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第二天早上,盧象升離開的時候,還帶走了選出來的十多個海西女真。
按理來說,登萊巡撫不駐扎皮島才是正常的事兒。因此,對于中丞大人帶著標營離開皮島一事,道上的軍民并沒有感到奇怪。他們原本要干嘛還干嘛,也不會因為島上加強防備而緊張。畢竟這樣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最關鍵的是,他們不相信建虜還真能攻上島來。
看著皮島馬上越來越遠,魏木蘭在聊天群中私聊崇禎皇帝,把盧象升命令的事情都做了稟告。她有點擔心,女真人是否真得可靠?
對于這事,崇禎皇帝倒是相信盧象升的判斷。打個不正確的比方,就像漢族中有漢奸一樣,女真人中照樣也有。不過于漢奸不同的是,漢奸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出賣同胞;而這些女真人是為了報仇而與同族開戰。這種事兒,對于大明來說,也是常見。就比如說滿桂,他就是蒙古族的,但他一直在為大明效力,照樣打蒙古人。就算是后世,在抗日戰爭時期,也照樣有日本人打日本鬼子。
因此,崇禎皇帝讓魏木蘭不用擔心,反倒是他對魏木蘭有點擔心:“盧象升準備奇襲遼東腹地,你一個女孩子,以前并沒有經歷過,能扛得住這種艱苦的事兒么?而且,這事還很危險的!要是不行的話,你還是別去了!”
想想也是,魏木蘭以前只是怡紅院的頭牌,年齡也才十多歲而已。平時陪同在盧象升身邊,倒也沒有什么。可即將到來的奇襲,就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了。崇禎皇帝有點擔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魏木蘭一聽,心中不由得一熱,她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為她考慮,便連忙回答道:“陛下放心,屬下可以的!”
回答了之后,她想了下,又馬上補充道:“盧中丞這邊去到遼東腹地,不能沒有屬下的。”
崇禎皇帝看到她的回答,倒是松了口氣。如果魏木蘭可以,那就太好了。消息能隨時送到盧象升那里,對于他這個隊伍的機動就有非常大的好處。
他正這么想著,忽然,又一條私聊過來了,是在陜西的呂瑞鵬發過來的:“陛下,洪中丞領軍殺進了山西保德州,流賊有所防備,聞風而逃。如今洪中丞已收復保德州城,但…但保德州城已成鬼城,沒有什么人了。”
看來那王嘉還是謹慎,派有探馬警惕著。這些賊人就是這點不好,一有風吹草動,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就跑了。最糟心的是,這些賊人每到一地,就會把當地給糟蹋了。
崇禎皇帝想了下,便給呂瑞鵬吩咐道:“讓洪承疇領軍追擊,不要給流賊有時間再去攻打城池。另外,朕亦會讓宣大總督派兵參與堵截。”
說完之后,他馬上聯系張鳳儀道:“你和馬祥麟領本部人馬前往宣大總督處,令他就近派軍攔截圍剿躥入山西的流賊!”
“末將遵命!”張鳳儀馬上回應,而后便去找輔臣薛國觀,由薛國觀開出證明后,便和馬祥麟開拔了。
原本白桿軍在抄家晉商后,是準備回四川了的。可流賊又起,晉地邊軍多有潰散,因此不得不繼續坐鎮宣府,就只有秦良玉一個人先回四川了。
崇禎皇帝從聊天群退了出來,便向內閣發出旨意,讓他們補發圣旨給各處。聊天群雖然快捷,可畢竟是空口白話,圣旨還是要補發的。像這種通過聊天群發號施令的事情,特別是像調動軍隊的事情,還是要少做,并盡快補發圣旨,否則萬一以后有人居心叵測,假冒圣意傳話,就會有麻煩的。
做完了這些事情,崇禎皇帝便吩咐身邊輪值的高時月叫來他選定的那十來個宦官宮女。看著他們都集中精神在聽了,便說道:“朕得那些手稿,你們都看過了吧?”
他指得是《射雕英雄傳》的前面十多章,這些章節寫出來后,便讓宦官宮女中有些文采的人先看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他便說道:“那朕就口述以后的章節,你們速記,而后整理成冊,發給兵部給事中劉懋即可!”
用毛筆速記,如果只是一兩句話的速記還好,但連續不斷地說話,速記的速度就跟不上了。不過如今人多,他們自會分工,倒也不用刻意降低語速了。用了這種方法來寫作,對于崇禎皇帝來說,倒是能輕松不少。
再說東江副將陳繼盛坐船日夜趕路,終于趕在建虜到達漢城之前先行趕到了。
此時的漢城,還能到處看到以前倭寇入侵時留下的痕跡。當初的戰事,漢城被朝鮮自己人和倭寇反復糟蹋,不要說宮殿了,基本上燒了個遍。在光海君時期也只是將宗廟和主要宮殿進行了修復。仁祖時期,也還沒有全部修復完畢。
聽說大明副將陳繼盛領登萊巡撫的軍令前來,仁祖不敢怠慢,連忙領文武百官迎出城來。漢城的百姓也紛紛出來觀看,一時成了盛事。
如果換了之前的話,可能還不會有如此的盛況。但建虜肆虐朝鮮北部時,登萊巡撫親自領軍,連續兩次伏擊,把建虜的兩千護糧軍幾乎全殲,迫使建虜停止了劫掠,就停留在了北方毫無動靜。這消息終于傳回了漢城,讓朝鮮君臣及百姓大為振奮,連聲稱快。
也因此,朝鮮君臣對于現任登萊巡撫更為欽佩,甚至還帶有一絲懼意。要知道,大明的登萊巡撫,一直是有管轄朝鮮藩屬國之責的。如今這個登萊巡撫竟然還有如此本事,朝鮮的事兒見更為仰仗他,自然就不敢怠慢了。哪怕此時名義上已經和大明脫離了藩屬國關系,和建虜結為兄弟之邦,也一樣隆重迎接了。
等雙方到了殿內討論正事時,陳繼盛便拿出了盧象升的信件,轉給了仁祖。
仁祖不敢怠慢,甚至是凈手之后才接過信件,展開細看了起來。底下一起陪同的吳達濟等掌權的三學士,則是盯著仁祖,心中猜測著登萊巡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