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八三章 大明圣宗皇帝實錄

  訪問:。

  帝誅張獻忠于成都,以其尸示之余部,其黨李定國,劉文秀等皆降。

  二十八日。

  延平王大軍入成都。

  張逆黨羽孫可望自梁山奔宣漢‘欲’北入漢中,為其將馬唯興所誅,馬唯興以其部歸降。

  蜀平。

  同日,閩粵總督鄭芝龍奏報荷蘭人退出臺灣。

  設臺灣府以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二月十五。

  帝率大軍出敘州。

  先,王‘弄’土司沙定洲趁朝廷多事無暇顧及,娶阿‘迷’土司普名聲寡妻萬氏,以臨安生員湯嘉賓(萬氏妹夫)為謀主,攻破昆明逐黔國公沐天‘波’,沐天‘波’逃奔楚雄,沙定洲竊據昆明,至是,遂出兵以拒圣駕,戰之昭通,沙定洲為天罰所誅,逆軍畏服圣威悉歸降,帝入昆明,沐天‘波’自楚雄來朝,帝以沐天‘波’不能守土責之,廢其世職并削爵為懷遠侯。

  滇平。

  五月七日。

  帝出昆明。

  二十七日。

  帝至貴陽,召各地土,漢官員,以奢崇明戒之,并請太祖而賜之地瓜,‘玉’米等種,諸土司皆感懷畏服咸呼圣明,帝悅之,遂下旨自之以后無土漢分別,各地土人皆為皇民,各地官員不得禁其下山居住,有‘欲’平原定居者依漢民例分其皇田,若貴州田地不足者,可移之四川湖廣,乃至于中原,各地土司皆有封爵,于是土人皆涕泣以頌圣恩。

  八月十日。

  帝出貴陽。

  九月十日。

  帝至桂林。

  桂王及廣西土,漢官員迎駕于桂林,是日,廣陵王吳三桂以克西安奏捷,偽帝李過自縊,劉宗敏為其部將所殺,其余人等皆降。

  關中悉平。

  帝賞平關中之功加廣陵王上柱國,封太師,增其封地萬畝,并以廣陵王世子吳應熊尚建寧公主,建寧公主,帝之養‘女’,又以關中造賊禍最久,百姓饑饉,下旨免關中三年賦稅,又以中原大熟,調直隸山東河南三省之糧運關中以賑饑民,由是關中咸歌盛世。

  十月五日。

  帝還應天。

  十月六日。

  上柱國,太師,廣陵王吳三桂以克太原奏捷,姜瓖兄弟三人皆為部將所殺。

  山西平。

  帝以平山西之功增廣陵王封地萬畝,并以晉商范永斗以下諸人,自崇禎十七年之前既為建奴黨羽,罔顧朝廷法紀,賣國以求利,更兼為多爾袞牽線使姜瓖等投降建奴,并引建奴入關,其后又依附闖逆抗拒王師,故誅范氏等八家。并下旨單獨設漢‘奸’錄以錄孔衍植,馮銓,陳名夏,范永斗等諸人以警示后人,另設貳臣錄以錄錢謙益,熊文舉等諸人以警為臣不忠者,又下旨于銅瓦廂鑄侯恂父子跪像以懲‘奸’佞。

  崇禎二十一年正月初五。

  帝下旨改軍制。

  以‘蕩’寇軍為大明陸軍,并依天子六軍之制,設大明陸軍一至六軍,每軍四步兵鎮,每鎮四步兵旅一騎兵旅一炮兵旅,軍設重炮旅,工兵旅,重騎兵旅合計十萬官兵。另設大明海軍,分南北二洋艦隊及岸防鎮守府,以江寧侯張名振為北洋艦隊提督,以鄭鴻逵為南洋艦隊提督,并設南洋宣慰使于崖州,以鄭鴻逵兼南洋宣慰使,率鄭和號等二十艘戰艦下南洋宣慰諸國。

  悉罷其他各軍。

  初設西北經略使。

  以宣大巡撫淮安侯堵錫為西北經略使,駐蘭州,禁絕西藩xie教,有信之者夷九族,以陸軍第一軍屬西北經略使。

  設東北經略使。

  以開平侯陳忠為東北經略使,駐遼陽,陸軍第二軍屬東北經略使,以追剿建奴余孽,鎮撫‘蒙’古及索倫各部。

  設西南經略使。

  以延平王鄭成功為西南經略使,駐昆明,陸軍第三軍屬西南經略使,以討伐緬甸,收復緬北各土司地。

  并設倭國及琉球宣慰使。

  以崇明伯沈廷揚為倭國及琉球宣慰使,駐鎮東府,既原倭人所稱之種子島,倭國,琉球皆屬之,并以倭人所稱之北海道非其舊地,乃‘毛’人所居,一并收歸朝廷,設立安遠直隸州,倭國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拒不認罪,詔倭國及琉球宣慰使繼續討伐,并增設海軍陸戰隊一鎮駐鎮東府專司其事。

