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七百七十八章:請大牛

無線電子書    超級怪獸工廠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葉青的設想中,眼前這兩座代表了工業最高水平的核反應堆。

  其隱藏在密封殼中的關鍵設備,可能會非常精密緊湊,用螺螄殼里做道場來形容都不為過。當電晶雙手連點,將圖紙上的密封殼去掉時。

  葉青和這幫怪獸們,才發現密封殼內,還有兩個密封殼。

  它們呈扁圓柱形,上下疊在一起。

  上面一個密封殼中,內部布滿一根根粗壯的金屬棒。這些金屬棒被固定在密封殼內部,一共480根。下方密封殼內沒有金屬棒,但擁有眾多管道,這些管道上方與頭頂的密封殼相連,下方一直延伸到外面,最終與蒸汽輪機連在一起。

  如果僅僅看體立圖紙,葉青不難猜到這座反應堆,分為兩個核心部位。

  上方是燃料棒,下方是循環冷卻系統。

  循環系統,源源不斷帶走燃料棒周圍的超高壓熱流。這些熱流帶動蒸汽輪機旋轉,逐漸冷卻后,重新加入循環過程。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

  燃料棒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加熱了液體,這些液體說白了就是水。

  曾有人戲稱,反應堆無論發展到第幾代,采用了什么高科技,依舊無法擺脫燒熱水的毛病。什么時候擺脫了這點,才算真正的科技進步。

  這似乎說的很在理,即使號稱距離成功永遠還有二十五年,打破了物理法則的可控核聚變,最終依舊還是燒熱水來發電。

  但并不能說“燒熱水”很土,在人類已知的熱能轉換中,燒開水的效率永遠是最高。

  核反應堆中的燒熱水,技術難度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讓它燒熱水簡單,可是如何讓它一直穩定的燒熱水,并安全穩定運行,才是真正難點。否則,一旦發生核泄漏事故,整艘巨輪的唯一結局就是被沉入海底。

  屏幕中的反應堆圖紙被一點點放大,很快,葉青和怪獸們,從這些看似尋常的核心結構中,發現了眾多非比尋常的細節。

  例如,這480根燃料棒中裝載的反應堆燃料芯塊,并不是每根都相同。

  六邊形排列的燃料棒,如果最外圍燃料棒中裝載了數千枚鈾5芯塊,那最中間的燃料棒中,只裝載了六百枚,并且它們的數量排列也很有規律。

  這么做,葉青猜測是為了追求熱能的一致性。

  如果沒有圖紙,巨獸工業這邊想要摸索出最完美的燃料芯塊排列,恐怕要歷經多次試驗驗證,消耗海量資源,積累大量數據后,才能讓超算最終模擬出來。而現在,只需要照葫蘆畫瓢。

  還有下方冷卻循環系統的工作方式,隨著圖紙放大。葉青和怪獸們,順著循環結構追蹤分析,很容易就從這套系統的結構中,推測出這座反應堆的發電模式。

  一回路冷卻水,將熱量導進給汽輪機發電的二回路水,竟然不是超臨界狀態。

  超臨界機組,與普通蒸汽輪機機組有很大差別。龍溪灘工廠這邊生產過超臨界機組,自然對這塊非常了解。不是超臨界,那證明這座反應堆的熱效比并不高。

  如果說超臨界機組能有50的熱效比,眼前這套熱效比最多30。

  葉青有些奇怪,超臨界機組制造技術,雖然只有少數幾個大國掌握,可顯然美國就是那個最大的國家。為何在如此先進反應堆上,任然非常保守地采用落后了最少兩代技術的普通機組?

  這一定有原因。

  想要讓循環水達到超臨界狀態非常簡單,增加它在燃料棒周圍的停留時間即可。

  燃料棒在鏈式反應過程中產生熱量,加熱壓力殼中的水。如果不進行冷卻,燃料棒的溫度可以上升到兩千多度。水的臨界溫度是15度,眼前這套機組的蒸汽工作溫度,葉青估計最多也就在300度。

  只差了70多度,但熱效比卻差距甚大。如果讓自己選擇,肯定二話不說上超臨界,甚至超超臨界機組。

  美國人卻不敢上。

  這其中,是因為冶金工業技術不過關的原因?還是燃料棒本身的天然限制原因?

  如果是前者,那葉青不介意讓美國人見識見識,什么叫世界頂級工業技術。他們做不到,巨獸工業給他們演示一下什么叫超超臨界,什么叫無限澎湃的動力。

  如果是因為后者,那巨獸工業這邊,大概率只能采用和美國同樣的保守方案。

  整整一夜,怪獸們都在分析著這套來之不易的航母反應堆三維圖紙。所有的細節都被一絲不茍記下,電晶則把這套圖紙移植到超算中,利用完備的圖紙,和巨獸工業現有的冶金技術,在超算上建立一套演算模型。

  比方說,圖紙上無法顯示美國人,采用哪種合金技術,來建造反應堆最外圍的密封壓力殼體。

  但巨獸工業知道自己來制造,可以制造出最高能承受多大壓力的殼體。

  同樣,循環系統的一回路冷卻管道壓力,和二回路最大工作壓力,都可以非常具體的在模型中表達出來。

  當然光有這些數據還不夠,燃料棒內堆芯的具體配方還不清楚,還有冷卻循環水中,又參入了哪種催化劑,或鈍化劑,來穩定燃料棒的鏈式反應過程?

  不過這些數據,已經不再是攔路虎。

  最核心的結構被破解,剩下那些未知參數,都是純粹的理論數據。華夏同樣是核大國,大型核電站已經發展到了成熟的第三代,和世界保持同樣領先水平。或許受限于工業加工技術,無法生產出水面艦船的反應堆。

  但采用哪種堆芯,如何來穩定堆芯,或是美國不采用超臨界機組的原因,都能從核能系統工作者的口中獲得答案。

  中云大學沒有核能系,但海的幾所理工大學有。

  里面的教授們,很多都參與過華夏核電站的設計與研發工作,是正兒八經既有理論,又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以公司名義,聘請他們來完善電晶建立的這套模型中,料棒,和冷卻循環水的參數,不要太輕松。

  而且只提供這些國際通用的數據,既不違法,他們也不知道巨獸工業要建反應堆,還是從美國那邊搞來的世界最先進船用反應堆。

  第二天一早,葉青就打電話給中云大學的蔡晨寧教授。

  蔡晨寧教授是葉青在大學時的導師,他雖然負責機械工程系,但混跡教授圈子,又活了一大把歲數,人脈關系遍布全國,找他推薦幾位核能領域的教授準沒錯。

  接到葉青電話,蔡晨寧教授沒有思考太久,就發出一連串炮仗樣的笑聲。

  “葉總,問我那是問對了人。”

  “聽我的,您根本不用去找一幫子的教授去研究理論數據。研究核能又不是打麻將,人多沒用。”

  “我向您推薦一位超級‘大牛’,就他一位就夠了,他手上就有您要的現成數據。”

  葉青有些忐忑的問這位‘大牛’是誰,不會是國寶級的院士吧?這種人似乎一個個比總統都忙,不好請的動吧?

  “哈哈~葉總您放心,這位‘大牛’要說別的企業,還真請不動,但您的巨獸工業偏偏可以。”

無線電子書    超級怪獸工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