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L的比賽絕非易事。
在NCAA的比賽之中,更多依靠的是球員天賦。天賦更加出色的,就可以利用身體優勢,完成傳球、完成接球、完成推進,戰術的位置往往退居其次,這也是無聚商進攻能夠在大學賽場大放異彩的根本原因——無聚商,沒有聚集商量,也就意味著沒有戰術安排,埋頭猛沖。
但在NFL的比賽之中,天才和天賦就派不上用場了,戰術的排列組合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近年來,無聚商進攻在NFL賽場之上也取得了不小成功,但歸根結底以來的還是頂尖四分衛對戰術手冊、對比賽節奏的掌控——戰術,依舊是繞不過去的核心門檻。
進入聯盟之前,陸恪就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但,一直到季前賽開始之后,這種感覺才漸漸變得真實起來,陸恪這才明白,自己還是太過年輕太過天真了。
兩萬種戰術,運用在實際比賽之中,就好像是全新世界,恍然之中有種錯覺,自己好像所有戰術都不認識,龐大的信息量讓大腦開始腫脹。
當然,陸恪僅僅加入球隊三天而已,僅僅閱讀戰術手冊三天而已,不要說掌握和理解了,就連第一遍瀏覽翻閱都還沒有完成。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慢慢學習。
更重要的是,戰術手冊僅僅只是第一步而已;戰術口號,這又是不同的故事了。
“右側平手槍管,F射手60蛇眼,3”。
這就是一句戰術口號。在正式比賽之中,四分衛將根據場上情況,隨時改變戰術,所以,所有的戰術都是暗號,外人無法解讀的暗號。
簡簡單單的一句戰術口號之中,包含了對進攻鋒線、對外接手和近端鋒、對跑衛、對傳球方位和長度、對開球時機的所有安排。
想象一下,教練組通過耳塞將戰術口號傳達給四分衛,然后四分衛自己也不明白發生了什么,胡說一氣;又或者是,四分衛將戰術轉達給隊友時,自己都不明白意思,不然就是隊友理解錯誤,那么這一檔進攻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從戰術手冊到戰術暗號,四分衛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在正式比賽之中,即使是佩頓-曼寧這樣的戰術大師,防守組在場上時,他也必須拿著戰術手冊,坐在場下重溫、了解,然后利用空檔,快速思考、策劃。更何況是新秀四分衛呢?
聯盟之中還有一小部分四分衛,因為記不住戰術,所有手腕之上會佩戴一個小小的特殊護腕,外面有保護殼,打開保護殼之后,就可以看到戰術暗號的不同排列組合,在每一次進攻之前,他們可以先自己閱讀一下戰術,與教練組的戰術安排相互印證之后,再布置戰術。
湯姆-布雷迪在職業生涯后半段就是如此。
不僅如此,球隊為了避免自己的暗號遭遇破解,每一個賽季,他們都會更新自己的暗號。這也意味著,每一個賽季的戰術手冊都是全新的——至少大部分都是更新過的。
每一年,聯盟之中都有新秀四分衛因為記不住戰術手冊而慘遭淘汰。
作為落選新秀,陸恪進入球隊的時間著實太短。戰術手冊的信息量太過龐大,即使是過目不忘的天才,也不敢說全部都能夠記住和理解,更何況,這些戰術都必須在比賽之中實際運用。
季前賽,對于球隊來說,是演練戰術、適應戰術的過程;而對于陸恪來說,則是饑/渴的學習過程。
看看科林-卡佩尼克在第一場比賽的表現就知道了,“3:28”的慘敗,僅僅只取得了一次任意球得分而已,全場幾乎沒有任何機會。
現在陸恪反而有些慶幸,他坐在了板凳之上。如果現在就把他丟到球場上,勢必將會手足無措,估計比卡佩尼克還要更加糟糕,教練的戰術安排都聽不懂。
所以,板凳生涯,這也可以精彩絕倫。
季前賽繼續進行,第二場,他們在主場迎戰奧克蘭突襲者;第三場,他們繼續坐鎮主場迎接休斯頓德州人的挑戰。
撇開陸恪和JJ-瓦特在休斯頓的重逢不說,陸恪的最大收獲正是來自于戰術手冊。
當初厚重繁復的戰術手冊,看起來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現在,陸恪卻已經開始翻閱第四遍了,并且還是進一步的深入理解,整個成長是清晰可見的。
不僅如此,每一場比賽總是能夠有更多的收獲,發現更多的疑問,這促使陸恪開始主動尋找更多的比賽錄像,以職業四分衛的視角,觀察比賽戰術的變化。