  崇禎二十一年十月一日。

  東北經略使開平侯陳忠奏報克偽清興京,偽帝豪格自縊,俘八旗男‘女’六萬口,建州平,然尚有余孽竊據朝鮮各地。

  詔其追擊,除惡勿盡。

  并以朝鮮國王收容逆黨,久不入朝責之,朝鮮國王認罪,帝赦之,但以其治國無方,移封汝南郡王,并賜親王袞冕,收朝鮮地以漢江為界,分樂‘浪’承宣布政使司及永順承宣布政使司。

  朝鮮又逆臣不‘欲’內附,劫汝南王于漢城,分兵守各地以拒王師。

  詔江寧侯以海軍討之。

  十一月四日。

  江寧侯率海軍陸戰隊第二鎮于仁川登陸,五日攻破漢城,擒拿逆黨并解救汝南王,汝南王涕泣叩謝圣恩,遂移其族于河南。

  朝鮮平。

  崇禎二十二年九月六日。

  西北經略使堵錫奏報寧夏及河西走廊各地悉平,請出‘玉’‘門’關以經略天山。

  準之。

  八日。

  南洋宣慰使鄭鴻逵奏報,請于龍牙‘門’筑城以鎮南洋。

  準之。

  十二日。

  倭國及琉球宣慰使沈廷揚奏報克鹿兒島,島津光久切腹,倭國德川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畏服天威,遣使求和,并入貢。詔以德川家光為倭王,允其求和,并詔其對天朝船只開放各港,每年進貢白銀二十萬兩,以鹿兒島及島津光久屬地并入鎮東府,另聞倭國有竊號為皇者,詔德川家光誅之。

  崇禎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

  工部奏報,崇禎二十二年大明鋼鐵產量突破三萬萬斤,帝甚喜,詔立鋼鐵工匠之像于皇陵之前。

  是年天下大定,各地田地丈量及分配工作完成,仙種遍及諸府州縣,諸皇莊皇學亦建立,四海升平,米價至兩百文,百姓咸歌盛世。

  太子立。

  立皇八子朱慈燁為太子。

  并立太子生母秀妃為皇后,以靜妃為皇貴妃,封廢太子為韓王并就藩,以漢城為韓王封地,先是,帝廢宗室禁制,準諸王為官掌兵,又以永順新定設漢城宣慰使司,以韓王為宣慰使,因宣慰使兼領兵馬,有臣諫之以建文故事,帝不納,且言若太子愚如建文,則韓王何妨為成祖,韓王聞之上書固辭宣慰使,帝不允所請。

  六月七日。

  延平王鄭成功以克東吁俘其王平達力時奏捷。

  緬甸平。

  緬甸受東吁欺凌之土王,無不爭相入朝以謝圣恩,暹羅王亦入朝叩謝圣恩,帝始知東吁禍‘亂’諸國之罪行,遂下旨于暹羅王及諸土王之前,將平達力時凌遲處死以安諸國之心。

  十月二十日。

  帝以安南都統莫敬耀所請,下旨討伐安南,以陸軍第十一鎮總兵李定國有擒平達力時之功,封南寧伯,升陸軍第五軍統制,為安南經略使。

  崇禎二十六年二月八日。

  荷蘭人犯鎮南城。

  先是,南洋宣慰使安平伯鄭鴻逵筑鎮南城于龍牙‘門’,其城控扼海峽,華夷商旅依之,皆不往荷蘭人之馬六甲城,由是荷蘭人疾之,以兵船炮擊之,為守軍擊退,并擊沉其艦三艘。

  帝聞之震怒,下旨討伐。

  安平伯鄭鴻逵以戰艦五十艘南下,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逆戰于安不納島,敗之,擊沉其戰艦二十六艘,荷蘭人潰逃爪哇,安平伯追擊至巴達維亞,以艦炮毀其城,因土人以帝禁絕其教故助荷蘭人,安平伯未能登陸。帝遂下旨設南洋經略使于鎮南,并以延平王鄭成功為經略使,以海軍陸戰隊四鎮皆屬,并征暹羅,柬埔寨,緬甸等藩屬兵,詔安南及占城兩省駐軍為其后援,大舉討伐南洋諸島。

  英吉利使者入貢。

  英吉利使者稱其國與荷蘭正于泰西‘交’戰,請以兵船助戰。

  帝嘉之,賜其王璽書。

  是年,北京至山海關鐵路開建,并試制蒸汽機車成。

  順天大學教授王秋獻新式鑄炮法,可以鐵鑄炮,并于炮膛內制膛線,使炮彈‘射’程倍于舊式銅炮。

  帝悅,賜男爵。

  并設大明科學院,以院士為正五品,至是,開民間獻新技術之‘潮’流,數年間‘精’于科學者紛紛以新發明獲進,民間亦以奇技為榮,以專利為富貴之道,如蒸汽機船,轉爐煉鋼,蒸汽車‘床’之類接連涌現。

