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魅影,白虎逐風,朱雀驚鴻,玄武神宮。
四款超級豪車,每一款都讓人震撼。
魅影是全球最牛的超跑,而逐風是最牛的電動越野車。
這款電動越野車的越野能力達到了汽車的極限。同時安全性非常高,內部也非常的奢華舒適。
朱雀驚鴻是一款大型轎車,比勞斯萊斯歡迎更優雅,更豪華,更舒適,更安全。
玄武神宮是頂級的MPV,奢華程度不是現在的車子能比的。
全是純電動車輛,除了魅影之外,其他車子都有普通版本和防彈版本。
不過就算是普通版本,也是非常的安全,只不過沒有到變態的程度。
四款車都接受私人定制,最后售價公布。看到這個售價,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涼氣。
就算是普通版本,每輛車的售價都超過了千萬人民幣。
魅影1299萬人民幣,逐風1288萬人民幣,驚鴻1298萬人民幣,神宮1266萬人民幣。
這還是私人領的裸車價格,在全球各國售賣的價格,還要加上稅和運費。
至于防彈版本的,售價都超過一個億。這還不算私人定制的東西。
但是沒有人覺得防彈版本的貴,安全測試視頻也播放了。這個安全測試視頻讓所有人吸了一口涼氣。
這尼瑪哪里是汽車啊,這玩意比坦克都安全。在路上要是遇到這貨,千萬躲遠點。
不是賠錢的問題,而是和他對撞,他可能只掉點漆,而你的車卻會被撞報廢。
千萬豪車,四大品牌一下子把價格拉了上去。就算普通版本的車子,價格也超過千萬。
至于到其他國家,那就看稅率了。不過針對私人領的稅費,大部分國家都不少。
在華夏稅就更高了,這樣的車子到了華夏之后,價格最少翻一倍。
也就是說,在道路上如果你看到這車子,價格最少兩千五百萬。這可是真正的千萬級豪車。
不過這樣的價格,自然也沒想著走多大的量。這四個品牌就不是走量的品牌,主要目的還是提升逼格。
至于走量,還是交給特斯拉集團。畢竟張凡百分之百控股特斯拉集團。
特斯拉現在旗下品牌眾多,而且整個體系都已經完成。同時各個品牌的銷量也在穩步增加。
哪怕是原來銷量不佳的阿斯頓馬丁,在完成電氣化改革之后,銷量也大幅度增加。
瑪莎拉蒂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全球追著保時捷打。原來瑪莎拉蒂的品牌號召力就比較強。
只不過品控比較差,但是自從被特斯拉弄走之后。品控一下子上來了,同時完成電氣化之后,銷量直接飆升。
瑪莎拉蒂運動的精髓徹底展現出來。同級別的瑪莎拉蒂遇到保時捷,現在直接就是按在地上摩擦。
而特斯拉現在是追著豪華品牌打,再加上吉普,馬自達,紅旗,克萊斯勒這些品牌。
現在特斯拉汽車集團已經成為全球最牛的汽車集團。
現在全球其他汽車集團日子都不好過。很多汽車集團現在都準備出售自己手里一些不盈利的品牌。
而華夏汽車集團成為最大的買主。不過特斯拉現在已經不需要收購了。
四大品牌雖然屬于張氏集團,但是大家都知道都是一個老板而已。四大超級品牌,一下子把逼格提到了最高。
連勞斯萊斯,賓利這些品牌都被扔在了后面。最起碼價格和技術已經扔在了后面,剩下的就看市場是否認可,富豪是否認可。
一單銷量上去之后,那么四大品牌就徹底有了自己的底氣了。
四大品牌發布,同時好友空中巴士升級版的私人飛機也發布了。同時還有工程車輛,卡車等等。
這些都歸屬于張氏集團旗下,但是不管技術還是續航里程,都要超越特斯拉的同類產品。
當然售價也比特斯拉的同類產品要貴很多。不過這只是售價,至于成本價其實高不了多少。
張凡也沒指望著這玩意能賣多大的銷量。最多的還是私人領內部的采購,至于走量那是特斯拉的事情,反正都是自己的錢。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張凡現在也有意在全球各個國家布置產業。就算未來有一天,私人領真的破產了,自己還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實力,展示自己的實力。特別是在新能源技術上面的實力。到現在為止,全球各大品牌還是以鋰電池為主。
但是特斯拉已經開始逐步使用全固態電池了。現在四大品牌竟然用的是第二代全固態電池,這種技術差距讓人絕望。
現在特斯拉集團的電池裝機量大的嚇人。同時產品也非常多,鋰電池,全固態電池等等。
全球其他一些電池廠家,已經被特斯拉快玩壞了。比規模比不上,比技術比不上,現在特斯拉電池的售價不斷的下降,很顯然是要打價格戰,準備聯合華夏的電池生產廠家一起,把其他國家的電池廠家給玩死。
雖然知道特斯拉的陰謀,但是全球其他電池生產廠家也無能為力。赤裸裸的陽謀,根本玩不過,也賠不起。
畢竟現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標準都是來自特斯拉。特別是電池安全和能耗衰減這方面,其他集團根本沒辦法和特斯拉比。
技術達不到,就無法安裝在新能源汽車上。就算技術達標了,價格上也沒辦法和華夏電池比。
華夏已經形成了規模,所以價格上具有絕對的優勢。而且已經形成產業鏈,整個汽車制造業的產業鏈。
電池,電機,電控等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華夏進行采購,而且價格很是便宜。
現在,全球很多品牌都在華夏的自貿區建立了工廠。這些工廠生產的產品主要是用于出口,因為他們發現,在華夏生產出來的汽車出口到其市場,竟然比他們在那些市場建立工廠的成本還要低。
除了華夏品牌,美國品牌現在日子也過的不錯。其次是歐洲品牌,而最悲劇的就是日系品牌和韓系品牌。
因為他們沒有談判的底牌。他們自己本身沒什么市場。美國為了讓自己的品牌利益最大化,在很多市場直接耍無賴。
歐盟也是巨大的市場,所以稍微有不少談判的資本。但是日系和韓系卻完全沒了底牌,被華夏,美國,歐洲三個地方聯合起來欺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