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79章 不到3%的成功率

  泛亞科技部,一樓的會議室里,此時此刻正是一片人頭攢動。

  距離會議的時間越來越近,然而坐在會議桌首位的葛懷志院士,卻是絲毫沒有宣布會議開始的打算,僅僅只是時不時地將目光在手表和門口這兩個地方來回切換著。

  見馬上就要到時間了,坐在他旁邊的助理,終究還是沒有沉住氣,小聲開口提醒了一句說道。

  “葛院士…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我知道,”不耐煩地回了一句,葛院士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門口,隨口說道,“陸院士呢?他到底來不來?”

  那助理的臉上浮起了一抹苦笑,壓低著聲音說道。

  “他…在回復我們的郵件中表示會考慮我們的邀請,但好像并沒有明確說一定會來。”

  這家伙在搞什么?

  如此重要的會議,身為總顧問居然來都不來。

  雖然知道以自己的學術地位還不足以批評那位大佬,但葛懷志還是忍不住為他的不靠譜重重嘆了口氣。

  “考慮考慮嗎?看這個點兒…他那大概是不會來了,”看了一眼會議室里坐滿的人,葛院士沉默了片刻之后,壓低了聲音,仍然不死心的對自己的助理說道,“你去外面轉轉,萬一他是找不到地方…你就帶他過來。”

  聽到這句話,助理的臉上浮起了一抹苦笑,卻也沒說什么,只是點了下頭,然后便朝著會議室外走去了。

  目送著自己助理離去的背影,一直到會議室的大門重新關上,葛院士才嘆了口氣,將視線投向了熙熙攘攘的會議室。

  伸出指節用力敲了敲桌子,等待會議室安靜了些許之后,他才用嚴肅的語氣開口說道。

  “會議提綱已經發下去,這里我就長話短說。”

  “這場會議很關鍵,希望大家打起120分的精神。”

  “現在,會議開始。”

  眾所周知,太空電梯的名字雖然帶著電梯兩個字,但卻和人們常理解中的那種電梯不太一樣。這種電梯并非是從下往上建的,而是從上往下建的。

  即,先在地面上選擇一片地質活動相對穩定的區域作為錨地,然后再在這片錨地的上方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座空間站。

  然后再從這座空間站上,將“梯子”一點一點的往下放,最終落在錨地上。

  也正是因此,這座位于同步軌道上方的空間站,可以說是除了梯子本身之外,最重要的一個部件了。

  考慮到這個空間的重要性,太空電梯項目辦公室將這座空間站的設計以公開招標的形式,面向泛亞合作境內的學術界與產業界征集設計方案。

  考慮到該工程的投資規模與戰略意義,泛亞合作境內幾乎所有從事空間站設計或者航天工程研究方向的科研單位或者企業,幾乎都參與到了該項目的投標。

  至于這場會議的目的,自然是對這些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的設計方案進行評議——也就是所謂的專家評標環節。

  評標的專家團隊由葛院士親自帶隊,幾乎整個太空電梯項目組的核心研究人員,都參與到了這個評議環節。

  會議很快進入正題。

  首先被展示的,是燕京大學航天科技研究所的設計方案。

  隨著一名約摸40歲的男人走到環形會議室的中央,將一張拇指大小的卡帶放在了位于會議室中央的投影設備上。

  很快湛藍色的光束呈現在了會議室的中央,一座約莫有半人高,兩步寬的圓環狀空間站,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雖然是一張平平無奇的臉,但坐在這里的航天領域專家,對這個中青年教授卻不會陌生。

  作為航天工程領域的專家,這位任教于燕大的朱海清教授曾經參與過亞特蘭蒂斯號空間站的設計,無論是在產業界還是在學術界都算是小有名氣的大牛了。距離院士的頭銜,差的僅僅只是一些資歷和積累而已。

  這次燕大航天研究所推出的這套設計方案,正是由這位朱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完成的。

  “這是我們燕大航天研究所的設計方案。”

  “參照天舟號空間站的設計,我們將整個空間站分成了居住、商業、工業三個區域,從內到外依次分布。”

  “位于空間站中央的配重桿是整個設計方案的核心,考慮到隨著空間站質量變化,太空電梯重心將在同步軌道上下浮動,這樣的設計能夠保證太空電梯的重心永遠處在合適的位置。”

  在講述這套設計方案的時候,男人的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

  聽著他的講解,會議室里傳開了陣陣竊竊私語。

  雙目直視著那懸浮在光束中的全息藍圖,坐在葛院士旁邊的張教授,同他小聲耳語了一句問道。

  “你覺得這套方案如何?”

