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36章真假輕重

  從可能兩面受敵,變成了當下可能是被三面圍攻,曹仁頓時覺得自己的CPU都快燒了!

  那些江東小兒呢?!

  曹仁吼道。

  前幾天還有曹軍斥候回報,說是江東在江陵水寨之中有駐留兵馬。

  結果怎么才沒幾天就沒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曹仁疏忽,他也沒想到在許縣之中的那些家伙的騷操作惹怒了老實人魯肅。

  魯肅的老實人形象只是他的人設,用來欺騙一些無知之人的,實際上能當到東吳頂尖謀臣的位置,絕對不可能是老實人。

  魯肅在被坑了一回之后,到了江陵準備回江東的時候,便是下令讓江陵的水軍全部悄然撤離!

  畢竟魯肅知道,如果被坑了一次之后不能回敬一二,那么下一次這些山東人就會再坑第二次!

  只有傻子才會相信以德報怨,而真正的儒家真傳,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當然,以血還血,并不是魯莽的無能狂怒當場跳腳,就像是魯肅沒有在許縣發作,灰頭土臉的逃跑,直至回到了江陵大營才給予山東回敬。

  于是魯肅這一招,就相當致命了…

  曹仁原本以為,江東軍別的不成,但是替江陵擋一擋川蜀水軍,或者說稍微拖延一下,應該還是可以的,等他北面將驃騎軍擊退,就可以騰出手來再幫助江東擊退川蜀的水軍了。

  這樣就是兩全其美,之前也得到了江東的初步認可,基本同意,但是誰能想到江東忽然就反悔了!

  這確實很江東。

  曹仁大怒,可是毫無辦法,他只能派人,將防守荊州側翼的曹真緊急招了回來。

  曹真得到了消息,也是大驚,便是換馬不換人,只是領著幾名護衛,便是急奔回了襄陽,見到了曹仁。

  曹仁見到曹真的時候,曹真一身的塵土,腿都還在發抖。

  子丹,坐,先歇口氣。來人,速去準備些吃食來!

  曹仁也知道曹真辛苦,但是現在的局勢容不得半點的松懈。

  不僅是對于曹真如此,曹仁自己也是一樣,他自從得到了最新戰場信息之后,便是在地圖之前,日夜思考謀劃,到了現在才有一點思路…

  曹真接過了護衛遞送來的面巾,胡亂的擦了一下,再接了一碗漿水,咕嘟嘟喝完,才算是稍微緩過來一點,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江東賊又是背盟!著實可惡!

  其實江東的背叛,簡直就是傳統藝能了。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吳國,越國這些相對偏南一些的國家,隨意撕毀盟約,追逐一時利益常有發生,就算是到了三國之后,東吳稱帝了,也依舊還有內部叛亂,甚至是孫氏宗室的叛亂…

  曹仁已經從最初的憤怒當中冷靜下來,子丹,如果讓你到江陵抵御川蜀水軍,你能堅持多久?

  曹真其實回來的時候,心中也略有計較,不過真的聽到了曹仁如此安排,心中也還是咯噔了一下,將軍,若是我到了江陵,房陵之處…

  讓蔡德珪去。曹仁回應道,某舉薦蔡德珪之子為襄陽丞。

  一般來說,士族子弟初步登上官場的時候,大概率都是從百石的佐吏做起的。有的人甚至連百石都沒有,只是領著主官給予的私人補貼,而像是某個郡縣的縣丞這種起步就是兩百石的職位,一般都是要歷練數年之后,才有可能有資格去爭取一下。

  所以曹仁給予蔡瑁之子這個職位,自然一方面是要收買人心,讓蔡瑁賣命,另外一方面也是將蔡瑁之子放到眼皮下面,以防備蔡瑁叛變。

  曹真也明白曹仁此舉的意思,所以他并沒有對于蔡瑁之子能不能勝任襄陽丞一職做出什么評斷,而是又問道,李曼成若是攻房陵,蔡德珪…怕是守不住。

  倒不是曹真覺得老蔡無能,而是房陵的守兵真不怎么樣,而且現在又要防守襄陽和江陵兩處,荊州的曹軍顯然就不夠用了,也不可能給蔡瑁很多兵卒,那就本末倒置了。

  曹仁點了點頭,所以必須要讓李曼成走鄖關!

