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章 北上

  (昨天腦袋抽了,美洲那時候的確沒有馬,我早就知道,就是寫的時候忘記了,已經修改了過來。ωδ)

  相比狄平夏在北方的順利,易信從進入當地人的勢力范圍,就遭遇到了重重的阻礙。

  在歷史上曾經雄霸一方的阿茲特克帝國如今還沒有成立,還僅僅是剛發展起來。

  這是因為在北方,一個個部落還處于原始階段。

  但是在南方,因為氣候導致的文明發展比北方更快,已經有了明確的階級和統治階級,到處都已經形成了國家的雛形。

  1372年,一位庫華坎與阿茲特克混血的國王阿卡馬皮奇蒂利登基。正值特帕尼克斯國與阿茲特克人進行擴張時,墨西哥谷東部的阿科華國逐漸強大起來。

  兩國爆發戰爭,阿茲特克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爭勝利以后,特諾奇蒂特蘭也成為了一個大城市。

  1426年,特帕尼克斯君主特佐佐莫克去世,特帕尼克斯國陷入內亂。

  經過兩年的戰爭,阿茲特克人的新君王伊茨科阿特爾才最終獲勝,他整合了當時特諾奇蒂特蘭、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組成了同盟,并取得墨西哥谷地的統治權。

  原先特帕尼克斯國的領土被三分,分別歸屬三個國家。特帕尼克斯國的國庫也被瓜分,特諾奇提特蘭獲得百分之四十,德斯科科獲得百分之四十,特拉科潘獲得百分之二十。

  這三個國家結成的同盟,在接下來一百年年內將主宰墨西哥谷,并向沿海大舉擴張。在此期間,特諾奇蒂特蘭逐漸成為同盟中的主導力量。

  但是他們的強盛也是印第安人最后的輝煌,因為到了十六世紀,也就是1529年。西班牙人的到來,徹底中斷了印第安人的發展勢頭。

  這個時候的中美洲,有點像一千多年前的中國,部落之間形成了聯盟,但是有一個宗主國。

  中國的盟主是周朝,周朝的統治被結束之后,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而中美洲的盟主是特帕尼克斯國,如今他們已經處于統治的最后階段。

  因為今年已經是1421年。

  受到特帕尼克斯國的影響,中美洲這里的部落都經歷了一次時代的躍遷,這是中美洲各大部落發展的比北方更好的主要原因。

  戰爭雖然會摧毀一些文明,但是也促進社會的發展,新文明的誕生。

  特帕尼克斯國發展的越好,周圍的部落模仿的也就越快。中美洲的許多部落都已經不再是家長制。而全部劃分了階級,有了統治階層。

  只不過,因為美洲沒有輪子,沒有車的出現,所有人都還被限制在一個地方。

  沒有車輛的運輸能力,轉運能力,再大的勢力也根本無力向遠方征討。所以才形成了一個個部落,而不是一個龐大的國家。

  易信登陸的區域是后世的薩里納克魯斯,這里也是墨西哥地勢最窄,最平坦,土地最肥沃的地區。

  他們的目標是瀕臨墨西哥灣的韋拉克魯斯,那里也是麥哲倫記載的有象形文字出現的部落,疑似殷商后人聚集的區域。

  但是,剛一上岸,他們就遭遇到了這里瘴氣的侵襲,六千人有超過十分之一都病倒了。

  熱帶雨林地區對任何不適應這里氣候的人,都不是那么的友好,雖然他們有了萬全的準備,準備了各種藥物,但是在這么多人都病倒的情況下,他們暫時也只能駐守當地,然后派出人手探查周邊情況。

  在原本的歷史中,西班牙人抵達墨西哥的時候,他們被當地的土人認為是白神。

  按照這種邏輯,大明人登陸的時候,不被認為是黃神,也應該獲得更加友好的對待。

  但是事實證明,這一切不過是樂觀的想法。當地的土人因為炎熱的氣候,比大明人略黑,但是還能看出是黃種人的底子。

  因為這種膚色的相近,他們反而缺少了那種恐慌與尊敬。

  而這些雨林地區的人與北方的作戰方式也大不相同,他們很少有大批人馬的作戰,主要依靠小股人馬的偷襲。

  北方土人作戰用木棒,石塊,長矛,這里雖然也用石塊和長矛,但是他們更喜歡用各種帶毒的吹箭。

  因為語言不通,那些土人對大明士兵也沒有應有的恐懼,他們雖然不敢直接面對人多勢眾的大明士兵,卻用各種陷阱和偷襲讓大明士兵苦不堪言。

  這個時候,羽林衛學出來的士兵,還有從南方山區抽調的士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用特種作戰的方式,將那些偷襲的人馬一個個擒獲,并且搜尋到他們的老巢。

