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園

無線電子書    混在1275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建康城下的燕子磯碼頭,搭船離去的人流和到港的船只擠滿了整個港口,看似繁忙實則各有所依,并沒有產生混亂和擁堵,因為到來的大部分都是軍船,上頭下來的全是頂盔貫甲、手執長槍的軍士,到岸之后也不整隊,就這么一個跟著一個,疾速跑向建康城的方向。

  “后頭還有多少人?”

  西門城樓上,新近接任建康府兵馬司都總管一職的苗再成同幾個親兵站在垛碟后頭,眉頭緊鎖地看著腳下,川流不息的人群從城門處來來往往,熱鬧得像是在趕集一般,可實情卻遠不是這樣子。

  他是帶著人從招信軍附近一路趕回來的,因為時間太緊,整個隊伍拉成了長長的一列,他本人帶著一部兵馬趕到建康城的時候,后軍還在大江對面的真州境內,沒有辦法,調用船只、安排次序都不是一躕而就的事,這都過了三天,依然還有許多人沒有過江。

  “方才剛剛點算過,進城的約有二萬五千人。”一個親兵接口回報。

  那就是說,還有一萬左右沒有入城,苗再成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以現有的運力,要全部過江,至少也得一天,與這個麻煩相比,別的事情也讓人放不下心,比如城中百姓的疏散。

  這一次敵人的來勢很兇,時間上卻還算充裕,因此對于百姓的疏散,早在李庭芝離開建康城時,就已經開始了,然而在他看來,這個力度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百姓們走得不情不愿,腳步也不緊不慢,根本沒有多少大戰來臨的緊迫感。

  孰不知,這一切都要得益于上一回守城的經歷,三十多萬軍民,被元人圍困了將近四個月,結果城中不僅沒有斷糧,就連險情都很少,大伙兒基本上是聽著說書段子,過著小日子就把城給守了下來,要說唯一令人不痛快的,就是親人戰死的消息了,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對于百姓們來說避免了兵災就是最大的滿足。

  而現在,敵人比之前還要多,守城的力量卻一下子弱了不少,苗再成所部,原本是用于招信軍一帶的攻勢,起的就是一個牽制的作用,因此并不算是淮軍主力,人數也只有三萬五千,加上李庭芝留在建康的近五千兵馬,總數不過四萬的守軍,就是他目前的全部力量。

  而建康是個大城,大城的難處就在于,要想把城墻填滿,就需要更多的人,他沒有什么異能,做不到劉禹那樣信心滿滿,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首先就是盡量讓百姓們離城他投,一來是避免消耗城中的糧食,二來也是害怕破城之后的慘狀發生。

  “府衙那邊再去催催,這樣不行,是走是留,這兩天就要定下來,告訴百姓們,城門就快封閉了。”一個親兵帶著他的指令匆匆而去,苗再成依然憂心仲仲,元人到了哪里他目前還沒有收到消息,越是這樣,心里就越是不安,總感覺會發生什么事。

  除了跟著李庭芝去揚州的幕府班子,建康城里留下來的,大都是以前的老胥吏,在通判張士遜的帶領下,日夜不停地忙著這件事,當接到苗再成的指令時,他愣了一會兒神,才反應過來,李相公已經不在這城中了,來自建康兵馬司的指令根本沒有意義。

  雖然對方的品級很高,但是對于他來說,也就是個搭班子的同僚,雙方都沒有節制的關系,最多算得上通力合作,可眼下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百姓的去留問題是件大事,他同樣非常重視,客氣地送走來人之后,看著衙內忙得不可開交的屬吏們,他便有種有心無力的挫敗感。

  得用的人就這么多,熟悉情況都分身乏術,上哪再找人去同百姓們講道理,就是說了,該走的一樣會走,不走的同樣也會留下來,這一刻,他倒是無比懷念以前的那個廣播系統,有什么事兒,就是幾句話的功夫,全城都能聽得見,可惜現在已經不同以往了。

  “老弟這是遇到難處了?”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感慨,張士遜定下神一看,居然是個熟人,驚喜之下,趕緊迎上前去。

  “汪兄怎會在此?不是與嫂夫人出城了么。”

  汪麟的樣子同之前變化不大,估計因為孝期的原因,人還是那么削瘦,他們一家子來到建康城已經兩個多月了,而在一個多月前,李庭芝告諭百姓們可以離去,當時就是張士遜帶著人將他們送上船的,怎么也沒想到,人家又回來了。

  “內子與小兒已經安置好,左右也是無事,便來這里轉轉,看你這府衙熱鬧得緊,怎么百姓們還是不肯走么?”

  建康府衙原本是同招討使司在一塊兒的,劉禹嫌它不方便,才另僻他處,離著使司也就是一拐角的功夫,要說熱鬧倒也不錯,可是內中情形,二人都很清楚是因為什么,張士遜也不瞞他,搖搖頭將事情一一道出。

  城中百姓最高時達到了三十多萬,那是因為收攏了來自江東路各處的逃難之人所致,后來戰事結束,走得走,散得散,一直維持在二十多萬的規模,誰知道不過半年戰事又起了,先后涌入城中的百姓再一次接近了三十萬這個水平,李庭芝這才會下令曉諭百姓們自行離去的。

  要說城中的積糧,只怕整個大宋都沒有它多,然而戰事會進行多久,誰也沒有把握,能多省出一份口糧,都是彌足珍貴的,這個道理百姓們未必就不懂,他們之所以會遲疑,還是由于外面的情形誰知道會不會更差?與其如此,還不如呆在城里頭,至少有個保護不是。

  現在,兩個多月過去了,主動離城的百姓還不到十萬人,那些有家有口的大戶們,自然不會挨在這城中受苦,以他們的財力就算到了京師,也能吃住得用,于是便成了第一批離城的人,而余下的那些,要么是舍不得,要么就是無處可去,在前街開著脂粉鋪子的林東家就屬于前者。

  這條街上商鋪云集,原本是依著秦淮河邊的那些煙花柳巷而生存的,接二連三的戰事,早就將這份胭脂氣摧毀得無影無蹤,一些有名氣的伎人,不是去了京師臨安,就是轉道他處,兩浙盡是繁華之所,哪里不能討生活,何必要窩在這里等死呢。

  對于他們這些有點身家,又不是太過豐厚的人來說,無論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都是令人肉痛的,林東家看著空空蕩蕩的鋪子,再看看人影都見不著幾個的街道,心下唉嘆了幾聲,他舍不得的除了這個小小的產業,還有那份十幾年的街坊情。

  “吱!”地一聲,對面的王家布匹鋪子店門讓人給打開了,就在林東家的注視下,從拆掉門板的店門當中,走出幾個人來,為首的一個男子全身都包裹在一身皮裘當中,看見他站在對面,攏著手走了過來。

“老林,還沒想通么?”兩個

無線電子書    混在1275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