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盯著林芷萱,道:“他如今不是有后了嗎?可是你也看到了,他有后了之后,就沒有延顯的立足之地了。”
林芷萱搖著頭:“太皇太后,您有沒有想過,這樣對王爺有多不公平?
當初那樣的時候,妾身無緣去體會您和王爺受的苦,可是你當王爺小小年紀,一個人在疆場上拼殺,建功立業,出生入死,為的是什么?也只不過是希望能保住您的性命而已。
他與沐華裳來往,與沐家結交,也只不過是為了沐華裳能在宮中照應您,照顧您罷了。十三王爺和十五王爺,一個年幼,一個只崇尚武力,王爺這么多年,為了護著兩個兄弟,為了護住自己的母親,難道吃得苦、受的罪、挨得刀子就少嗎?
你在護著他,他如何不是在護著你啊?你怎么能只為了疼惜幼子,就絲毫不管不顧王爺的感受呢?您知道讓一個男人絕后,讓他懷疑自己不能生育,對他是怎樣的打擊和折辱嗎?
您如果非要為了一個兒子,而放棄另一個兒子,那么您最應該珍視的是十四王爺!”
太皇太后聽著林芷萱情真意切的言語,眸中也是隱隱有淚意,她顫抖地重復著:“為了一個兒子,而放棄另一個兒子。丫頭啊,如今,你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哀家來問你,如果要讓你為了一個孩子,而放棄另一個孩子,你會放棄誰?”
林芷萱看著太皇太后,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根本就無法抉擇。九姐兒時自己從小寵大的小棉襖,陪了自己整整十年,疏哥兒才那么小,那么可愛,那么可憐,離開了自己,他根本就不能活。那是魏明煦唯一僅有的兒子啊。
太皇太后看著林芷萱,道:“丫頭啊,這就是皇家的苦,皇室的苦!哀家知道你不能體諒我,甚至為了老十四,你不能原諒哀家。可是哀家告訴你,最痛的,是哀家,哀家有兩個孩子,你讓哀家怎么辦?怎么辦啊!
幫哪一個兒子都是錯的,這原本就是一個錯誤!這是哀家的孽!是哀家的債!哀家這輩子,就是來還債的!這輩子換不清,就只能等下輩子了!
你就當哀家偏心吧。
老十四已經成人,也正是因為他經歷了那么多的磨難,才練就他一身錚錚鐵骨,練就了他一身本事,讓他沒有那么容易被打敗,無論什么事,他都能挺過去,都能熬過去,都能自保,都能活下去。
可是延顯不能啊!沒有哀家,那個孩子該怎么辦?該怎么活下去?哀家不能不疼他,不能不幫他啊。哀家要的,只是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活下去罷了。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延顯一直那樣的痛恨老十四,哀家讓九姐兒多進宮陪他玩,哀家讓歆姐兒嫁給他,就是為了能融化他們之間的那層冰,就是為了但求一天,能讓他們兩個和平共處,不要水火不容。
你知道哀家這些年的煎熬嗎?你能懂嗎?你肚子里的那些都是哀家的親孫子,可是如今哀家連兒子都顧不過來了,哪里還能再顧得了孫子!”
林芷萱道:“太皇太后若是只為了能保住魏延顯一條命,那么王爺不會不答應的,哪怕當初,繼位的是王爺,王爺也不會對魏延顯斬盡殺絕。王爺并非那樣絕情狠辣之人。王爺會給他一個親王之位,讓魏延顯安穩終老,這樣不是更好嗎?
太皇太后又何必一定要讓魏延顯做皇帝?鬧出如今這個無法挽回的僵局!”
太皇太后聽著林芷萱的言語,只覺得絕望又無力:“你也太小看老八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他臨終之時,曾留下了幾封密信,里頭是延顯的身世!他手里的血滴子,將這幾封密信,送到了不同的地方,送給了不同的人,一旦老十四做皇帝,一旦延顯的帝位不保。延顯的身世就會大白于天下!”
“他瘋了?”林芷萱不可置信地看著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更是怒道:“他被老十四算計至死,他含恨而終,他怕什么?他要的就是玉石俱焚,要的就是所有人一塊給他陪葬!此事一旦大白于天下,哀家完了,延顯完了,老十四和老十三、老十五一樣也不干凈!
他是個死人了,他連自己的身后名聲都不想存,可是當初那個局面,大周朝危在旦夕,邊境蒙古大軍壓境,各地因為災荒,百姓揭竿而起,如果再讓他們聽了皇室這樣的丑事,這樣的骯臟齷齪駭人聽聞,人人得而誅之,豈不是正給了他們造反之名。
怕是在當時,大周朝就不復存在了!
哪怕如今,老十四千古英明,你要讓他的史冊上,記載著他有這樣一個弟弟,這樣一個娘嗎?哪怕他能更改史冊,可是他堵得住天下蒼生,悠悠之口嗎?
丫頭,你能懂哀家的痛嗎?哀家要保住的,不僅是小兒子的命,更是大兒子的名聲啊!
哀家知道老十四的抱負是什么,哀家知道老十四的本事和才干,哀家知道老十四一心為國,想要創一個太平盛世。
所以哀家給了他攝政王的身份,給了他十年讓他大展拳腳,讓他用盡平生所學,讓他千古留名。
哀家想著,如果他沒有兒子,十年之后,他完成了一切,他累了,他倦了,正好功成身退,有你陪著他,游山玩水,享受享受他自己治理的大好河山,過些逍遙快活的日子。
而延顯這個時候也正好長大了,老十四若是能好好教他十年,他如今也該成材了,正好接他的班,哪怕延顯的能力不及老十四,可是朝廷上的事情,老十四都處理的差不多了,也能任人唯賢,留下一大把的賢臣輔佐延顯。如此,延顯也能做一個好皇帝。
只是因為,你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一切都變了,老十四變了,變得熱衷皇位,變得手段強硬,變得黨同伐異,變得錙銖必較,哀家籌謀的一切,都被你的這個孩子打亂了。
老十四已經容不下延顯了,而哀家也卻時不假年,力不從心,實在護不住哀家的兩個兒子了。
丫頭,現在你該明白,今日,哀家為什么要叫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