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票!
在筆記本上簽完名字,看著棕發女孩一步三回頭的離開,凱瑞-穆里根從來沒覺得像現在這么好過,這種感覺不止是陶醉,簡直讓人上癮,有了一次還想要更多次。
“可惜,這個年代的影迷對導演不太感興趣啊…”
墨菲心中默念一句,拍了還在陶醉的凱瑞-穆里根肩膀一下,朝著汽車那邊走去。
說實話,他也很想被影迷認出來,對方一臉驚喜的請求簽名,然后再一臉崇拜的看著自己,把他當成神一般的存在。
就像很多人看待詹姆斯-卡梅隆那樣。
這樣的事情現在也只能想想,水果硬糖這種小成本的獨立影片,也不可能產生這么大的威力。
先送凱瑞-穆里根去朱利安-費羅斯那邊,墨菲又返回家,繼續自己觀看血漿恐怖片,為新電影項目做準備的工作。
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工作之余,經常與瓊斯-巴特勒聯系,以獲得水果硬糖的第一手數據。
從這個周一開始,水果硬糖在北美擴大到了160家院線,對于一部制作成本三十萬美元,又沒有大手筆宣傳營銷的影片來說,這樣的院線數字已經很不錯了。
即使以米拉麥克斯的能力,想要繼續擴大放映,也只有一個辦法,水果硬糖能在這一周里拿到過硬的票房成績。
但水果硬糖注定只是一部小眾影片,即便墨菲將它更改的更帶有B級片的色彩,也改變不了小眾的本質。
其實墨菲和凱瑞-穆里根看到的上座率,就是水果硬糖上座率的側面寫照。
誰也不能指望這樣一部影片上座率爆棚,單周票房超過千萬美元,即便是墨菲這個導演也從來沒這么想過,他還沒有這么低級和幼稚,連對電影最基本的認知都沒有。
周一當天,院線數翻倍的水果硬糖并沒有在票房方面出現狂飆激進的勢頭,在全美160家院線里拿到了接近4萬美元的票房,周二是北美傳統的影院打折日,票房稍有抬頭,單日產出接近4萬5000美元…
截止到這個周五,水果硬糖五天從北美拿到21萬美元。
加上上個周末獲得的10萬美元多一點,北美票房累加達到33萬美元,超過了墨菲制作花費的成本線。
周末才是院線市場的黃金時段,水果硬糖在第二個周末的三天時間里,又收到32萬美元,總票房成功突破60萬美元大關。
不過,影片擴大放映后的周末單館票房只有2000美元左右,這一成績只能說比較一般,水果硬糖不可能再獲得大規模加館放映的機會。
在米拉麥克斯的運作下,這部影片還是出現在了更多的影院里,第三周的院線數稍有上漲,達到了180家影院。
水果硬糖的票房走勢維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況,五個工作日拿到16萬美元,周末三天再取25萬美元,北美票房漸漸接近100萬美元大關。
然而,為時兩周較為穩定的放映,也基本消耗掉了大部分潛在的影院觀眾群體,從新的一周開始,水果硬糖票房驟降,單日票房甚至落到了一萬美元以下,五個工作日更是僅僅收獲不到5萬美元。
隨著新一個周末的到來,這樣的成績讓水果硬糖的院線數不可避免的被攔腰斬斷,只剩余不到100影院放映,票房走勢也持續下滑,周末三天拿到6萬美元,明顯進入了放映后期。
在北美,一部大熱影片能放映半年以上的時間,但往往都是主流商業大片或者獎項傍身的口碑大作,一部小眾當中的小眾片想要打持久戰,還維持一定的上座率,只能說白日做夢。
經過四個周末的放映,水果硬糖的北美票房堪堪超過一百萬美元,達到了米拉麥克斯的購買成本線。
當然,米拉麥克斯拿不到這么多的票房分成,距離收回成本還很遙遠。
墨菲在看過大量的恐怖片之后,已經開始撰寫新的劇本大綱,中間也去了一趟米拉麥克斯影業在伯班克的辦事處,特意給瓊斯-巴特勒留下了電子郵箱,以便對方能第一時間把水果硬糖的相關動態發給他。
瓊斯-巴特勒對他的態度比之前明顯好了不少,原因也很簡單,水果硬糖已經達到了米拉麥克斯百萬美元北美票房的預期目標,而且還有些許上升的空間。
水果硬糖的北美院線數繼續下降,很快掉到了八十家,北美票房自然也隨之下滑,7萬美元是新的七天里的產出。
在墨菲完成劇本初稿的時候,水果硬糖的北美院線數已經掉到30家以下,單日產出票房不足2000美元。
不過,就像瓊斯-巴特勒對他說的一樣,影片的北美票房已經超過了米拉麥克斯預期的一百萬美元,成為一部超預期作品。
進入三月中旬,墨菲還在修改劇本,水果硬糖經過七周的放映,終于從北美院線下檔,北美票房數字最后停在了148萬美元上面。
雖然不知道米拉麥克斯與院線方簽署的是什么樣的票房分成協議,但扣除各種亂七八糟的支出后,墨菲認為發行方最終能拿到的票房分成不會超過75萬美元。
這樣算的話,米拉麥克斯無疑做了一筆虧本的買賣。
但是,北美票房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后面不僅有海外放映版權,運作得當的話,錄像帶和電視版權也會有一大筆收入。
根據墨菲多方打探的消息,水果硬糖的海外放映權直接被米拉麥克斯賣給了一些海外的發行公司,前后也拿到了一百多萬美元。
加上肯定有的錄像帶,米拉麥克斯別說盈利,能拿到百萬美元的利潤也不是很難。
通過水果硬糖,墨菲也更加認清發行公司才是好萊塢食物鏈上層的事實。
盡管這些與他沒有太多關系,不過隨著水果硬糖的放映,墨菲也有實際性的好處,他已經達到了編劇工會、導演工會和攝影師工會的入門標準,一天時間里先后去三家工會進行注冊,正式成為了有組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