  當一個部落被完全剿滅,又一個部落被完全剿滅,當地的土人才安分了起來,轉而開始尋求對話。

  在大明的計劃里,這段只有兩百公里寬的大陸架,將會是大明占領整個美洲,東西方聯絡的重要據點。

  雖然南方的巴拿馬更窄,但是那里距離南北文明都太遠,并不適合擔當據點。

  易信的任務是在當地建立大明的統治勢力,尋找大明與當地人的關系證據,或者干脆直接制造當地人與大明的聯系的證據。

  通過這種方式,在當地建立糧食供應基地,打通了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的聯系之后,然后向北發展。

  所以在對方開始尋求對話之后,他并沒有進行報復,而是積極與各大部落聯絡。

  語言不通是雙方之間最大的障礙,他登陸近一個月的時間,依舊沒有跟各部落建立真正的聯盟,他們依舊還在學說大明話,而大明人也在積極學習對方的語言。

  不過,一支兩千人的先遣隊已經抵達了朱瞻基指定的拉本塔,尋找他所說的神廟。

  而跟當地人接觸了之后,領隊的兩個羽林衛學的千總,非常確定。這里的人哪怕已經跟他們的語言不通,但是相互之間應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因為這里的人不僅膚色跟他們相近,而且人稱代詞我、你、他的發音,與古代中國人稱代詞的發音幾乎一樣。

  他們稱花也是發,發音與大明官話中北方的口音完全相同。

  當他們教起了對方大明官話,這些人也是學的最快的,因為太多的發音,跟大明人差異不大。

  易信他們艱難地建立起了信任,并且用醫術和農業在當地土人中建立起來了威信。

  不過因為目的不同,他們只能先按部就班地緩慢發展。

  而在印度半島,最炎熱的八月過去,朱棣也正式拉開了向帖木兒國進攻的大潮。

  在他抵達印度半島的兩個多月中,他已經讓整個印度半島山疙瘩那些小國,見識到了大明的威儀。

  那近五萬騎兵,七萬步兵,還有龐大的水師組成大軍,讓許多人口都不到十萬的小國徹底被震撼住。

  一個個小國迅速臣服,特別是卡維里河以南的區域,包括沿海地帶的小國,他們沒有絲毫猶豫,就倒入了大明的懷抱。

  但是在印度的北方,因為德里蘇丹國的威脅,許多小國依舊不敢完全倒向大明。

  這讓朱棣下定了決心,決定首先給德里蘇丹國一個教訓,或者干脆就直接推翻他們的統治。

  征討德里蘇丹國,其實跟征討帖木兒國的難度差不多大,因為即使是從距離德里最近的海濱城市蘇拉特北上,距離也差不多兩千里。

  但是,德里蘇丹國與帖木兒國首尾相應,既然要對付帖木兒國,摟草打兔子,不打白不打。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德里蘇丹國已經與帖木兒國并沒有了利益關系。

  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來自帖木兒國的四十大家族,他們大多是突厥人和阿拉伯人,這是他們跟帖木兒國最密切的關系。

  但是在國家層面,如今德里蘇丹國的統治者們,并不愿意自己的頭上還有一個太上皇,與帖木兒國的關系主要體現在貿易方面。

  但是對眾多印度教派的國家來說,整個德里蘇丹國占據了旁遮普,中央省,河間地區的大片肥沃土地。

  他們勢力龐大,威懾著周邊的小國臣服,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因為朱棣的改變主意,東征軍的行軍路線又要進行改變,在傅安的安排下,這支東路軍應該的從印度河,也就是后世的巴基斯坦沿著沿著印度河北上。

  這條路線是前往開伯爾山口最近,也是最平坦的路線。

  而且在大明的威懾下,沿岸地帶的小國已經籌集了大批的糧食和船只,可以讓大明軍隊北上。

  但是現在,這些計劃全部要改變,因為要征伐德里,河流不暢,還是騎兵最為快捷。

  八月底,以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為主帥的一萬騎兵,先是乘船北上,抵達孟買北方的蘇拉特。

  這個時代,孟買當然還不存在,那里還是一片沿海的小島,只有幾個小鎮。

  真正的大港口是柯枝,是果阿,是蘇拉特這些古老的港口城市。

  與此同時,一支由三千大明士兵,八千印度士兵,五千印度勞役組成的船隊,押運著糧食,火藥,沿著印度河一路北上,為東征軍提供補給。

  東征軍出發之后的五日,朱棣才率領大軍啟程,前往北方的忽魯謨斯。

  跟隨大明艦隊一起出發的,還有印度各國貢獻出來的五萬勞役。

  他們雖然不能上戰場,但是不管安營扎寨,還是運送補給,都是用的上的。

  朱棣即使要盡量減輕大明士兵的負累,能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戰斗上。

  隆平侯張信因為在朱棣靖難之前的投靠,一直深受朱棣寵信。所以這次出征,他也被任命為南路軍前營總兵官。

  但是擔任他副帥的沐昕卻知道張信聰明只是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此人要不是朱棣寵信,早就因為犯下的過錯貶職。

