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身影吸引了街上民眾的注意,民眾們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大家瞬時都認出這個人是誰,陌生的是好久沒有見過這個人。
李奉安曾經身邊帶著個漂亮的仆從叫敏敏兒,但凡見過的人都忘不了他的樣子,后來敏敏兒不跟著李奉安進出了,據說是因為太漂亮蓋過了李大都督的風頭,被打發去做粗使。
后來還真很少再見到他,偶爾有人見,也是他風塵仆仆一身行裝進出來去大都督府。
所以當有人發現是敏敏兒的時候,民眾們都驚訝不已,爭先恐后的圍過來。
他為什么這樣哭?出什么大事了?
隨著敏敏兒大家的視線也投向前方,這才看到跑出城門被官兵擁簇的是李奉耀。
府城的民眾對李奉耀也是熟悉又陌生。
大都督去世,小都督在外,是這位大都督之弟小都督之叔坐鎮道府,民眾見過他帶著官員們在巡查,見過他領著兵馬巡邏,見過他坐在府道衙門大堂上處理政務,見過他和權貴富商在酒樓里談笑風生,見過他出入青樓左擁右抱......
李三老爺靠譜又不靠譜,劍南道似乎有他又似乎不存在。
民眾們忐忑不安,還好劍南道的文官武將都很靠譜,一直沒出什么亂子。
今天這是怎么了?
李三老爺要跑了嗎?敏敏兒傷心成這樣!
“三老爺,你不能去!”李敏終于追上,撲過來抓住馬脖子上的韁繩。
狀若癲狂四蹄狂奔的馬兒一瞬間便安靜下來,李奉耀松口氣,因為受了驚嚇接下來的話說的結結巴巴:“不,不要攔我,我不去,誰,誰還能去,劍南道,不能毀在我的手里。”
一口氣緩過說話也順暢了,他抬手拍打胸口仰天流淚。
“哥哥啊,我的哥哥你死的早。”
李敏抱著馬頭大哭:“大都督啊大都督。”
街邊的民眾看的膽戰心驚,雖然不知道什么事,但聽到這兩句話分明是說劍南道要完了!
一隊文官武將此時從里面也追了出來,看到這場面有些尷尬。
“三老爺,不用擔心,我們的兵馬已經過去了。”一個將官道,“你不要親自去。”
李奉耀在馬上轉頭拔高聲音:“我們的兵馬怎么夠!我不去怎么行!如此危急的時候!”想到這危急時刻,又涌出淚來,“是我沒用,我只有我這條命了。”
“這不是三老爺的錯啊。”李敏拍著馬頭附和嗚嗚哭,“天下大亂,人人自危,人人自危啊。”
“李敏,你不勸住三老爺,跟著哭什么。”一個文官皺眉喊道,“擾亂民心。”
民心已經亂了,街上的民眾神情驚恐,無數的人如潮水般涌涌而來。
“大家不要驚慌,是黔中叛亂,江南道請我們劍南道協助平叛。”文官武將們忙大聲的對民眾們解釋,“李三老爺忠肝義膽,要親自領兵。”
黔中啊,那還好,不是劍南道,更何況還有江南道一起幫忙,民眾們稍微松口氣,這個李三老爺為什么這么不靠譜,哭的跟府城馬上就要被攻破了一般,嚇死人了。
這個李三老爺這輩子都沒有拿過刀槍吧,聽到打仗就嚇破了膽子了吧,怎么跟李大都督是親兄弟,差別這么大呢?
人群里便有低低的笑聲議論聲。
“你們懂什么!你們懂什么!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們不知道劍南道如今多么危急!”李奉耀悲憤喊道,“我是害怕我是沒有拿過刀槍,但我不怕死!我也愿意為劍南道而死!說到底我才是親兄弟,也只有親兄弟,其他人,靠不住....”
“靠不住啊,靠不住,都是假兄弟。”李敏跟著拍馬悲嘆,“只有三老爺了。”
這又是什么意思?李三老爺說的話也就算了,敏敏兒為什么也這樣悲戚?
看到街上議論紛紛,文官武將又急又惱火又無奈,這個李三老爺真是太不靠譜,都不知道他什么時候突然發瘋,大家接到隴右的消息正商議呢,他就自己跑出來了。
沒事也要被他鬧出事了!