  是年,金州公司于金州殖民地采得一百一十五斤重狗頭金進獻。

  帝悅之,下旨鑄大明元寶金幣重一兩,至是,大明錢幣金銀銅并行,并以圣旨定制,以一大明元寶金幣值十五大明重寶銀幣值一百五十大明通寶銅幣,一大明重寶銀幣當寶鈔一貫,一大明通寶銅幣當寶鈔一元,其下另有角分寶鈔,但一元銅幣重半斤,民間不便之,實際貫之下專以寶鈔流通,貫以上者寶鈔亦占主流,乃至行于番邦,四夷皆以持寶鈔為榮,。

  同年,帝開民間銀行之禁,并準許商人于屬國開辦銀行,以便于屬國之民兌換寶鈔。

  唯人民銀行擁有發鈔權。

  同年,大明海軍北洋艦隊戰艦定遠號與鎮遠號自殷洲還,艦隊統領邱輝以功封男爵,據其所言殷洲民類生番,盡忘華夏禮儀,不知文字,不識書籍,為泰西之人屠戮如牲畜,所殺凡幾千萬。帝聞之甚憫,以其為殷人苗裔,華夏遺民,孤絕異域至此,朝廷不能坐視之,遂旨設立殷州宣慰使司并于其地建城護之,以其酋長為官員,并遣飽學宿儒前往教化之。

  崇禎二十八年七月五日。

  延平王奏平爪哇。

  詔收爪哇之地,以椰城為省會設昭南省,爪哇及周圍各島皆屬之,詔延平王回京,以其將陳永華為昭南經略使經略各島,有冥頑不靈,不尊天朝教化者悉討之,勿使xie教余毒隱匿。

  其后荷蘭人遣使入貢求和。

  帝準之,敕其賠償軍費一千萬貫。

  同年,試制蒸汽輪船成。

  此船機帆并用,兩輪并列舷旁,以蒸汽機驅動兩輪旋轉,撥水向前,縱使無風亦可航行,帝觀之甚悅,并下旨大造此船。

  崇禎三十年四月五日。

  帝以呂宋西班牙人殺害大明商人,下旨討伐。

  十月四日。

  延平王奏克馬尼拉城,是役,蒸汽明輪戰艦逐遠號,以新式五十斤線膛炮擊沉敵艦四艘,敵驚呼大明不可戰勝,以至于喪膽不敢再戰。

  詔進王秋子爵。

  崇禎三十四年十一月十日。

  山海關鐵路通車。

  帝于正陽‘門’火車站登車,下午既至山海關,登澄海樓以觀滄海,北洋艦隊提督張名振以戰艦三十艘列于海上受閱,并以一百‘門’新式五十斤線膛艦炮齊‘射’敬禮。

  時初雪,帝做沁園‘春’詞。

  并言己于北京城破之時,已然魂歸天界,太祖請扶搖子推算,知其后廣陵王吳三桂怒于闖逆‘逼’死圣駕,復仇心切,不惜借建奴兵入關,致使中原淪喪,華夏再遭韃虜踐踏,故奏明天帝,為保炎黃正統,特旨送還魂魄復生,并賜以神力以拯江山。今天下已定,四夷歸服,大明之地北及北極,南及南極,東起殷州,西至河中,縱使漢唐亦不及于此,雖有泰西諸國及奧斯曼,莫臥兒等國尚未賓服,然此乃后世子孫之責矣!

  且太祖已然召喚,自不應遷延人間,待皇陵建成,將擇日重返天界。

  眾臣聞之皆痛哭失聲。

  崇禎三十五年正月初一。

  帝傳位于太子。

  帝以歷代君主登基皆改元,使年代記錄繁瑣,故下令以黃帝紀元為準繩,書面正式公文皆以黃帝紀元在前,君主年號在后并行之。

  至是,帝稱太上皇,專事督建皇陵。

  十月一日。

  皇陵成。

  太上皇焚香沐浴,辭帝及宗室,文武百官,送別之四百余萬百姓獨自入陵,并自斷地宮之‘門’。

  一小時后天地變‘色’,無云而見無數電光如龍,齊集于陵,四周雷鳴般異響不斷,地為之動,眾皆驚駭拜服,倏忽晴空中現仙境,可見仙宮輝煌,矗立如林,其間有仙人乘異獸而行,瞬間天‘門’開,狀如光之漩渦,陵頂一金光‘射’出沒入天‘門’,眾皆知太上皇已離人間,無不痛哭以至僵撲于地上。

  明末卷完。

無線電子書    歷史粉碎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