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84章 婆媳

無線電子書    念君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皇帝將肅王妃的錯怪罪在徐德妃身上,多少是遷怒的緣故。

  傅念君心知肚明,他對徐德妃的厭惡是日積月累的,而肅王娶的這位肅王妃,本身就在出身和能力上沒有占著什么優勢,又引得皇帝對徐德妃更加有怨言。

  因此她不由更心生好奇,這肅王妃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物?

  原本出身平民的王妃也不是沒有過,如滕王妃,甘愿嫁給一個傻子王爺,也不會是多高門顯貴出身的娘子,她在帝后面前,乃至于在傅念君和裴四娘面前,都表現地有些惶恐和謹慎。

  她內心里低人一等的想法是難抹去的。

  傅念君原本以為肅王妃也該是這樣一個人,如今看來卻不是如此。

  她都敢這樣拂逆帝后的臉面了,必然與眾不同。

  而且更深一步想,肅王這樣在意儲位,卻竟然容許自己的妻子這么拖后腿。

  看來這位肅王妃,確實是魅力十足。

  舒皇后見皇帝不開心,便打圓場吩咐裴四娘和傅念君:

  “去慈明殿拜見太后娘娘吧,讓她也看看兩位標致的孫媳婦。”

  幾人便都去往慈明殿。

  傅念君發覺其實不僅是她和裴四娘緊張,就連滕王妃和崇王妃對見徐太后都是有點緊張的。

  徐太后那里懶怠應付她們,一一送上了見面禮,也沒怎么多說話,留她們略坐了坐,一行人很快就出來了。

  周毓琛和裴四娘自然還要同滕王妃、安陽公主等人一道去拜見張淑妃,畢竟張淑妃是周毓琛的生母。

  裴四娘也很懂得人事,早就與嫂子滕王妃、小姑安陽公主搭上了話。

  雖然張淑妃不喜歡滕王這個傻兒子,也不喜歡滕王妃,連安陽公主都不耐煩多搭理這個病歪歪的嫂子,但是裴四娘卻沒有表現出一點輕視,對滕王妃很是恭敬。

  她們都是張淑妃那系的血親,自然沒有周毓白和傅念君的事,他們要回移清殿,如此兩對新人才分別,傅念君對落單的崇王妃笑了笑,崇王妃對她也點點頭,與他們一道,重新回去見舒皇后。

  到移清殿的時候,皇帝已經不在了。

  舒皇后對他們說道:“官家有些政事要處理,說會過來陪我們一道用午膳。”

  舒皇后的目光望向了傅念君,朝她微微笑了笑,這才對兒子說:

  “七哥兒,用午膳前我和你媳婦說幾句話。”

  周毓白自然不可能阻攔,只朝傅念君遞了個眼神過去。

  一上午忙忙碌碌地跪安謝恩,兩人嚴守著規矩,連話都說不上。

  周毓白怕傅念君辛苦,傅念君也怕他身上的傷勢。

  兩個新婚燕爾的夫妻只一個眼神交流,看在旁人眼里都是濃情蜜意,舒皇后和身邊的女官交換了個眼神,眼神里也盡是笑意,說笑著:

  “他是怕我欺負他媳婦了…”

  周毓白離去后,傅念君單獨和舒皇后說話。

  傅念君也不知該與婆母說些什么話,難免有些忐忑。

  “好孩子…過來些。”

  舒皇后招手,讓傅念君坐到自己身旁去。

  “娘娘…”

  傅念君自然有些不習慣。

  舒皇后卻是拍了拍她的手,微笑著說:

  “不要怕,念君,我不過是和你閑聊幾句,你別往心里去…”

  舒皇后為人溫和,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她先是像尋常婆母一樣交代了一些夫妻生活的瑣事,叮囑他們和睦相處,互相理解。

  然后才說起了周毓白小時候的事。

  她臉上的表情似乎有些淡淡的悲傷:

  “我其實不是個好母親…七哥兒與我算不上親近,相信你也能看得出來。從他小時候起,我便刻意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

  周毓白和舒皇后確實不如周毓琛和張淑妃那般親密無間,說是不親近也不是,倒不如說是克制。

  “因為我必須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我是皇后,而后才是他的母親。”

  舒皇后的眼神平靜卻堅定,眸色微淡,這雙眼睛,讓傅念君看著覺得很熟悉。

  她靜靜地聽舒皇后說下去:

  “那時候孫皇后去了,官家、太后娘娘、前朝和后宮,都需要一位皇后,念君,我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懂我的意思,我被選中,也都是命…”

  傅念君當然明白。

  舒皇后是二十年前皇帝和前朝妥協的犧牲品,她能坐穩這個位置,也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胸襟換來的。前頭的孫娘娘就是沒有想明白,她先將自己視為皇帝的妻子,然后才是皇后,后果呢?

  她郁郁而終,留下一個殘疾的兒子不尷不尬地活著。

  舒皇后早在少女時期就看明白了這一點,此生此世,她是脫不開皇后這個頭銜,離不了后宮的,她不能讓自己成為孫皇后,也不能讓周毓白成為崇王。

  而事實證明,她也做得很成功。

  若是當初她對兒子表現出如同張淑妃一般的愛護,或許今天皇帝看待周毓白就是完全不同的態度了。

  舒皇后說這些的時候,眼中沒有怨天尤人,只有經歷過歲月淬煉后的平靜安詳。

  傅念君是第一次這樣貼切地感受到她是個什么人了。

  她終于也能明白,她為什么會生下周毓白那樣的兒子。

  “我生下七哥兒后,很是彷徨了一陣子,可是做出決定后,就再也沒有后悔過。一歲時他就離開了我身邊,十天半個月向我請安一次,跟著他那些哥哥們,別無二致。我知道,晚上的時候,他一個人把自己鎖在屋子里念書,別的孩子都會像母親求表揚和鼓勵,他卻從來不說,做什么都是在磨性子,官家越來越喜歡他,可是我從沒表現出過欣喜。”

  “有一年他學馬,和六哥兒一起摔了,我都沒有去抱過他,當時太醫院里所有的太醫都讓張淑妃叫走了,我只能叫人偷偷送一瓶傷藥過去,三天后他只是若無其事地站在我面前微笑,說往后自己那里也常備傷藥了…這些年,他過得很辛苦,可是他從來沒有怨恨過誰,包括對六哥兒…他和他六哥是不一樣的,我不能給他庇護的羽翼,只能放任他在風雨中磨礪,自己長出羽翼。”

無線電子書    念君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