  實際上,他也不是沒有被貶過。永樂十二年,張信隨從北征,監督運餉。

  朱棣在隰寧進行大檢閱,張信因前一夜強擄民女,荒唐了一夜,第二日稱病不至。結果被朱棣貶為辦事官,不久因為在北征中立下功勞,才官復原職。

  在異國他鄉出征,沐昕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身為副帥,大力提拔了一批羽林衛學出來的將士擔任前中后軍的警戒任務,就連整個情報機構,也全部交給了他們和咨情司的內監,錦衣衛。

  這一路北上,雖然全部是騎兵,但是受限于各地的補給補充,大軍每日只行軍百里,預備用十五日的時間抵達德里蘇丹國的境內。

  那個時候,朱棣也會在忽魯謨斯登陸,并且準備妥當。

  朱棣要求一萬東征軍不管戰況如何,必須要在十二月初一占領開伯爾山谷,這對他們來說,并不艱難。

  九月初十,受益于印度各小國的補給充足,向導的積極配合,大明軍隊提前一日抵達了德里蘇丹國南部最重要的門戶齋浦爾。

  德里蘇丹國是的國家。蘇丹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教最高教長,集君權和神權于一身。中央政府有36個部,首席大臣瓦齊爾名義上掌管各部,實際上只管理財政。

  他與軍事部總督、宗教和司法部大臣、機要秘書兼情報大臣成為蘇丹國家的四根棟梁。此外,還建立了行省制的地方統治體系,由地方軍事貴族掌權。

  由于統治階級都是中亞來的教軍事封建貴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為核心,他們占有大量的軍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亞外族雇傭軍為統治支柱。

  蘇丹政權對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階層廣大居民采取敵對、歧視、迫害等高壓統治政策,尤其是強征人頭稅及強迫改宗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階層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緒。

  蘇丹將被征服的印度國土以伊克塔(軍功田)和瓦克夫(清真寺教田)、伊納姆(教阿訇的終身賜及田)的形式封賜給有軍功的軍事封建貴族及清真寺和阿訇,作為他們的軍事封建采邑領地和教產。

  大批的印度人都失去了土地,只能當佃戶。因此人民起義和教派運動不斷爆發,民族、宗教及階級矛盾十分尖銳。

  總體來說,德里蘇丹國只不過是北印度一個最大的區域王國,其疆域的大小同國力的強弱成正比。

  這些被征服、被統治的地區名義上屬德里蘇丹,實際上又分三種情況: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地區稱哈里薩,即國有土地,主要限于德里和河間地區。

  其次是由省督掌管的地區,也就是伊克塔類封地。

  最后是臣屬的印度教國王或酋長掌管的地區。國家只對前兩種地區征收田賦,對后一種地區只要求按年納貢。

  齋浦爾就是最后一種,這里的統治者辛格家族一直是最忠誠的印度教徒,只是屈服于德里蘇丹國的武力,成為德里蘇丹國的附庸。

  為了應對大明的攻擊,德里蘇丹派出了五萬人的直屬軍隊,直接接管了齋浦爾的城防。

  可是,大明軍隊早就了解到了這一情況,也沒有將與德里蘇丹有二心的辛格家族作為主攻的對象。

  一萬騎兵只是在城外耀武揚威了一番,用火槍打爛了城墻上面的德里國旗幟,就繼續北上。

  這一下,就輪到德里國的阿拉伯將軍圖格魯克難受了,因為是城防戰,他的麾下雖然有五萬人,卻只有五千騎兵。

  現在大明士兵根本不攻城,他的麾下騎兵不多,連追也不敢追。

  但是如果就此放大明軍隊毫發無損地北上,那他的人頭恐怕不保。

  不得已,他只能命令麾下的五千騎兵銜尾追上,想要等到前方的阻截軍隊攔住大明騎兵的時候,前后夾擊。

  但是,當他們追上來的時候,兩千將戰馬全部拴起來的大明士兵,分成了四個方陣,等待著他們進入了包圍圈。

  雖然是五千對兩千的兵力,但是當槍聲響起,沒有受過槍聲驚擾,巨響訓練過的印度騎兵,陣勢直接就亂了。

  那些馬匹在一陣陣的槍響之下,驚慌失措,不少士兵被發狂的馬匹掀下。

  而大明士兵的火槍威力第一次真正展現在印度人的眼前,五千騎兵只有不到三百人逃離,其他士兵全部倒在了大明士兵的搶下。

  只是短短的一個時辰,兩千士兵全殲五千騎兵,這一幕,讓收拾戰場的那些印度仆從軍無不視若天人。

  他們拔下了德里士兵身上的衣服,撿起了他們的武器,繳獲的馬匹更是讓許多人喜出望外。

  因為這些收獲,他們的干勁也是十足,當天晚上,就挖出了一個足以埋葬四千多人的巨坑,在第二天的黎明到來之際,四千多光溜溜的尸體被扔進了坑里,原地多出了一座新鮮的土山。