  曹真起身,活動了一下長途跋涉而來有些麻痹的腿腳,也站到了地圖之前。

  曹仁用手指著地圖,我們要將李曼成引過來!

  引到鄖關?曹真問道。

  曹仁點了點頭,子丹,如果我們主動進攻李曼成此路呢?

  是真攻還是假攻?曹真問道。

  曹仁說道:真真假假。

  曹真目光一動,將軍,你的意思是…

  曹仁依舊盯著地圖,用手指在地圖上滑動著,到這里,是真打…

  然后又是點了點,這里,就是假打了…

  曹仁目光轉向了曹真,直至丹江口…子丹,至少在結束丹江口之戰前,你必須守住江陵!

  曹真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后沉聲說道:將軍!某定與江陵共存亡!

  曹仁伸出手,在曹真肩膀上拍了拍。

  夕陽落下,將襄陽廳堂照耀得一片殷紅,仿佛是血色浸染一般。

  站在大江岸邊高處的曹軍斥候,看著在大江之中慢慢而來的川蜀水軍船隊,不由得目瞪口呆。

  這些旱鴨子,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在遠處大江水面上,三艘樓船成品字形,在船隊當中最為顯眼。

  樓船船只上,三色戰旗迎風飄揚。

  在樓船的前方,是小一號的斗艦。

  樓船的后面,則是裝載了輜重的運輸船…

  在運輸船上,依稀能看到是一些粗壯的木料,堆積的器械。

  那些是什么?曹軍斥候瞪圓了眼,這驃騎水軍,連攻城器械的木料都隨船帶著么?!這…這是瘋了么?!

  攻城,當然需要攻城器械,也就需要大量的木料。攻城器械太小了,威力有限,大了,攜帶又不方便,所以通常都是臨時制作,撤退的時候就毀掉,不會有人帶著這些攻城器械行軍。

  攻城之前,都要花上幾天時間來打造這些器械,否則,根談不上攻城。用最簡單的云梯附城,只有在極少的情況下才會采用。

  一般來說,這些攻城器械所需的木料,都是臨戰的時候,再派人去砍伐采集的,這樣就不用在運輸上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以及節省運輸的時間,但是這是陸地上的慣例!

  水面上的運輸,比起陸地用畜力人力,要更加的便捷!

  只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船只就可以運輸任何東西!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曹軍探查到了川蜀水軍進兵,還以為他們還有一點時間,畢竟不管怎么說,江陵城都是建造在陸地上的,川蜀水軍不可能直接開著船沖進江陵城內,可是當現在曹軍斥候見到了在大江之中的川蜀水軍船隊,尤其是在船隊之中那些運輸的木料和器械的時候,才意識到江陵危險了!

  有這些木料和器械,川蜀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修建陸地上的營地,也可以迅速的展開對于江陵城的進攻!

  快!曹軍斥候急急從山頂上往下跑,快去回稟將軍!

  曹軍斥候顯然是有些慌亂,所以動靜有些大,被在樓船上眺望的川蜀軍兵卒發現了,旋即上報給了徐晃。

  徐晃聞訊,到了樓船前甲板上,舉起了望遠鏡看著遠山之處。

  望遠鏡的鏡片雖然已經是盡可能的打磨光滑,但是畢竟和后世那種工業化產品有些差距,導致成像就像是蒙上了一層的薄紗,并且還伴隨著有點扭曲,看久了頭會暈。

  可即便是如此,望遠鏡依舊是當下將領不可多得的寶貝。徐晃每一次使用都會很小心,用過之后都會很小心的收好…

  嗯,怎么有些怪怪的?

