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36章 度量衡和時間

無線電子書    崛起原始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四塊刻著“源城”二字并用黑色染料涂刷的牌匾掛在源城的四座城門上方,龍部落的第一座城池終于有了獨屬于它的名字。

  源城,龍部落的起源之城、起始之城,龍部落的人們都從王的口中知道源城的含義,這只是龍部落的第一座城池,未來龍部落會擁有更多的城池,第二座城池明年就會開始建造,龍部落的城池越多,就代表龍部落越加強大。

  其實源城不是城池,只是單獨的城,城池,城代表城墻,池代表護城河,城池只不過是蘇焱習慣性對一座城的稱呼。

  龍部落的第一座城池今年就會完工,第一座城池的出現對龍部落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代表著龍部落正在從部落走向國家,甚至是從公有制社會慢慢向私有制社會的轉變,在這轉變的過程中,蘇焱絕對將一些對龍部落今后非常重要的東西都拿出來。

  第一步就是度量衡,即長度、重量、容積,不過蘇焱還會增加時間、面積、體積。

  在龍部落中,長度單位已經確定下來,最開始鑄造粗銅器物時,蘇焱就鑄造一把長兩尺的銅尺,確定好長度單位,就可以按照標準批量制造尺寸相同的器物。

  若是不確定好長度單位,也可以批量制造尺寸相同的器物,在長度單位沒有出現以前,龍部落想要描述長短主要是用一個木棍的長度來作對比,這種方法顯然要麻煩一些。

  實際上,目前龍部落不出現標準的度量衡也不會影響到龍部落的發展,但是出現度量衡,對龍部落的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起碼在許多時候能夠節省下來不少時間,還有在抓藥的時候也不需要按照感覺走,可以準確的確定藥劑各種組成份量。

  長度單位已經確定下來,由長至短分別為里、丈、尺、寸、分、厘、毫,除了一里等于兩百丈,剩下的都是十進制,一尺合約現代的三十厘米,一里合約六百米。

  長度單位確定下來,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隨著確定下來,即在長度單位的前面加上平方或者立方。

  其中需要注意“畝”這個面積單位,一畝等于一里乘以三分之一丈,所以一畝合約六百平方米。

  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和現代的單位多有不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蘇焱無法準確的將一個長度比量出來,只能比量出來一個大概的長度,在這個時代里,蘇焱做出來的就是標準,以后都會按照這個標準來。

  蘇焱的度量衡單位體系主要是中國古代度量衡單位加上少部分現代度量衡單位,糅雜到一起。

  接下來是重量單位,由重到輕分別為噸、石、斤、兩、錢、分,一噸等于兩千斤,一石等于一百斤,剩下的都是十進制,一斤大概等于現代的五百克,一分合約二分之一克。

  毫升、升、斗、斛為容積單位,一千毫升為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斛(hu)。

  長度、面積、體積、重量、容積這些度量衡單位蘇焱都能夠比量出來,并且設定一個標準,銅尺確定長度,銅錠確定重量,陶器確定容積,唯有時間單位最麻煩。

  時間單位有大單位和小單位之分,大單位確定一年,小單位確定一天。

  小單位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四刻鐘,一刻鐘三十分鐘,一分鐘六十息。

  日晷(gui),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之一,是一種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大致可以精確到刻鐘,這項發明被沿用數千年之久,直到機械鐘的出現才將日晷的地位取而代之。

  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圓盤四周刻畫時間,指針的影子投放到什么時間上,此時就是什么時間。

  日晷制作起來并不難,一天的時間劃分通過日晷大致可以確定下來,最難的還是大單位時間的確定。

  大單位分別是年、月、日,其中年月之間可加季節,月日之間可加旬,一年分四季,一月分三旬。

  蘇焱每一天都會在石板上或者獸皮上刻畫一道痕跡代表一天時間,因此蘇焱能夠得出一年在三百六十天左右,一年準確的時間無法確定下來。

  對于農歷,蘇焱非常熟悉,但是蘇焱暫時沒有辦法使用農歷,農歷非常復雜,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以后集合大量人力可以制訂一部適合龍部落使用的農歷,但是現在不行,現在蘇焱只能簡單模糊的對一年進行劃分。

  一年分四季,準確的季節劃分沒有辦法確定下來,蘇焱往往用春末的第一場大約代表夏季到來,夏末果子大量成熟代表秋季到來,秋末第一場雪代表冬季到來,冬末冰雪融化代表春季到來。

  每個季節都分為三個月,前兩個月都是三十天的時間,但是最后一個月的時間長短不定。

  大致的劃分就是如此,長度單位之前已經確定下來,現在蘇焱帶著人用銅錠確定重量、用陶器確定容積、用日晷表示時間,將這三個單位也確定下來,制作這三種東西都要蘇焱親自來,他才是確定標準的人,這個工作別人可沒有辦法幫助他。

  僅僅兩天時間,蘇焱帶著族人將代表“斤”以下重量單位的各個銅錠還有代表斗和升的陶器都做出來,只剩下日晷。

  到了日晷的這里,花費的時間就多了,花費的時間不在制作日晷上,日晷就兩個組成部分,一個銅針,一個圓盤,制作起來很簡單,時間主要花費將日晷在太陽底下擺放后,只有按照尋找到擺放規則,日晷才能作為計時器使用。

  這就是一個來回尋找日晷擺放角度的實驗,花費好幾天時間,終于找到一個差不多的角度。

  龍部落的第一個日晷被擺放在神廟前的空地上,蘇焱專門安排幾個未成年人,每天看著日晷上的時間顯示,每到一個時辰,他們就會拿起銅鑼邊走邊敲,向所有族人通告現在的時間。

無線電子書    崛起原始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