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

無線電子書    大明1617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要知道,現在遼西那邊朝廷新練了二十個營的新兵,加上原有人馬駐軍已經超過十萬人,還有大量的文武官吏和幾十萬的難民要安置,還要修寧遠到山海關諸堡,這么多事做下來,一個月的開銷也只是三十多萬兩,就算這樣,也是朝廷費了極大的力氣,加大了商稅和關稅的收入,加征遼餉,開源節源上竄下跳,連東江鎮的軍餉都不能核發,原本的九邊諸鎮,除了遼鎮軍餉不曾拖欠外,西部的這幾個軍鎮都在拖欠軍餉,大同鎮這里已經三個月不曾發餉,那些靠軍餉吃飯的邊兵已經快要衣食無著,而他們還不知道,這樣的情形只是開始,到崇禎年間甚至有半年多不曾發餉,邊兵只能賣妻賣兒,忍耐不住的就和農民軍一道起義,成為義軍中的主力,最終葬送了這個他們曾經保衛過的王朝。

  到了此時,不管是軍司中人,還是原本商行中人,或是原本的商會中人,又或是純粹的和裕升軍人才隱隱明白,為什么張瀚能做出這么大的事業而朝廷不行,僅就現在的開銷花費朝廷就是絕對負擔不起的,因為人們都明白,現在的開銷還只是開始,往下去還有對北虜的戰事,不把韃子徹底打服就不可能把吞下去的消化掉,往下去招募新軍,練兵,裝備武器,鎧甲,戰馬,還有日常軍餉,訓練,戰事時的開銷,修筑軍堡,大量駐軍軍人,還有大量的火器,還有配合的民夫等等,半年之后,北邊的開銷恐怕倍增都不止。

  加上南邊,這一北一南,算是兩根絞索,把田季堂勒的快喘不出氣來,他的表情當然好不到哪去。

  “大人,化冰了。”

  張世雄策馬在前,先抵達高堤之上,向身后高聲叫著。

  看著東西河被挖填為南北河,張世雄的神色也是十分復雜。

  在他右手側后不遠就是大片的工場區,眼前原本是一條東西朝向的河流,在第一次素囊和布囊率北虜大軍抵達李莊,意欲搶掠時,河流和復雜的地形使北虜騎兵進退失措,最終慘敗而逃。

  那是一次著名的戰事,也是使和裕升完全走進大同所有階層視野的一次決定性的勝利,打那之后,和裕升才由棋子的身份逐漸轉為棋手,最終張瀚落子布局,直至現在攪動各方局面,甚至在草原上已經是決定土默特等蒙古各部生死存亡的強大勢力。

  張世雄在那一次戰事開打時還在新平堡里讀書,和李貴,夏希平,馬武等人都在一起,后來他和馬武等人先期離開,當兵之后又入軍校,再成軍官,雖然是短短兩三年的事情,自身的感覺卻是已經過去很久。

  當時新平堡被圍,堡內人心卻是十分安穩,張世雄等人心心念念的是李莊的安危和蒙古騎兵主力的南下,后來大勝消息傳來,新平堡里一片沸騰,張世雄等人更為激動,到李莊后,第一件事就是來看當日的戰場,結果現在再策馬到這一片地方時,舊日的痕跡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代之而起的是南北渠,這是一個異常宏偉的工程,說是渠,比一般的河流還要寬闊很多,在水利工程的設計上有很多蓄水和調節流速的工程,哪怕在此時的枯水季節,水位要比平常低很多的情形下,用肉眼也能看的出來渠水的流速很快。

  張瀚等人抵達之后,一個侍從往渠道里扔了一個木片,在眾人的眼前,這個木片飛速的流向遠方,直到抵達分叉的渠道為止。

  張瀚大為贊道,贊道:“很不錯,很好。”

  張瀚感覺十分滿意,這條大渠長十一里,是從桑干河里直接引過來的支流,河流的流速很快,足以帶動足夠的水車和更多的依賴水力的機器。

  從干渠引導支渠是下一步的工程,李莊那里原本依賴的小河已經遠遠不足帶動諸多的機械,各種水力機器很多,引水渠和水車也多,水流不足流速不快已經桎梏了李莊各個工場的發展,等這個南北渠和引流工程完善了,各個工場都會大為受益。

  在場所有人都是點頭,李慎明大發感慨的道:“這可真是人力乃至勝天!”

  張瀚哈哈一笑,說道:“遵路兄的口氣太大了,我們在上天之下還是螻蟻啊。”

  “不然。”李慎明正色道:“人有性靈,我們是向來與天爭命的,今日這渠就是明證。老天不給飯吃,我們就造這渠出來,文瀾,不要說這渠能帶動多少機器,我并不著重,我和李二柜還有孔至之他們一樣,更看重這渠能滋養澆灌多少田畝,糧食,始終才是最為要緊的!”