  “中規中矩吧,”葛院士摸了摸下巴,沉吟了片刻之后,繼續說道,“單是這么看的話,我倒是看不出來啥問題。”

  張教授笑著說:“連您老人家都看不出來啥問題,那不是穩了?”

  “千萬別這么說,太空電梯這種新玩意兒,誰都沒有真正見過,過去的經驗也根本談不上經驗。咱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比誰高明,”停頓了片刻,葛院士在手中的表格上做了個記號,不做任何評價地繼續說道,“還是再看幾套方案吧。”

  同為評審委員會之一的張教授點了下頭,認同說道。

  “說的也是。”

  完成了最后的講解,站在會議是中央的朱海清教授,朝著走到會議室里的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們微微鞠躬,隨后便帶著自己的方案離開了評審現場。

  接下來上臺的是金陵高等研究院航天科技研究所的劉繽瑞院士。

  這位劉院士也是位不得了的大牛,雖然已經60歲高齡,但依然活躍在航天工程學研究的第一線上。并且不同于燕大的張教授,他對于大型空間站的設計有著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

  包括泛亞合作的拉格朗日點空間基地,以及新服役于天宮市上空的軌道中轉站,都有他的研究成果在里面。

  雖說評審的是方案,而不是投標單位的資歷和項目負責人本身的學術履歷,但不得不承認,這些行業內的大牛們拿出來的成果,比起那些像是湊熱鬧一樣被末流研究機構送過來的設計方案,確實要優秀的多。

  在看到劉院士提出的方案之后,葛院士臉上的表情愈發的糾結了。

  不是因為方案不好。

  而是因為兩個看起來都不錯,以至于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何選擇好了。

  “先把所有的方案都過一遍吧…等到最后再做選擇。”在表格上做了個記號,葛院士看了旁邊的張教授一眼,繼續問道,“矩陣那邊準備的怎么樣了?申請辦下來了嗎。”

  張教授點了下頭。

  “科技部那邊已經通過理事長與軍方聯系過了,他們同意我們使用‘矩陣’十二小時。”

  所謂矩陣,便是從那些覺醒者們手中繳獲來的量子計算機陣列。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搞清楚這個‘矩陣’到底是來自哪里,又是因為怎樣的目的被誰建造的,但經過泛亞科學院的研究,總算是排除了絕大部分的危險性  考慮到這臺超算作為科研用途——尤其是在計算模擬領域有著無與倫比強大的性能,這次葛院士特意動用了太空電梯項目組在科研優先級上的特權,向組織申請將這臺超算用于太空電梯設計方案的計算模擬。

  “十二小時嗎?”

  葛院士沉吟的片刻之后,點了點頭,自言自語似地說道。

  “應該也夠了。”

  事實上,根本用不到十二小時那么久。

  絕大多數等待的時間,都是消耗在漫長的通訊距離與相對狹窄的通訊帶寬上。

  若只是計算的話,對于那臺深埋在小行星地表之下的量子計算機陣列而言,十二個小時根本就是多余的。

  短短幾分鐘可能就夠了。

  總算是將全部的設計方案過了一遍,在綜合了項目組里其他科研人員的意見之后,葛院士宣布了入圍的名單,并向那些沒能成功入圍的研究單位的積極參與表示了感謝。

  再接下來,就是在超算上的計算模擬驗證了。

  所有的數據都被傳輸到了上億公里之外的谷神星上,由那里的量子超算陣列進行檢驗之后,太空電梯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從泛亞科學院那邊接收到了回傳的數據。

  看著投影在全息屏幕中的項目列表,張教授向坐在旁邊的葛院士投去了詢問的視線。

  “從哪一個先開始?”

  葛院士沉吟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先從燕大團隊的方案開始吧。”

  對于朱教授的那套方案,他的第一感官還是相當不錯的,想來應該能拿到一個不錯的評估結果。

  而若是聽到的第一個消息是好消息的話,對于整個太空電梯項目組的士氣,無疑將是一次巨大的提振。

  無論是葛院士,還是朱海清教授本人,對評估的結果都是充滿了信心!

  張教授很快點了點頭,十指在全息鍵盤上快速地敲擊了幾下,很快燕大團隊的設計方案的模擬結果,呈現在了全息光束中。

  然而在看到這個結果的瞬間,幾乎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心情瞬間跌到了谷底。

  原本預想中的中太空電梯穩定運行的畫面并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星羅棋布的散落在同步軌道上的太空垃圾,與那些標注為紅色的計算參數。

  尤其是那最醒目的一個數字,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球。

  方案成功率——

  只有不到3!

  什么鬼?!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