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許氏聞言怔了一刻,面上的肅然立時就散了,有點哭笑不得,轉向許老夫人道:“三丫頭還是太年輕了,不經事兒,老太太莫怪。”
說罷,她又看著陳瀅,一臉無奈地道:“三丫頭,那些老婆子的話也是能信的?下人們就愛亂嚼舌根兒,整天沒一句實話,你這孩子也真是的,聽見風就是雨,倒唬了我一跳。”
“侄女原先也是不信的。”陳瀅順著她的話說道,那雙清澈的眼睛忽然便看向了許氏,帶著幾許意味深長:“可是,香山縣主突然發難,卻讓侄女改變了看法。侄女以為,婆子們的議論,并非空穴來風。”
長公主府與成國公府一向井水不犯河水,郭媛和陳漌雖然不大對盤,但那也只是小姑娘們爭強好勝,從來沒有上升到兩府之爭上。
而今日郭媛出手之狠、用意之毒,絕不是小姑娘的瞎胡鬧。
許氏心頭跳了跳,驀地有所醒悟,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漌兒…”
只說了這兩個字,一股寒意便猛地竄上了身,讓她不由狠狠打了個寒噤。
郭媛劍指陳漌,就是沖著她的名聲去的,那豈不是表示…
“宮里,想必傳出了風聲。”許老夫人慢慢地開了口,語聲很遲緩。
若非聽到了風聲,長公主也不會讓郭媛出手對付陳漌。
陳瀅沒說話,只向上躬了躬身,坐回椅中。
以許老夫人的睿智,這些事情她必定一眼就看透了。
“你做得很好。”許老夫人再度說道,看向了陳瀅。
這一回,她眼中的銳利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慈和與贊許。
“你做得很好。”她又重復了一句。
許氏現在已經有點明白了過來。
的確,陳瀅做得很好。
成國公的爵位傳到現在,才只有三代,往后還能再傳兩代,維持幾十年的鼎盛不成問題。而國公爺如今的勢頭,卻已然太盛了,手握重兵不說,膝下四個兒子也都很有出息。
世子爺陳勛在中軍都督府任經歷,陛下頗有重用之意,將來那都督同知之位,也未必不可期;次子陳劭是正經庶吉士出身,在失蹤之前就做到了戶部郎中;三子陳勉亦是兩榜進士,如今在大理寺做評事;四子陳勵前幾年就考中了秀才,最近正在備考,預備參加明年的秋闈。
今天的成國公府,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勛貴,而是有了世家的氣象,且還是掌兵的世家。
這樣的勢頭,難免引人側目。若說陛下有意將太子妃之位許之,那也未必不是存著拉攏之意。
“國公府可不稀罕那些虛的。”許氏面色微沉,語聲也變得肅然起來:“再者說,咱們也用不著攀龍附鳳。真真是狗眼看人低。”
“我們是這樣想的,可別人卻未必這樣看。”許老夫人嘆了一聲,“國公府的身上,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許氏點頭應是,又轉向陳瀅,真心誠意地道:“好孩子,今兒多虧了你,若不是你當場跟長公主說了那些話,別人還以為我們陳家要怎么著呢。”說著她便又紅了眼圈兒,拿帕子按著眼睛:“只苦了我們漌姐兒,平白受了一場無妄之災。”
元嘉帝是個孝子,雖非蕭太后所出,但從他登基到現在,蕭太后卻是幫了他不少的忙,這對皇家母子之間的感情亦頗深。
無論元嘉帝是有心試探、還是真有此意,國公府都不應該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陳瀅今日明面上得罪了長公主,暗里卻是得罪了蕭太后,想必元嘉帝看在眼中,亦會有所考量的。
“我們陳家,只做直臣。”許老夫人如是說道,語聲很是鄭重。
成國公府并無攀附之心,更沒打算借皇權張勢,陳瀅算是把這個意圖表達清楚了。
“只是,長公主到底也是陛下唯一的妹妹,咱們還是把人給得罪了。”許氏此時便說道。
她已然收了淚,正蹙了眉心,面上滿是憂慮:“太后娘娘最是護短,縱然這事兒不是我們起的頭,但長公主的面子卻是真真折了去。太后娘娘一定會怪罪到咱們身上。到時候少不得要進宮請罪,息了她老人家的怒火。”
她說著便嘆了口氣,似有若無的視線掃過陳瀅:“三丫頭,你可得做好準備,長公主府那一頭,只怕你還得去露上一面,才能將面子圓轉過來。”
這一趟總歸是免不了的,此事不與太子選妃之事相關,陳瀅確實是失禮在先。
她話音落地,許老夫人便看住了她,忽然開口問:“老大家的,你知道瀅丫頭為何要將事情做絕?”
許氏怔了一會兒,柔聲道:“三丫頭這么做,無非就是表明我國公府的態度罷了。只這法子到底偏激了些,長公主府那里,總要給個說法才是,不然也顯得我們太囂張了些。”
許老夫人定定地看了她一會,面上劃過了一絲極淡的失望,轉向陳瀅:“三丫頭,你來說。”
陳瀅應聲起身,恭敬地道:“是,祖母。”
說罷她便看向了許氏,語聲平靜:“大伯母,長公主那里,我們還真不能軟下身段兒,不為別的,單為了大姐姐的名聲,國公府也必須強硬到底。”
許氏噎了噎,旋即大怒。
二房想要出頭她沒意見,但他們不該踩著長房的臉面,更不該拿陳漌的名聲做伐子。
“三丫頭,話可不能這么說。”她立時說道,和婉的臉上是一派恬靜,宛若與世無爭:“你這回幫了漌姐兒一個大忙,大伯母很承你的情,也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可大伯母還是得說你,你那些話委實太過了,說句不中聽的,你今日的表現,根本有失體度、更有失我國公府的氣派。我們在外頭走動的內宅女眷,自有一套說話的法子,如何能像你那樣直來直去的?雖說你是好心,但好心卻辦了壞事兒,言行更是偏激,有失中庸之道。”
到底是世家出來的,開口閉口便是圣人中庸之道,雖然言辭和婉,但題中之意卻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