佩頓-曼寧和阿隆-羅杰斯的比賽是最為值得研究的,不僅僅是戰術的排列組合,還有他們對于戰機的敏銳嗅覺、對于戰術的成熟運用、以及對隊友的成功調動,有太多太多東西值得學習。
但,他們的比賽卻終究不是舊金山49人的體系,又或者說,不是吉姆-哈勃的體系。陸恪可以加深對戰術的理解,卻無法運用于49人的比賽,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自己球隊的訓練和比賽。于是,陸恪又在戰術會議上找到了樂趣。
除了戰術的收獲之外,季前賽進行的同時,陸恪的日常訓練任務依舊沒有落下,每天堅持不懈的汗水付出,一點一點地收獲回報,進入聯盟之后,陸恪就猶如一塊海綿一般,快速地吸收著知識和經驗,迅速地適應職業聯盟的節奏和氛圍。
對于落選新秀來說,此前錯過了兩個月的適應時間,他們必須加倍努力才能跟上進度。
在第四周前往圣迭戈,客場對陣圣迭戈閃電之前,陸恪又一次完成了日常訓練任務,再加上之前一次十四天的任務循環,陸恪現在又擁有了兩個基礎點數。
第一個基礎點數,添加在了持球跑動之上,這項技術從六十九分,正式邁入了七十分,這也意味著,也許陸恪的對抗能力依舊不夠,但口袋里的移動,他卻已經不再是菜鳥肉雞了。
第二個基礎點數,添加在了閃避能力之上,六十分變成了六十一分,依舊沒有本質的改變,但質變到來之前,量變的累積依舊至關重要。
距離陸恪與小七的第一次相遇,正式過去了一周年,整整一周年。在橄欖球巨星系統的作用之前,相比起一年前,陸恪的各項數據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人脫胎換骨,現在,陸恪的個人數據如下:
身體素質:64/100
精神素質:83/100
戰術意識:70
意志力:80
速度:67
力量:49
加速度:63
敏捷:71
跳躍:49
…以上是各項基礎數據。
投擲力量:79
短傳準度:71
中傳準度:65
長傳準度:82
跑動傳球:70
假傳動作:45
護球能力:59
觀察視野:70
持球跑動:71
閃避能力:62
推擋能力:54
過人能力:54
虛晃能力:54
…以上是四分衛的技術數據。
接球能力:38
路線跑動:15
極限接球:15
人群接球:15
瞬間爆發:15
…以上是與四分衛相關的接球技能的技術數據。
抵抗受傷指數:77
耐力指數:80
復原速度:75
…以上則是與身體素質相關的受傷屬性。
最明顯的變化無疑是四分衛的各項技術數據,全面蛻變,這也是陸恪集中加點的必然結果。雖然各項腳步移動的指標,依舊難登大雅之堂,但四分衛的傳球能力卻已經完成了武裝,四分衛的各項技術都已經跟上。
當然,身體素質依舊只能算是平均水準,與之相關的數據也沒有取得太多進步;陸恪開始認真地思考,接下來收獲基礎點數的時候,他到底應該如何完成加點呢?
各項頂尖技術,達到七十分之后,對于職業賽場來說,這足夠了嗎?他應該優先把這些技術添加到八十分,真正地達到優秀四分衛的標準;還是應該優先彌補自己的短腿項目,把身體素質和跑動、護球等相關技術都跟上來?
這是一個難題。但毋庸置疑,一年時間,陸恪的成長是喜人且驚人的。未來,可期。
在過去兩場比賽之中,對陣奧克蘭突襲者時,陸恪上場打了七檔進攻;對陣休斯頓德州人時,陸恪則僅僅只打了三檔進攻。但,陸恪卻毫不在意。
他的板凳生涯是如此多姿多彩,職業聯盟真正地展現在眼前,以至于他暫時忘記了科林-卡佩尼克的存在,更多是自己與自己的一場較量;以至于他也暫時忘記了帕雷斯、布雷倫等人的存在,他們不過是擾人的蒼蠅罷了,相反,誠懇務實的陸恪還在球隊之中結交了不少新朋友,新秀有之,老將也有之。
客場對陣圣迭戈閃電的比賽開始之前,吉姆-哈勃宣布了主力四分衛的人選,依舊是科林-卡佩尼克,這一次,他還是將打滿全場,這也是常規賽開始之前,科林最后的鍛煉機會了,留給他的時間,著實不多了。
對于陸恪來說,這又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圣迭戈閃電的四分衛菲利普-里弗斯(Philip-Rivers),這可是聯盟一位優秀的四分衛,水平始終保持在一線行列。
雖然他始終沒有能夠贏得超級碗,但實力依舊不容小覷,甚至有人將他稱作圣迭戈的科比-布萊恩特(Kobe-Bryant),不是聯盟戰績,而是城市地位。
所以,陸恪已經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