有一萬六千多人,比例很高。
一瞬間,朝廷又不缺官員了。
一點一點補充著各郡縣的官位。
通過考核的那些功曹、主薄等人,全部沒有返回原地,而是去往他地任職。
大業十年、以及大業十一年是無比忙碌的。
要在天下各郡縣搭建起六部,分太守、縣令的權力,不是簡單的事。
而且才開始,沒有經驗,到處都是磕磕碰碰。
事務之繁雜,中央六部都好像忙得腳不沾地。
不過對權力的掌握,是人之本能,那數萬剛入官場的新人,憑借著一股子銳氣,加上內閣、六部的調控,在大業十一年,正式將六部布滿了各郡縣。
朝廷對地方的掌控,一下子,強了數倍不止。
各地雖然都像一個小朝廷,小六部,但又相互不統率,都聽命于直屬上司。
而因為官員多了,民生事務處理的更多、更公正,百姓認可也在慢慢增加。
大商氣運之力,增強了許多,還在不斷的快速增強著。
也是這一年,十月六日。
又一部門建立起來了,獨立于六部之外。
御史臺。
為首者為御使大夫,入內閣。
而職責,就是監督六部,以及監察天下,御使臺的御使,也會跟六部一樣,遍布天下,每一縣、每一郡都有。
專門監督官員、審查官員的一部門。
御史大夫,則是一位很多人都不曾知道、見過的人,看上去各方面都很普通,名為賈詡。
猶如突然冒出來一般。
但沒人敢小覷這個人,因為隱隱間他們知道,這個人以前恐怕就是當今皇上暗中的刀、眼睛。
一直到大業十二年,天下各處都在磨合著、適應著,包括中央六部和御史臺。
此時,唯一稍稍困擾中央朝廷的,就是財富問題了。
畢竟一下子增加了數萬名官員,負擔大了十幾倍。
不過這幾年天下沒什么戰事,加上一直以來的積累,所以也還可以支撐。
最重要的是,大業十一年,賦稅比以往一下子多了一倍多,大業十二年的賦稅,也比大業十一年多了一倍多。
其中差距之大,讓人觸目驚心。
原因是什么,很明顯,都知道,也都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治國先治吏,從來都有用的一句話。
大業十二年,也是天下百姓生活,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
因為各地都已經琢磨透,想往上爬,就只有拿出政績來。
而太守、縣令的政績,就是百姓的生活好壞。
其余五位郡丞、縣丞的政績,雖然負責部門不同,但也差不多皆是跟百姓生活好壞有關。
大商國力和氣運之力,快速增強著。
大業十二年六月,終于,又一重大政策出來了。
成立軍閣,統領天下軍權。
文武分開,各城守將不再聽從太守、縣令之命,而是直接聽從軍閣。
消息一出,天下不少人嘆服。
還可以如此做。
如此一來,天下各地,從縣、到郡、再到中央。
都是六部、御史臺、軍閣相互牽制。
互不統率,又相互合作。
地方力量徹底不足為患。
一些太守、縣令心中不愿,但也早已經反抗不了。
只能乖乖交出他們最大的力量,軍權。
自大業十二年之后,大商十三州,才算是真真正正掌握在了帝子受手里。
從大業十三年開始,他終于騰出手、整頓各方各面。
重新丈量土地、整治鹽鐵等等等等。
一項接著一項。
再沒有什么力量,可以威脅到他。
即使其中也有叛亂,但都是小規模,只局限于一縣一郡,根本成不了絲毫氣候,翻手便被滅。
大商天下,國力與日俱增。
同時,也開始向外擴張,沉寂多年的大商軍隊,再次亮出無比鋒利的獠牙。
趙云、張遼、馬超、高順等等大將四處出征,不斷將疆域擴大。
而向內,也露出了一些獠牙。
荊州一座德高望重的山莊覆滅。
雖然不少大臣都與之有關系,但無人敢說什么,因為其中牽扯了很多。
隱隱間,當年王允使用的美人計,都跟其有關。
最大的牽連,就是河內郡的一家族被覆滅。
隨后不久,道家三仙被抓,直接斬首。
還有不少當年的事,很多都被翻了出來,殺了不少人。
一時間,滿朝皆是更加敬畏。
隱忍一二十年才爆發,這份心性,著實令人敬畏。
大業三十二年,大商天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一切的一切,也都臣服于帝子受腳下。
大業三十三年五月,這一日,眼前一個恍惚,他眼前的一切,都變了。
他重新回到了洪荒大商。
閉上眼,收拾心境。
數十年的謀劃、奮斗,這一次之行,是他最為費力、付出最多、收獲也最大的一次。
一個時辰后,身上的氣勢威儀,漸漸淡去,恢復到了沒去第三個世界之前。
檢查了一下,大商世界已經在他體內,正在吸收著洪荒的天地靈氣。
一切都如常。
睜開眼,開始細細整理這次所得。
(第一章,謝謝大家的支持,求下訂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