  得到了逃回來的士兵傳來的消息,圖格魯克命令關閉城門,再也不敢派人出去。

  強大的大明已經讓他膽寒,面對大明人可以隔空傷人的火槍,他們手里的大刀長矛根本難以對大明士兵造成傷害。

  只有弓箭手可以發揮一點作用,但是大明士兵都配備了鋼絲軟甲。因為鋼絲軟甲的普及,大明甚至在這次西征的時候取消了盾牌兵。

  在不能生產鋼絲的時候,手工拉制的鋼絲造價高昂。

  但是當鋼絲能夠源源不斷地量產,用織布的模式就能制造出大片的鋼絲網,這種鋼絲軟甲的造價,就變的非常低廉。

  為了讓德里人聽到這個消息,張信與沐昕還特意在距離齋浦爾不遠的水晶宮殿湖邊休整了兩日,然后才又繼續北上。

  果然,越來越多的德里軍隊想要來阻截,但是聽到五千騎兵一個時辰就被全殲,嚇的連忙后退。

  越來越多的士兵攔在了前面,卻不敢露面。大明士兵也毫不畏懼。除了每日讓印度仆從兵打探前方的情況,依舊緩慢地直入敵人的兵力最多的地區。

  他們行進的速度降低了一半有余,雖然表面上看來,他們似乎一直莽撞地進入德里人的包圍圈。

  但是在對方的人數沒有達到二十萬之前,他們這一萬士兵依舊在等待。

  每一天,他們行進的路線都被嚴格分析,如何接敵,如何對陣,如果敵人勢頭猛進,又該如何暫避鋒芒地撤退。

  大人,沙赫布爾是對方最后的機會。過了沙赫布爾,就是平原地區,那個時候,我們的騎兵再無阻攔,可以直接抵達德里。所以,在沙赫布爾,等待我們的肯定會有一場大戰。

  齋浦爾到德里,只有齋浦爾北方有一片山區,然后就是大片的平原。德里人想要攔截大明軍隊,只有沙赫布爾是他們最后的機會。

  張信看著面前的這一批羽林衛學的千總,以前不覺得,這次出征,他能明顯感受到羽林衛學的士兵,在各個方面,都要比一般的士兵要強的多。

  他們如今已經占據了軍隊的中層位置,再過十年,再過二十年,這大軍就全部都是他們的天下了啊。

  以前的時候,他一直有些不在意羽林衛學的作用,現在看來,以后自己的兒子,也都該扔進去好好歷練一番。

  各部士兵都已經準備好了嗎?

  已經通知下去,所有士兵都無比期待。

  火槍的威力的確增強了大明士兵的自信心,只有自己打別人,別人打不到自己。這樣的一邊倒戰斗,對方不要說二十萬人,就是一百萬,他們也敢戰一場。

  因為長途行軍,他們的彈藥攜帶的并不多,每個人都是五十槍的基數。然后輜重隊又運送了一批備用,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也就二十發彈藥的基數。

  既然不好補給,所以他們相當珍惜彈藥,并沒有主動出擊的想法。而是想要等敵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一舉將敵人打殘,打廢,讓他們再也不敢跟大明士兵作戰。

  而因為武器的差距,德里人現在只能依靠人數來建立心理優勢,正如張信他們預料的一樣,敵人在不停地后退,不停地匯合。

  沙赫布爾,這座齋浦爾北方,扼守山區出口的小城,將近二十萬德里士兵組成了漫無邊際的陣營。

  對大明一萬士兵,兩千仆從兵就敢直接正面迎敵,德里人不敢相信,卻又不能不信。

  他們還以為大明軍隊會繞開他們,可以沒有想到,他們竟然直接迎了上來。

  而張信他們深知,這已經是德里一半的兵力了,只要打殘他們,德里人即使不望風而逃,他們對周邊各國的威懾,也會大減。

  九月十四,沙赫布爾城南二十里的摩諾赫爾布爾山谷,一萬大明士兵在占據了一個小山頭之后,面對著看不到邊際的德里士兵,停住了腳步。

無線電子書    我的大明新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