  聽了李慎明的話,張瀚先是愕然,接著微笑點頭,內心很感欣慰。

  他又站在渠頭,觀看良久。

  在張瀚凌風而看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是用仰慕乃至敬畏的眼光看著他,甚至是李慎明和張瀚正牌的岳父常進有,眼光中都是有一點敬畏。

  這里確實如李慎明所說,這是人力對抗老天的明證,雖然相比后世的那些著名的水利工程相差萬里,就算比起古代國家級的水利工程也差的遠,但放眼在大同乃至山西一帶,這百年之下能動員數萬人力,花費數十萬兩白銀,歷時數月修筑成這干渠這樣的事情也就只有這一樁。晉商最擅長積累財富,但鮮少有回報鄉里的,有了錢就廣筑大院,修地窖藏銀,因為多山少田,缺乏田畝和近水良田,大量山西人只能放棄土地成為行商,這原本是有進取精神的好事,不過相比張瀚此時的所行所為,就又是差的遠了。

  張瀚本人倒是無所謂,他的經歷原本就不可能淪為普通商人的層次,但在外人看來,不論是李莊的工場,靈丘的鐵場,穿行各地的馬車,還有眼前這宏偉的水渠。這些東西都是非比尋常之物,更是印證了很多人流傳的張瀚是所謂“真龍”的傳言。

  這里頭可能有軍情司宣傳部門的功勞,但相比宣傳,實打實的東西擺在眼前,更是會引發很多人的聯想。

  張瀚本人則不會往那方面聯想,但他心胸中有足夠多的驕傲和自豪。

  不論怎樣,哪怕百年之后,就算他和所有的一切都煙消云散,但眼前這道渠定然在,還有綿延數十里的各條支渠,百萬畝以上的土地得到澆灌,僅從這一點來說,就已經不枉此生。

  “好了。”張瀚收起復雜的情緒,對著眾人笑道:“我們去鑄幣局,孫初陽怕等急了。”

  孫元化早就等著南北渠西邊的鑄幣局,他身邊是王德榜李長年等各工場的大佬,孫元化對這些匠人頭子反而是比對張瀚客氣的多,遠遠看到他手舞足蹈的和這些大匠說話,面色十分和悅。

  王德榜等人也不是當年的那些最低等的工匠了,他們追隨張瀚最久,從萬歷四十五年至今一直跟隨,眾人都被張瀚強迫學習和進步,工場這邊的條件又好,不怕耗費,只要是實驗有用,花費再多也是在所不惜。

  不管是王德榜改進火銃,或是楊鶴高李長年等人試制馬車,鎖甲,扎甲,只要是確實需要,銀子就是撥下來,加上一直聘請京師等各地的匠人過來補充這邊的技術實力,又強迫王德榜等人識字看書,諸如國朝著名的那些制器的書籍這些匠人頭目都必須研讀,這么多年時間下來,論起真正的本事,王德榜等人在理論上可能還是不如孫元化這種逆天強人,但在實際操作的水平上,孫元化肯定又是差的遠了。

  張瀚倒也喜歡眼前的場面,這幫技術人員算是典型的理工呆子,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說話簡潔,不似到別處視察,總會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

  “見過大人。”

  王德榜和李長年等人見張瀚過來,各人都只是一抱拳,只是在臉上露出誠摯的笑容。

  相處時間久了,各人都完全理解了張瀚的秉性脾氣,不再有無謂的多余禮節。

  張瀚面露微笑,對眾人道:“大伙辛苦了。”

  孫元化哼了一聲,說道:“張大人既然知道,那就該早些來。”

  眾人聞言愕然,早知道這姓孫的為人十分不客氣,有些迂腐呆氣,沒想到如此不識禮數。

  張瀚不以為意,笑道:“初陽兄還是這般脾氣,好了,銀幣鑄出來了?”

  “正是。”

  孫元化神色也有些傲然,不過轉頭看看身邊的大匠們,又對張瀚說道:“李莊的各個工場也幫了不小的忙,大家都出心勞力,非孫某一人之功。”

  從年前選定場址,先搭了工棚就開始試做鑄幣的機器,鑄幣的機器原理和輥軋機相同,只是細節上有所不同,用水力帶動機器壓制,工序在幾百年后相當簡單,甚至想要在硬幣上用什么圖案都是很隨意的事,而在此時,包括歐洲各國,在鑄幣上都是要花費不小的心力,在圖案,銀邊,重量上,都是要經過好多工序,進行嚴格的管理方可。

  工棚內的機器也是分好幾鐘,孫元化開始向張瀚演示。

  先是將銀錠或銀塊熔壓成薄厚固定的銀板,然后裁剪成固定寬度的長條,接著再將銀邊條送入機器磨壓,合格之后,再用沖床將銀邊條沖成一個個圓形的銀幣,同時壓花壓邊,這時銀幣幾乎就成型了,再下來就是如張瀚所見的那樣,一張張桌子擺開,上頭擺放滿了銀幣,由工人手磨去掉雜質毛邊,最終銀幣就算制成。

無線電子書    大明1617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