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六十八章 注定無緣

無線電子書    大明春色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鏡子就在面前,徐輝祖看著里面那張很多肉的大臉,簡直有點認不出自己來了。

  以前他長得十分魁梧雄壯、當然不是這副樣子,而今卻變了模樣。多年無法出門,他胃口好、又貪杯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不斷發福好像是沒辦法的事。

  最近徐輝祖走路也感到有點艱難,身體實在太重。猛然間意識到,他才覺得自己已經廢了。曾經一心要像先父那樣,叱咤于千軍萬馬的戰陣、名震天下,而今徐輝祖的美夢已然完全破碎。他每每念及,心情仍不免傷感。

  銅鏡旁邊,放著兩冊書,一冊是《漢王起居記》,另一側是《譯匯》的上部。徐輝祖拿開鏡子,伸手抓起了那部《譯匯》。

  就在這時,一個頭發花白的奴仆走了進來,在屋子當中作揖,然后走上前,將一本書放在了桌案上。徐輝祖一看,正是《譯匯》的下部。

  奴仆叫魏十二,從洪武年間就在徐家了。徐輝祖家破敗后,府上大多人作鳥獸散,變得額外冷清;只有魏十二等人沒走,他們似乎也沒有甚么好去處。

  魏十二道:“老奴見到了夏尚書,從夏尚書那里要來了書。他接見老奴時,前后說了兩次,說是老奴上他的府門、必定有錦衣衛眼線盯著,叫老奴留意避嫌。”

  徐輝祖轉頭道:“他的意思是,叫俺們不要與他來往了。”

  “唉。”魏十二低頭嘆了一口氣。

  過了一會兒,魏十二便猶自說起話來:“沒想到夏尚書那等人,也說起了今上的好話,說甚么光是市舶提舉司、便增加歲入兩千萬貫。老爺的外甥挺有能耐,將各種來路的人都籠絡住了。您畢竟是今上的親舅舅…”

  徐輝祖看了他一眼,聽明白了這奴仆的言下之意。要是以前的魏國公府,這種話哪輪得上一個奴仆多嘴?然而徐輝祖如今落魄,身邊也沒甚么人,因此這魏十二已是甚么話都敢說了。

  徐輝祖也不計較,他想到老四家的人已經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便毫不猶豫地打斷了老奴的啰嗦,“高煦打小就不聽話,在北平長大后,更是狡詐。俺一向不喜此子,他恐怕也痛恨俺這個大舅。這世上總是有一些人,就算時常能見著、甚至于是很親近的親戚,還是彼此不對付。生來無緣,即是如此。”

  不過夏元吉等隱約表現出的心態,倒是讓徐輝祖感到意外。臣子到了一定權位,難免希望君權削弱,因為只有那樣,決定權力財富甚至于身家性命的好歹、才能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可能這樣想。君相博弈不止千年,徐輝祖不是文官也很容易想到這個角度。

  但大明開國初總結了教訓,看到了各朝君臣之間相制、然后平衡崩潰后的巨大惡果,太祖一直試圖收權于皇家;朱棣與朱高煦兩任強主繼位,讓朝臣難以左右皇權,把太祖的做法再次延續。敢情大臣們已經認清現實,接受了現狀?

這時魏十二有點不甘心道:“老爺為何要找這些書,與  今上有關?”

  徐輝祖沒回應。現在他整天在府邸里,誰也見不到,除了看這些文字,又能從何了解高煦的事?徐輝祖很不喜歡高煦,但并不是沒有興趣。

  雖是相互憎恨厭惡的人,徐輝祖卻似乎非常了解高煦。之前高熾一家死了,很多人有點懷疑高煦,但徐輝祖就憑直覺認定,那種事不是高煦所為。

  魏十二的聲音再次傳來,“聽說這部書哩,起初是姚芳交給了守御司的‘假物院’,姚芳便是賢妃的長兄。不過夏尚書說了一聲,必定是圣上親自弄來的書。現在朝中還有一些士人,憑這部書,成了一派‘假物學派’。”

  “確實很蹊蹺。”徐輝祖隨口道。

  魏十二道:“今上當真是文武雙全。”

  徐輝祖抬頭,用多肉的大手掌拍著手里的書冊,“這東西不可能憑空寫出來。”

  魏十二道:“老奴不懂哩。”

  徐輝祖道:“高煦骨子里與俺們不是一路人。”他“嘶”地從牙縫里吸了口氣,“他不是瘋子,反而比大多人還要冷靜,但他的眼睛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又或用不同的眼睛,看著這相同的世道。俺就想知道,他要把大明變成啥樣。”

  “啪”地一聲,徐輝祖再次拍打了一下手里的書冊,抬頭望著門外的天空。

  徐輝祖見多識廣,不管是大明王朝的高層,還是庶民士卒,他甚么沒見過?按照他的經驗與見識來說,也許皇帝與上天有某種玄妙的關系,但應該不會是很直接的聯系;否則那么多大膽欺瞞皇帝、甚至挾持天子的事,皇帝不是早就應該從玄妙的地方知道了嗎?