“三老爺不用擔心,區區黔中叛軍不算什么,不用我劍南道主將主帥親自出馬,大都督在的時候也不會為此親自掛帥。”他們肅穆喝道,“三老爺你也不用,請你坐鎮府道看我等殺敵。”
說罷再不遲疑將李奉耀連勸帶哄又威脅的架了回去,李敏一切以李奉耀為馬首,不用架牽著馬嗚嗚哽咽跟著回去了。
這一場鬧劇讓府城沸騰,黔中叛亂,劍南道出兵是當眾說明的事,但還有另外的事私下傳開。
“李三老爺為什么要親自領兵?是因為原本要請項大人領兵的,結果項大人不肯。”
“怎么可能?項大人可是咱們劍南道的。”
“你糊涂啊,項大人是隴右的。”
“說的也對,誰肯舍下自己的家,去幫別人領兵打仗。”
“要是大都督在,項大人肯定去,那時候他可是天天把劍南道當家。”
“大都督不是不在了嘛,人心吶,是會變的。”
伴隨這樣的傳言,還有對戰事和叛軍的傳言隨之而起,黔中叛亂可沒有那么簡單,有說整個黔中都亂了,有說齊山都抵擋不住了,有說安康山的長子安德忠已經到了黔中,親自領兵要殺入劍南道,劍南道的兵馬不多了,都被小都督帶出去,小都督趕不回來,被叛軍擋住了....
所以劍南道真的要完了!
府城陷入了驚慌,還有不少人家收拾東西準備外逃。
“真是可笑!大都督過世,安康山叛亂都沒有讓我們劍南道陷入混亂,李三老爺哭一場就做到了。”
劍南道的文官武將紛紛歸來,憤怒的斥責李三老爺,又悔恨明知道李三老爺靠不住,不該如此放任,憤怒自責中最先要做的是辟謠安撫民心。
“黔中叛軍真的不多,只有三個州府不到三萬兵馬。”
“項云項大人是因為被刺殺受了重傷才不能領兵的。”
“而且朝廷有令,各地衛軍不得擅離,留守本地平叛護民。”
“盡管如此,項大人還是派出了一萬兵馬馳援,如今馬上就要進入黔中境。”
“劍南道也已經派出三萬兵馬與之匯合。”
但這些正規的合情合理的消息傳達出去,對于民眾們卻沒有多少影響,所有人想起這件事就想起了敏敏兒和李奉耀在城門外抱頭大哭的場面,那場面委實令人記憶深刻,蓋過了一切。
府道衙門里燈火通明徹夜不眠,堂內坐滿了人,文官武將面色沉沉議論紛紛焦慮不安。
“這都是李三老爺的錯!”
“讓他離開劍南道。”
“把小都督接回來才能安民心。”
聽著說了幾天的話,站在正中案后代替李奉耀的李敏終于停下了神游天外,敲了敲桌子:“多大點事啊!不用請小都督回來!”
他終于開口了,室內的官員們更加憤怒:“多大點事兒?沒事李三老爺怎么不過來了?”
他們看著空空的桌案椅子,李敏只是站在一旁,他沒有資格落座,而有資格坐下的那個人,從城門被架回來后就借口病了躲在內宅不出來了。
“三老爺病了嘛。”李敏說道。
這個李敏現在唯李奉耀是從,狗腿的很,什么都聽李奉耀的,在場的人們惱怒的哼了聲。
“現在把小都督請回來,大家就更緊張更害怕了,沒事也印證有事了,民心更亂。”李敏道,“你們是不是也被嚇糊涂了?這件事要解決很簡單啊。”
什么?諸人看著這個在男人中很亮眼的男人。
李敏將兩手一攤:“一場勝利啊,打敗黔中的叛軍,平亂大勝就可以了啊,所有的謠言不攻自破啊。”
堂內安靜一刻,旋即桌椅亂響,一個兩個的武將站起來更多的文官武將站起來,大家轉身氣勢洶洶的走了出去,似乎一眨眼,闊朗的大堂里只剩下李敏一個人。
李敏將攤開的手收回來按在心口:“人吶,就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想復雜,這可不怪我。”
新年快樂!新的一年祝福大家諸事如意,開心輕松自在。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