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戰場上的戰況,說復雜也復雜,給某些無良家寫個幾十斤重的竹簡不成問題,但說簡單也很簡單,用幾句話便可概括。
依照趙丹面前這張戰情匯報來看的話,龐顯然是利用了栗腹由于下雪而麻痹大意的心理,在大雪剛剛停止的第二天發動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襲。
栗腹率領的這支燕軍偏師雖然數量倍于趙軍,但是倉促應戰之下卻被有備而來的趙軍殺得大敗。
而在這場大戰之中,一名年輕的、來自高闕塞駐守部隊的騎兵百將因為在追擊之中生擒了燕軍主將栗腹而得以在戰報之中出現,這名騎兵百將的名字便是李牧。
就在看到李牧這個名字的一瞬間,趙丹的心中就十分篤定,這一定就是那個歷史上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戎馬一生未有敗績,有“騎兵之神”稱號的李牧大將軍!
老實說,趙丹之前還是有點擔心的,因為趙丹在戰前就猜測過會不會李牧就在這一次的參戰趙軍之中,萬一李牧在這場歷史上并沒有發生的戰爭之中隕落的話,那么趙丹的腸子估計都要悔青了。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啊!
好在這種事情并沒有發生。
“看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像李牧這樣的人才就算是并沒有按照原先的軌跡走,也仍然會閃耀出屬于自己的光芒啊。”
趙丹的心情非常愉快,或者應該說是愉快得不得了。
他當然有愉快的理由。
如今的趙國其實并不缺少名將,廉頗、樂乘、龐等等,一個個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甚至趙括培養一下的話說不定也能夠成才。
但是在趙丹看來,這些人的重要性都比不上李牧。
廉頗和龐雖然老而彌堅,但畢竟是老了,樂乘的話作為中生代將軍年紀也不算小,趙括的話雖然年紀和趙丹差不多,但是能不能培養出來又不好說。
而李牧不同,首先李牧是必然能夠出頭并且成為大陸頂級名將的,其次李牧的年紀也很年輕,最重要的是李牧還代表著未來將近兩千年里都將會主宰戰爭的那個新興兵種騎兵!
在整個封建時代的地球,人類建立的那個疆域最大的帝國叫做蒙古帝國,而蒙古帝國之所以能夠以秋風掃落葉般的速度席卷幾乎整個亞歐大陸,正是因為那支強大無比、所向披靡的蒙古騎兵!
在這個車兵尚且還沒有退出舞臺,騎兵還是輔助兵種的時代,趙丹相信只要好好使用李牧這位騎兵之神,再配合上趙國本就冠絕天下的邊騎軍團,所發揮出來的作用一定會出乎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想象。
除此之外,趙丹更知道在華夏大地北方的草原上,一個名為匈奴的部落聯盟此刻已經成型,并且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后在一個名叫冒頓之人的帶領下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為華夏大地帶來無數戰亂和邊患的匈奴帝國。
想要提前消滅匈奴乃至平定漠南漠北,那都離不開騎兵,更離不開李牧。
李牧不但將會是趙丹的王翦,更會是趙丹的衛青,霍去病!
在這一瞬間,趙丹甚至有種沖動,一種想要直接把李牧給弄回邯鄲直接保護起來的沖動。
但是這種念頭也就是在趙丹的腦袋里一晃而過,然后就被趙丹否決了。
如果真的把李牧弄成溫室里的花朵,那他又怎么可能成為那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騎兵之神呢?還是得像歷史上一樣放他在北方磨礪才是正道。
趙丹心情暢快的抬起頭來,臉上滿是笑意,將手中的戰報一揚:“此戰報諸位愛卿都傳閱一番吧。”
片刻之后,大殿之中的幾名大臣們通通傳閱完畢。
最先回過神來的趙勝眼睛一轉,趕忙拱手笑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龐與劇辛兩位將軍破栗腹軍于代郡,正是大王識人有方,方才能夠有此大勝!”
趙勝的這句話,聽起來顯然是在拍馬屁。
但大殿之中的其他幾名大臣,其實心里都覺得趙勝說的很有道理。
龐和劇辛,的確就是趙丹提拔起來并且派到北邊去抵抗燕軍的。
而在得到趙丹提拔之前,龐只不過是一名隱士,劇辛也就是一個燕國落魄下野之臣。
但就是這么兩個看上去前途灰暗甚至人生都可能馬上就要走到終點的老家伙,卻在趙丹的信任下被提拔為趙國北方主副將,為趙國帶來了一場不可思議的勝利。
這不是慧眼識人,那什么是慧眼識人?
不知不覺間,趙國諸位大臣心中對于趙丹的敬服又悄然增加了不少。
每一名臣子都希望碰到一個會識人用人的君王,而趙丹現在的表現正是一名堪稱優秀的君王表現。
所以接下來那如潮的馬屁聲中就自然少了幾分套路,多了幾分真心。
趙豹:“趙國有大王此等明君,稱霸天下乃是指日可待!”
虞信:“趙國有大王,實乃趙國之福,萬民之福!”
就連廉頗也開口贊道:“大王用此龐劇辛之流,吾本不以為然,覺得大王此舉有些魯莽。但如今看來,還是大王會用人!”
趙丹聽到這里眼皮子忍不住跳了跳,還是你廉頗大將軍會夸人,夸人的感覺跟罵人差不多…
但不管怎么說,這場勝利對于如今的趙國來說都是非常及時的,也讓趙丹之前對燕國是戰是和的猶豫通通消散。
趙丹環視了在場之人一眼,開口道:“諸卿,寡人意下已決,將遣使往燕,令燕王交出傅豹等叛徒并撤出所有趙國土地,以此為休戰條件。若燕王不允,則寡人明春便發大兵進攻燕國!”
趙丹這一番話說出來,大殿之中諸位趙國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都沒有出言反對。
畢竟一開始大家之所以發兵,想的主要還是把燕國人打回去。
打進燕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這個隆冬時節去燕國這個華夏大地最為苦寒的北方國家作戰,那還是算了。
在如今已經取得一場勝利的情況下,議和就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項了。
勝利者在議和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就能夠通過談判桌取得比較有利的結果。
趙丹見無人有異議,便開口道:“既如此,那么便繼續討論其他事項吧。自藺卿離世,內史一職空懸已有時日,寡人欲選一賢能出任內史,不知眾卿有何人選?”
幾名趙國重臣聽到這里都是精神一振,紛紛挺直了身軀。
真正的重頭戲終于來了。rw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