  即便是發現了曹軍斥候的動靜,徐晃也沒派人去岸邊山頭追殺曹軍的小隊,那樣做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船隊不管是要啟航還是要停泊,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而派遣一個斗艦去清剿追殺曹軍小隊也是得不償失。

  得失,或許就是徐晃在這一段時間指揮水軍作戰的心得體會了。

  和陸地作戰的少許,大概,數百,近千等等含糊概念不同,在水面上作戰,必須精確到了個位數!

  樓船三艘,就是三艘,不可能用少許來替代,少一艘都會使得戰斗力發生極大的變化,所以每一場水面上的戰斗,都必須精確到了每一艘的控制,指揮,調配,而不能像是在陸地上作戰,以控制指揮較大的陣列和隊形為主,大概就行了。

  精細化的指揮,也帶來了更為細致的分工。

  以前徐晃是不太管后援物資的,他覺得自己只需要做好前線作戰就可以了,后營物資交給文官小吏去安排,一般情況下他懶得過問。但是經過了水面作戰之后,他便是學會了必須要打有物資儲備的仗。

  或者說,盡可能的去打有儲備的戰斗。

  這個儲備,或許是儲備的船只,也許是儲備的兵卒,也或許是儲備的修補木料,備用器械等等。反正只有充裕的后續儲備,在作戰的時候才能將戰斗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

  這一點,其實是徐晃從諸葛亮的身上學來的…

  如果不是諸葛亮在出征之前,就要求在后方的黃權組織氐人賨人等等在巴山之中砍伐運輸儲備木料,那么徐晃等人就必須眼巴巴的等著后方慢悠悠的砍木頭送木頭,然后徐晃等人還要再等木頭送到了才能修理船只。

  如果沒有諸葛亮提前安排,川蜀水軍再度進軍的速度,絕對要慢很多!

  所以,所謂的戰必備,不僅僅是備著出戰的這一波,還必須考慮出戰后的后續準備。一個良好的軍事統帥,也不僅僅只關注戰場的一線。

  諸葛亮也得到了發現曹軍斥候的消息,從樓船的尾部到了前甲板。曹軍斥候出現的時候,諸葛亮正在樓船后部,帶著幾名工匠,測量繪制長江水文情況。

  對于諸葛亮這樣的人來說,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學習成長。

  就像是尋常人坐船跟隨大軍而進,有的人可能會選擇在船艙內睡覺,但是諸葛亮卻會選擇帶著工匠將沿途的地理環境,水文變化都測繪下來,甚至還用勾股定理去測量水深,利用日晷來確定地理方位…

  這些資料,諸葛亮不確定什么時候能用上,但是他絕對不愿意想要用的時候卻找不到。

  從川蜀到江陵,最難的問題,并不是這些資料的短缺,而是漫長的補給線。

  如此長距離的,大規模的,調集兵卒糧草,一旦出現什么問題,無疑就帶來極大的風險。

  徐晃見到了諸葛亮,便是指著曹軍斥候出現的地點,告訴諸葛亮從這里開始,就進入了曹軍的警戒范圍…

  諸葛亮點了點頭,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地圖,并且在地圖上做了標識。

  徐晃諸葛亮他們現在只是沿著水路而進,并沒有陸地上的部隊,也就是說,在陸路方面,從秭歸開始,到江陵這一段路,幾乎就是放空狀態。所以,曹軍所有出現的范圍之內,都是屬于危險區域,如果選擇扎營,最好選擇靠近南岸。

  徐晃看著諸葛亮做好了記錄,便是笑著問道:孔明,這曹軍斥候出沒于此…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諸葛亮笑著說道,若是不見曹軍斥候蹤跡,才是壞事…

