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一章 過去的日子

無線電子書    文藝生活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反腐倡廉題材的影視劇并不少見,以前有不少人拍過。┡Ω

  這是社會上的熱點,老百姓關心的話題,不過那些影視劇的格局太小,挖掘的深度不夠。

  影視公司和編劇不敢太深入,總是小心翼翼,在下層官場打轉,看的不痛快。

  《生死抉擇》的優勢在于格局大了,力度更深,敢于直面現實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尖銳矛盾,不回避,不遮掩。

  其中對領導班子的集體貪腐,干部子‘女’被拉下水,哥們問題,部分官員退休前思想松懈,想撈一把的心理做了深刻的揭示。

  影片中的主角不僅堅決的和分子作斗爭,還剖析了自己的心理。

  尤其是知道身邊的妻子深陷其中后,他有過掙扎和痛苦。

  影片并不像以往那樣塑造一個高大全的形象,沒有任何的缺點,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顯得更為真實可信。

  其他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是那么的臉譜化。

  雖然不能說做到了最好,也有不足,卻比以前那些反腐倡廉的影視劇高出了一個檔次。

  怎么宣傳一部主旋律影片是好夢公司要解決的問題。

  到了這個年代,老百姓對主旋律影片基本上失去了興趣,八十年代,觀眾看主旋律影片會被感動的落淚,如今連電影院都不愿意進了。

  主要原因是主旋律影片內容太過空‘洞’,以說教為主,很難取信觀眾。

  老年觀眾或許還會買賬,青年人則毫無興趣,再加上好萊塢大片的沖擊,對比明顯。

  想要吸引觀眾,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先,讓片中的演員在全國各大城市跑宣傳,和當地的觀眾見面,擴大影片的影響。

  其次,‘花’錢在報紙和電視上做宣傳,制造話題,進行炒作,不過這種影片炒作要適度,不能過火,否則容易出問題。

  最后,請影評人和業內的專家對影片做出正面的評價,影響觀眾的觀影選擇。

  當然,如果能得到上面的支持比什么宣傳都強大。

  只要登上了《華國日報》或者晚上七點的《華國新聞》,這部片子基本上就有了保障。

  那是韓三評要考慮的事情。

  林子軒只負責宣傳方面,他可沒有那樣的人際關系網,也不值得下那么大的氣力。

  好夢公司會安排演員參加地方臺的電視節目,講述拍攝過程中的趣事。

  比如在拍攝工廠戲份的時候,請了數百位的群眾演員,當時正值夏天,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干擾拍攝現場,拍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沒辦法,攝制組的工作人員全都去抓知了。

  林子軒強調在宣傳的時候把重點放在電影的“真實‘性’”上,影片真實的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干部的貪腐問題,這是它有別于其他主旋律影片的地方。

  這種真實只能說是相對的真實,是吸引觀眾的一個噱頭。

  這邊的宣傳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姜聞那邊的情況不太樂觀。

  他用了十天時間修改了一個版本,把《許三觀賣血記》第二次送審,結果還是不行。

  電影審查就是導演和審查委員們的互相較勁,總局的官員起到監督和拍板的作用。

  相對于《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的劇情并不尖銳,但也牽涉到了一些歷史問題,如果碰到有擔當的總局官員,或許就過審了。

  顯然,這次總局的官員不愿意承擔這個責任,影片還要繼續修改。

  林子軒打聽了一下,應該是沒戲了,就算再改恐怕也過不了,除非動大手術或者重拍。

  那樣姜聞肯定不干,何況這也不是他能決定的,電影版權都不在他手上,能獲得剪輯權已經不錯了,否則歐洲的投資人會找其他人來剪片子。

  “那就這么著吧,這次先這樣。”林子軒無奈道,“你要去威尼斯么?”

  “我為什么不去?”姜聞反問道,“葛尤不愿意去,我要是再不去,獲了獎連個領獎的人都沒有,那多沒勁啊。”

  葛尤不去一個是不想坐飛機,再說片子‘弄’成這樣,他有點小郁悶。

  上次葛尤去法國的戛納電影節是因為張億謀沒法去,就托付葛尤走一趟。

  葛尤這才和鞏莉去了戛納,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姜聞是自己想去,實際上,即便他不去,《許三觀賣血記》的‘女’主演陳憧也會去威尼斯。

  陳憧在好萊塢‘混’,不用擔心受到總局的處罰。

  姜聞覺得《許三觀賣血記》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可能會有戲,有機會拿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沒有拿到大獎,他或多或少的有些遺憾。

  只是,這時候去威尼斯較為冒險,林子軒覺得姜聞留在國內比較保險,不過他知道姜聞一旦做了決定,不是一個肯聽人勸的主。

  “要不你找個其他的理由出國?”林子軒建議道。

  “這么遮遮掩掩的沒意思,還是算了。”姜聞拒絕道,“我去就是參加一電影節,咱們別把事情想的太重了,說不定什么事兒都沒有呢。”

  “好吧,有事兒到時候再說。”林子軒點頭道,“小玲也會去威尼斯,她要先去香江。”

  在哥倫比亞亞洲電影公司的運作下,《回家》入圍了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林曉玲、劉霖和徐晶蕾三人會在月底前往香江,和芭芭拉一起去威尼斯。

  相對于那些成名的導演,林曉玲的名氣一般,《我們倆》雖然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但那只是在亞洲地區有影響力。

  在歐洲,她還是一名新人導演。

  芭芭拉認為能夠拿到一個獎項就不錯了,除了最高的金獅獎,還有不少獎項。

  比如評委會特別獎、新人獎、意大利影評人獎和意大利議會金牌獎等等。

  這些獎項不像金獅獎那么引人矚目,也不是每一屆都有,卻能提升影片的身價。

  “想不到小玲都到這個地步了,這才幾年時間,總感覺她還是當初在劇組里跑來跑去的小‘女’孩。”姜聞感慨道。

  “有五六年了吧,九二年咱們在紐約拍戲,我才知道她考了電影學院。”林子軒回憶道。

  兩人聊了幾句過去的日子,就分開了。8

無線電子書    文藝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