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四零章 紀先生

無線電子書    最春風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大舅母來到善堂的時候,李青雅正在教幾個六七歲大的女孩子剪窗花。

  聽說李大舅母來了,李青雅讓女孩子們練著剪,自己則迎了出去。

  李大舅母打量著眼前的侄女,見她穿著杏子黃的素面小襖,月白色挑線裙子,梳著單螺髻,讓她顯得更加高挑,配上秀麗的臉蛋,優雅的舉止,李大舅母怎么看都覺得這個侄女比起廖家的那些嫡小姐,也絲毫不差。

  李青雅見李大舅母笑瞇瞇地盯著她看,有些不好意思,赧然道:“大伯母,您怎么過來了?天井里有風,您快到屋里坐。”

  李大舅母伸手挽了她的手,道:“你跟我進來,我有好消息告訴你。”

  李青雅心里咯登一下,該不會是又有人來提親了吧?

  她在心里苦笑,就是以前在侯府時,她也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她會這么有錢。可是錢多了真的好嗎?自從她來到揚州,就有很多上門提親的。

  這些來揚親的人家,難道是真的看中她的人品嗎?

  當然不是,雖然她已是李家養女的身份,可是在外人看來,她只是個來歷不明的女子,在錦繡十里人杰地靈的揚州,她也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商戶女。

  錢啊,來提親的無非是看上她的錢,那傳說中抵得上李家一半家財的豐厚嫁妝。

  這些人只為求財而已。

  這是李家的錢,她憑什么要帶到別人家里?

  李家對她有恩,她不想把李家的錢白白給了別人,哪怕是嫁妝也不行。

  她對李毅說過,想留在家里不嫁人了,以后過繼個侄兒養在膝下,可李毅不答應,為了銀子耽誤侄女青春,將來到了九泉之下,他無顏面對李家列祖列宗,無顏面對已去世多年的二老太爺。

  李大舅母進了屋,接過李青雅捧給她的手爐,笑著說道:“你二嫂生了個閨女,七斤二兩。”

  李青雅還以為李大舅母要說提親的事,卻沒想到是這件事,她雙手合什念了聲阿彌陀佛,笑著對李大舅母道:“恭喜大伯和大伯母,總算得了個寶貝孫女,二哥和二嫂長得都好,侄女一定很漂亮。”

  又道:“您是不是要讓崔媽媽再去京城啊,她什么時候動身啊,我要給二嫂和侄女帶點東西。”

  李大舅母笑彎了眼睛,讓李青雅坐到她身邊:“這兩天就要動身了,這次不像惜惜生豫哥兒和元姐兒時那么匆忙,正好把給惜惜帶的年禮也捎過去。你大伯父說了,明年春天他和我就去京城,幫著你二嫂帶帶孩子,也順便喝了豫哥兒和元姐兒的周歲酒。”

  “啊?您和大伯父明年要去京城啊?那我要趕緊動手了,給豫哥兒、元姐兒和侄女親手做幾件衣裳,給天賜和地養也做幾件,到時您幫我帶過去。”李青雅邊說邊盤算著,看看時間夠不夠用。

  李大舅母笑著點頭,很快便切入正題:“我們這一走就是幾個月,說不定要給你侄女把周歲酒也順道辦了,這才回揚州來。我和你大伯父商量過了,要在離開揚州之前,把你的親事定下來才好,否則我們在京城住著也不安心。”

  果然不出所料,還是定親的事。

  李青雅都不知要說什么才好了。

  她只好低下頭,纖細的手指磨揣著桌角的花紋。

  李大舅母見她連耳根都紅了,抿嘴笑了,這個撿來的侄女性情真好,可惜親事上卻是一波三折。

  “你呀,別再和我說什么全憑我們做主的話,你大伯父早就說了,你若是不點頭,就是個金鑲玉的人兒來提親,咱家也不答應。”至于金鑲玉的人是什么樣的,李大舅母自己也不知道。

  李青雅知道,李大舅母雖然嘮叨,也沒有多少心機,但心地善良,也不在金錢上斤斤計較,否則又怎會容得下她這個撿來的侄女呢?

  她不想惹得李大舅母不高興,正想說點什么,把這個話題暫且揭過,就見萬字不斷紋的簾子被掀開一條縫,露出一個留著茶壺蓋的小腦袋來。

  “小寶,你有事嗎?”她柔聲問道。

  小寶看看屋里的李大舅母,有點害羞,對李青雅小聲說道:“義學的紀先生來了。”

  紀先生?

  李大舅母豎起耳朵。

  李青雅柔聲對小寶說道:“紀先生是不是送字帖來了?”

  小寶很認真地搖頭:“紀先生送來的不是只有字帖,還有描紅簿子。”

  李青雅笑道:“好啊,你請王媽媽給紀先生裝些點心帶回去吃,你再替我謝謝紀先生。”

  小寶答應著,開開心心地跑走了。

  李大舅母便問道:“紀先生是義學里的?他成親了嗎?多大年紀?可有功名?人品如何?祖籍在哪里?家里還有什么人?他教書教得如何?你舅舅和哥哥們可曾見過?“

  李青雅瞠目結舌,滿頭黑線。

  她紅著臉,訕訕地道:“紀先生是秀才,他有空時就會到義學里教書,不要束修,我想讓善堂里的女孩子也能讀書認字,就請他幫忙給孩子們寫了幾本字帖和描紅簿子,紀先生為人清正,不是見財起意之人,大伯母您千萬不要多想。”

  李大舅母失笑,也覺得自己失態,便笑著岔開話題,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后。

  送走李大舅母,李青雅這才有空拿了紀先生送來的字帖和描紅簿子來看,見字跡工整漂亮,卻都是很簡單的字,心里不由得稱贊紀先生細心,知道她是拿來給七八歲的女孩子們習字之用,便都是寫得筆劃簡單的字,方便孩子們習字。

  她想起那天她請紀先生寫字帖時,紀先生有些咳嗽,也不知好了沒有,她叫過貼身丫鬟小晴,囑咐道:“你去把大表嫂上次給我的拿來的蛇膽川貝枇杷膏子,拿一些給紀先生送過去吧。”

  小晴從義學里回來,告訴李青雅,紀先生說他的咳嗽是風寒所致,而蛇膽川貝枇杷膏子專治風燥咳嗽,不但藥不對癥,反而白白浪費了好東西,讓小晴原封不動地拿了回來。

  李青雅無奈地搖搖頭,這位紀先生也太認真了。

  她很快就忘了這件事,抓緊時間把她給常四娘母女準備的東西整理妥當,次日便交給崔媽媽,帶去了京城。

無線電子書    最春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