  哈哈哈…徐晃笑著,點了點頭,江東鼠輩,攪擾川蜀,卻是倉皇撤軍,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對于徐晃和諸葛亮來說,他們沒有千里眼順風耳,只是他們一直關注著江東水軍的動向,所以他們比曹仁更早一步得到了江東水軍撤退的消息。

  因為不清楚江東水軍是計劃著做什么,所以徐晃和諸葛亮準備做一次火力偵察。

  諸葛亮目光微動,然后將手中的地圖重新收好,某聽聞…這江東周都督,體弱多病…

  若是如此,倒也罷了。徐晃眺望著前方,不過,要是江東鼠輩和曹軍賊逆勾結…

  在之前和江東水軍的作戰當中,確實在后期江東水軍崩壞得有些離譜,這反而使得徐晃和諸葛亮更加謹慎起來…

  雖然可能錯失了追殺的良機,但是確保了自身部隊的安全性。

  現如今徐晃和諸葛亮堂堂正正的壓上來,就算是江東軍還在江陵,也一樣難以和川蜀軍抗衡。

  徐晃和諸葛亮他們,有底氣在。

  作戰,首先是自己強,這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指望著對手犯錯,犯蠢。

  一方面來說,一路從魚復,到秭歸,再到夷道,最終和這個時代可謂最高水準的江東水軍作戰勝利之后,川蜀水軍雖然也有不小的損傷,但整個軍隊也算是脫胎換骨了。

  另外一方面,徐晃和諸葛亮這一次進攻,也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諸葛亮笑了笑,如今進退之便,盡于我軍之手。是戰是走,須臾可定。而觀曹孫,若是不應,便是涉險,若是大舉兵卒相迎…呵呵,我等可以輕易抽身而退,而曹孫則難矣!江陵之地,不過是早晚而已。只需我等謹慎行近,不貪功冒進,不論曹孫,皆不能陷我軍也。

  徐晃點了點頭,這倒也是。

  大江漫漫,流水滔滔。

  雖然樓船很大,但是和這大江相比,便是顯得很渺小了。

  其實徐晃和諸葛亮兩人配合,還是相對不錯的,之所以沒讓甘寧來,就是擔心甘寧一上了戰場就像是二哈解開了韁繩,撒手就沒了…

  徐晃和諸葛亮相對來說都比較謹慎,也不太貪功,這就使得他們兩個人都可以相對冷靜的去思考問題,察覺戰場的異樣,而不會因為貪圖什么小利,而折損了大部隊。

  這一次進攻江陵,在具體細節上要重視,但是整體戰略上卻反過來,江陵并不是下一階段重要的關鍵節點。

  對于歷史上的劉備,江陵是不可或缺的支撐要點,而對于現如今的驃騎軍來說,就算是攻下了江陵,在沒有獲得荊北之前,不過就是一塊飛地而已。

  所以徐晃和諸葛亮一行,若是將其看成是大江上面的騎兵部隊,大概就能理解這一次的軍事行動的作戰要點了。

  這也是為什么徐晃二人,在船隊當中攜帶大量物資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原因,是這物資若是不帶全,到時候想要后方轉運,會非常的難。

  從魚復到秭歸,再到夷道這大幾百里的道路,全部都是崎嶇山路,蜿蜒難行不說,而且氣候溫差上下變動極大。現如今已經進入春天,大江的汛期就快到來了,也就注定了將來會有一段時間,大江之中的運輸會變得非常困難。而到了夏天的時候,大江左近山地密林內又容易生瘴氣暑熱,陸地上的運輸又會再次面臨極大的障礙…

  因此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說,現階段就是川蜀水軍的最后一個進軍窗口。

  如果這一次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那么可能就要延誤三四個月之后,才能等來下一個比較合適的進攻時間。

  不過,徐晃諸葛亮也并非是孤軍深入,他們前往江陵地區,也是整體計劃的一部分…

  請:m.llskw.org

無線電子書    詭三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