  “禍兮?福兮?”徐輝祖喃喃道,他以前堅信的東西、似乎漸漸有點松動。

  而身邊的老奴,活了大半輩子,此時仍一臉茫然。他只對徐府能不能再次熱鬧起來、是否能跟著沾光,而費盡心力。

  …大江江畔,朱高煦看到了遠處一個熟悉的人,不禁對身邊的王貴隨口道:“有些人,氣場不合,注定無緣。”

  太監王貴循著朱高煦的目光,也發現了眾人中、一個身穿嶄新衣甲的俊朗男子,正是耿浩。王貴忙附和道,“皇爺說得是。”

  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今日北上遼東的京營將士、文官薛巖等人,要離京出發了。朱高煦親自到外金川門這邊,前來送別,并準備了簡單的典禮。

  朱高煦站在一座亭子里,前方四個人向這邊走來,有薛巖、王斌、陳貞、吳高。而那耿浩等人作為隨行的部屬,在遠處就站定了,并不能上來與皇帝說話。

大明開國功臣的家族,除了在洪武年間就徹底覆滅的幾家,不少還是延續到了現在;哪怕皇朝風風雨雨,后來的皇帝都會看在朱家江山的情分上,給打江山的家族保留富貴。就像中山王徐家,徐輝祖兩次與皇室作對,但他兄弟家的富貴爵位不減;武定侯郭英征討燕王也很賣力,甚至在靖難軍進  城時自殺明志,現在郭家還是當朝炙手可熱的家族。

  而耿家的條件算是更好了,耿浩在云南時,不僅與沐家有舊交,還結識過朱高煦。而這兩個人,一個是現今朝廷最有勢力的勛貴,一個是皇帝。但耿家并未翻身,幸存的耿浩,如今尚能在京師立足,無非是靠了吳高的那個傻子女兒;耿家曾經效忠的皇家,以及以前的舊交勛貴,反而一個也沒靠上。

  后代的長遠事,確實難以把握,教人唏噓。

  那四個文武走近了,在亭子外面的磚石路面上跪伏叩拜。

  王貴轉身面對朱高煦站了一會兒,便走上前去,說道:“皇爺有旨,請諸位上前說話。”

  幾個文武謝恩起身,依次走近了亭子中。亭子里的人就比較雜了,不僅有勛貴劉瑛、韋達等,以及朝中的大臣,還有守御司的小官茂開山、馬興光,駙馬何魁四等身份各不相同的人。

  朱高煦的目光從他們臉上一一看過去,停留在王斌臉上,開口道:“咱們君臣鮮有分別之時,平素都在京師城里,也沒好生說說話。這回你北上,可能時間較長,忽然之間朕倒有點不舍了。”

  簡簡單單一番話,大臣們露出了關注的神情,他們似乎猜到了其中的信息、王斌會在北平長期駐守。

  王斌抬起頭,一張多須的黑圓臉笑爛了,“不管相隔千里,俺的心都在圣上這里。”

  “你這話說得。”朱高煦忍不住也笑了,眾人頓時哄堂大笑。

  朱高煦漸漸收住笑意,正色叮囑道,“江陰侯用兵沉穩謹慎,對遼東風物、人士十分熟悉。而陸良侯很了解你,應該能給你一些恰當的建議。你要多重視兩位副帥的意見,切勿壞了朝廷大事。”

  王斌抱拳一拜:“臣謹記圣上教誨。”

  朱高煦的目光看向薛巖,“新政為國家長遠,牽扯復雜,任重道遠。咱們唯有君臣一心,方能成就恩澤萬世之功業。”

  薛巖道:“臣能為圣君驅馳,深感幸運,臣當敦促北直隸六部五寺全心協同京師大略,使言路政令暢通上下。”

  朱高煦點頭贊許道:“薛部堂是有大才之人。”

  這時宦官把裝著酒杯的盤子端上來了,朱高煦先端了一杯,眾臣陸續端酒。朱高煦舉起酒杯:“只待諸位得勝歸朝。”

  “臣等當盡心為圣上分憂。”大伙兒紛紛說了一陣好話,然后飲盡美酒。他們再叩拜辭別,便退出涼亭,轉身向江邊的渡船方向而去。

  當此時,武備院的少年們穿著軍禮服,列隊到了江邊,奏響《萬里金陵》,在禮樂中送別北上的將士。將士們的家眷,也在路邊送別,一片吵雜。君臣分開之后,江畔倒更加熱鬧了。

  管弦之聲在浪聲中飄蕩。朱高煦眺望著渡船逐漸離岸,視線向遠處展開,便只能見到遼闊的大江上、正是煙波浩渺。

無線電子書    大明春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