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首映禮現場可以提前幾個小時看到這部電影的人群中,有一個很特殊的觀眾,名不見經傳的一名影評人,他坐在這里的第一目的不是品評影片,而是觀察陳昊的表演。
此刻還在國外的陳可辛導演,想要第一時間知道陳昊的表演,如果還是《何以笙簫默》的水準,那他就要繼續努力去說服金城武,如果有進步再有打戲的優勢,或許他可以將這男三號位置的考慮人選之中陳昊的位置,擺放到第一位。
這開場,就讓他眼前一亮,再考慮到陳昊的年紀和悶三兒之間的反差,在剛剛,自己竟然一點也沒有出戲,看的就是悶三兒,而不是陳昊。
緩緩呼出一口氣,這部電影本就不是那種快節奏讓你沒有時間去考慮的路數,所以他也就拿出手機,發了一條信息出去:“很棒,開場一場戲,后面不用看,就值得你現在馬上回國觀看他的表演了。”
這條信息發出去之后,他就專心的看電影,幾分鐘之后,信息回過來:“好。”
關上手機,專心致志看電影,看了一會兒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不是快節奏的電影,卻處處都留著扣呢,你根本無法將注意力從影片挪開,聊天的文戲,都透著大量的內容和吸引人的地方。
攢一輛三輪車。
影片中關于情懷,關于老炮兒,關于那些屬于老燕京的東西,全都是接地氣的真實,真實的同時又不失吸引人的地方,讓那些不曾懂得這些的外地觀眾一樣可以很舒服的去觀看。
六爺替燈罩兒出頭,講的是規矩,我抗拒執法了,那車子該收走收走,損壞公物了,該賠償賠償,沒二話,這是規矩,可你打了燈罩兒,這也得還回來,同樣的這也是規矩。
舒坦!
這是看電影人的真實感受,這電影看的過癮,別看馮大導演談不到有什么演技,但這本色演出的精彩勁兒,絲毫不比大影帝要差。
接悶三兒出來,那是仗義,不談我給你拿多少錢撈你,也不談別的,我知道信兒了就必須得管,為這事出去借錢,不丟份兒。
接下來的戲份,出彩的都是六爺,包括和話匣子在樓上的那一段戲,沒有真刀真槍但卻比那更讓人想入非非,悶三兒就成為了陪襯,搭戲的,這時候是真正考驗功底的了,很多配角沒有什么存在感,或者說明明幾場大戲表現很精彩怎么就不見人對我認可呢?
差的,就是這平淡如水之中的水平,搭戲,搭的精彩,將你的人物演到大家沒有一點出戲的感覺,那就成功了。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包括那說話的語氣,你真的無法將這個粗糙的男人和陳昊聯系在一起,無法想象一個小鮮肉會糙到這種地步,更讓人吃驚的是陳昊將悶三兒演繹的非常到位,看大屏幕上的影片,看到的就是悶三兒,不是陳昊,這,就是作為演員最成功的地方。
悶三兒的哭,悶三兒的怒,悶三兒的仗義,悶三兒的兇悍…
真正屬于陳昊的戲份不多,拍攝的時候一半以上戲份都只是一邊搭戲的,到最終影院播放的版本,戲份沒有增加,但你會理解為何海報他是在第二位,戲份跟他一樣不算多的吳亦凡和李易峰,完全就沒影了,兩人說實在的,除了導演和劇本中給擺出來的狀態,表現非常游離于整部片子的基調之外,李易峰還稍微好一點點,但也出戲。吳亦凡就更不必說了,耍帥扮酷弄得不錯,人物設定就是這么一個貨色,可左看右看你就是無法將他與這部影片搭在一起。
有了對比,再看陳昊的表演那就更有一種完美的感覺,或許唯一差的那么一點點就是形象問題,如果形象再差一些真實年齡再大一些,那這個角色就完美了。
劇中還是刪除了很多戲份,光是陳昊知道的,他旁觀過拍攝的就有六爺在冰場等著吳亦凡的戲份,然后發病;再就是一個做餐食的,兩個外地人總是胡亂去弄煤氣罐,六爺不止一次提醒他們,就是死不改,直到有一天,炸了。
這些戲份都是有寓意有想法的,奈何到最后審核的時候,考慮時長是一方面,太多的負面事件也不是好事,為了保留更精彩的悶三兒戲份,管虎對一些戲份也有了取舍,這是一個職業導演必須學會妥協的事情。
六爺的最后,酷帥!
