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在蘇聯方面的牽線搭橋之下,美國和中方開始進行關于臺海問題的談判,當然雙方之間的談判一開始并不顯得有多少友善,至少是充滿了火藥味。跟之前的基辛格一樣,馬里奧總統并沒有通過國務院的正式外交訪問途徑,而是讓作為國家顧問的安東尼·雷克率先跟中國駐美國大使李道豫進行接觸,雙方敲定了秘密訪問的時間。
然后安東尼·雷克開始率先訪問北京,為接下來的三方會談奠定基礎,同時也想知道中蘇方面的底線在哪里,好為接下來的談判籌備籌碼。
事態依舊向著亞納耶夫預料的方向發展,馬里奧并沒有聽取自己當初的建議,執意要在臺灣地區的政治動蕩沒有穩定之前不撤出臺灣海域,這一舉動大大的刺激了中方的神經,也讓蘇聯看到了美利堅政府無恥且精彩的一面。
“現在好了,美國又打算自取其辱了。”亞納耶夫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一點也不感到震驚,因為美國并沒有意識到臺灣對于中方來講,比古巴對美國的意義更加重要,在關于這個問題上中方不會跟其他人進行妥協,這是他們的戰爭,與其他人無關。
亞納耶夫走到窗邊,隔著防彈玻璃望向窗外的風景,莫斯科已經進入了六月,氣候最溫熱的季節,紅場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平靜。但是習慣了身處政治漩渦中心的亞納耶夫看來,所謂的平靜不過是危機大爆發之前的前奏而已。
“接下來美國將會遇到最頭疼的一場三方會談,因為中方在臺灣問題上可是向來軟硬不吃的呢。”
所以中國方面的態度顯然出乎安東尼的顧問的預料,李道豫基本上一口否決了關于美國方面提出維持現狀的提議,并且強烈指責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干預中方內政,美國方面必須退出這場風波,否則中國方面絕對不會舉行三方會談。
“這是中國的底線,我們絕對不會采取所謂的妥協換取和平的方式,安東尼顧問,請轉告馬里奧總統,我們的條件不會改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先退出臺灣海域,再來跟我們討論所謂的和平解決問題,否則一切都是面談。”
面對中方咄咄逼人的態勢,美國方面只好加快跟臺灣之間的談判。甚至直接威脅只要巖里政男敢再次提出獨立口號,那么美國將會派遣中央情報局前往臺灣地區。相比起之前的經濟封鎖威脅和武力恫嚇,這次美國采取最直接粗暴的方式,脅迫臺灣最高領導人。
美國的脅迫可不是單方面的,同時日本,韓國,新加坡都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臺灣政府,而巖里政男獨立的資本在于臺灣的經濟還有外界的支持,在這兩種手段都失去之后,他的獨立終究只是一場春秋大夢。
在美國的威脅之下,瑟瑟發抖的臺灣領導人答應了美國的要求,在公共場合重申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認同九二共識的原則,同時積極的推進第二次汪辜會談,希望兩岸之間的關系重新走向正常化。
臺灣的妥協是被美國拿著刀子架在脖子上逼迫出來的,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小動作之后,山姆大叔又優雅的轉過頭來開始跟中蘇方面舉行三方會談。臺灣未來局勢走向的決定權不是在巖里政男的手中,而是在中方和美國之間的博弈之中。
中方提出的條件是美國太平洋艦隊退出臺灣,臺灣問題屬于中方內部問題,美國沒有權力進行管轄,同時中方有權對臺灣進行任何的處置。
而美國方面則表示在太平洋艦隊離開臺灣之后,臺灣必須維持現狀,中方不能因為臺灣問題而擅自使用武力統一臺灣。
雖然嘴上說著不會再干涉臺灣問題,但是實際上不死心的美國人就希望保持現在不獨不統的現狀,畢竟海峽兩岸政治高層面和心不合的態度才能保證美國能利用島鏈封鎖住崛起的紅色巨龍。
這是中方和美國之間的較量,蘇聯只不過是作為一個施壓的籌碼而已,但是并不能在這場較量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即便如此,在臺灣問題方面。中方和蘇聯在私底下還是取得了共同進退的一致共識。
對外部長謝瓦爾德納澤,美國國務卿沃倫還有中方外交部特別人員千其琛首先進行了試探性的談判,會議地點定在了北京。
這幾乎是一場決定亞太局勢走向的談判。
“中方可以維持現在的狀態,但是前提條件都是在美國艦隊從我們國家海域撤離之后,否則中方絕對不會同意任何的方案。”一開始中國方面就表現出強大的氣場,仿佛讓沃倫感到回到跟蘇聯談判的時代。
“但是我們必須保證臺灣不會發生大規模的軍事沖突,這對于亞太地區的和平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華盛頓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發生。”沃倫的語氣非常強硬,既然在已經輸了這場危機和沖突,那么他希望至少能在其他地方挽回顏面。
但是中方代表千其琛立刻回敬對方,“臺灣會不會發生沖突什么時候輪到你們美國人來管了?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與你們無關。手管的這么寬還不如多多關注一下你們國內的局勢,中國的問題,中國人自己解決,不需要外人插手。”
只有謝瓦爾德納澤一言不發,雖然美國和中方之間吵得這么兇,但是在大致問題方面已經達成了協議,只不過有些小細節總覺得要挽回顏面才行。說白了現在兩個國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家顏面爭得面紅耳赤。
但是無論如何,所有的一切都會在這場會議之后結束,哪怕現在中美之間如何針鋒相對,最終他們都會選擇握手言和。
這便是大國政治博弈的復雜性,臺灣坐井觀天的青蛙們永遠都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咳咳。”謝瓦爾德納澤咳嗽了一下,對千其琛和沃倫說道,“我想兩位現在應該聽取一下蘇聯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