那將校呢,那戰刀,那發型,那自行車…
冰面上,六爺倒了。
這不是一段催淚的劇情,卻讓人無聲默默的抹掉眼角的淚水,他所堅持的,不正是現在這個社會所缺失的嗎?
老炮兒不是燕京的老炮兒,而是一份該被社會重新拾起來的精氣神,是規矩,是道理,是不能遺棄的精神。
老炮兒不是阿甘,這部片子也遠沒有阿甘精神偉大,拍出來的效果也與阿甘正傳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這股子情懷和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確實異曲同工,不去評判這部電影在藝術層面做到了多么高,能將它做得非常好看,現場的影評人和媒體、資深電影人、資深影迷都有一種認知,這部片子值得給個好評,也值得你去深入的嚼嚼味道,砸吧砸吧滋味。
還有就是演員的表演,馮導演本色出演,你喊一聲好不為過,真正精彩的是悶三兒還有燈罩兒,尤其是悶三兒這個角色,當他面對著一群小年輕將軍刺抽出來的時候,那股子兇煞之氣,隔著熒幕都能感受得到,再聯想到前段時間花少播出中,在歐洲花少節目組面對當地小混混的騷擾時,陳昊對著那鐵門做出的一切,更堅定了很多影迷期待他拍攝一部動作片的期待值。
片尾,音樂起,一個個人的生活在片尾出現,燈光亮起,所有主創人員重新走上舞臺,這個時候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作為專業的電影人專業的導演和演員,臺上這些人都知道什么是客套,什么是隨波逐流的茫然,什么是真正的喜歡由衷的掌聲。
此刻的現場就是由衷喜歡的掌聲,是真正覺得這部影片好,掌聲沒有一點勉強。
現場更有一些燕京的爺們兒,喊出了:“六爺好樣的。”
“三兒,純爺們。”
有一個人喊出來,就有更多人符合,對六爺這個角色的喜歡,在預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六爺是戲中唯一的主角,大部分的戲份都是他,是整部戲的靈魂,他的成功也是戲的成功,戲成功了才有他的成功。
他被大家稱贊,成為現場的焦點都是正常的,悶三兒這個角色冒出來得到了并不輸給六爺的叫好聲,就得說是演員演的好了。無論是李易峰還是吳亦凡的角色,甚至是許晴的角色,都有一兩場作為主導去全面發揮的戲份,為什么最后沒能得到現場這幫專業人士的認可呢?答案只有一個,沒有人會說出口,心里如同明鏡。
影片得到認可,臺上的人都很高興,一部影片的成功對于導演和演員而言都是你職業履歷中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誰也不愿意自己的資料里有參演某部被大多數人評判爛的影片。在高興之余,幾個人心里也挺不舒服的,兩位頂級當紅小鮮肉,視線余光掃到陳昊,說不上恨,但看到他內心就煩躁是真的,都憋著一股子勁不愿意輸給別人。
陳可辛那位影評人朋友,走出影院上車之后,坐在車里半天沒有動,腦海中回憶著影片里的一切,良久之后,重新拿出手機,本想打電話,但又覺得有些事情用文字表達力量更為強烈一些,用嘴說,顯得過于輕描淡寫。
“馮導演本色出演,影片精彩,看點很多,不僅會獲得大量的好評,影片票房也不會差。”
這是第一條,很正常的一條信息,就是觀影后的基本感受,隨后他又發了一條信息:“陳昊的表演,值得兩岸三地乃至亞太地區任何一個電影獎項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如果是我,那就不是提名,而是得獎。”
任何褒獎都不如這個重了,這條信息發出后不久,陳可辛的信息回復:“我已經訂好票,明天到魔都,提前網絡購票了,下飛機直接去電影院。”
陳可辛急啊,投資剛定下來的時候,最難搞定的李連杰和劉德華都搞定了,按說這部戲按部就班往前走就可以了,誰知道在男三號和女一號的身上,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麻煩,首先是男三號的選擇金城武不愿意出演,隨后女一號的選擇又出現了選擇難的問題,幾經周折,徐靜蕾敲定了,那這處于針鋒相對兩者之間的矛盾體老三究竟來誰來演呢?是拿出更大代價來邀請金城武,還是選擇如今人氣新人?
前者,是穩穩的保障不會有半點風險,卻也難有太大的驚喜,充其量是掛上一個三大巨星聯袂合作的噱頭。
后者…。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