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79章:山雨欲來風先起

  當日回到肅王府后,趙弘潤獨自坐在書房內思索著孫叞所講述的那些。

  做最壞打算想,如今的大梁,已然落入了太子弘譽的掌握,這讓趙弘潤難免有些擔心甘露殿的父皇。

  原因很簡單,似太子弘譽這般撤換六部尚書,那是多么大的事?可是在甘露殿內養歇的父皇,卻始終沒有出面,這讓趙弘潤不由猜測起來,莫非他們父皇已遭到太子弘譽軟禁?

  而對此,趙弘潤簡直難以置信。

  他父皇那是什么人?

  那可是奪嫡上位的君王,豈會不防著一手?

  按理來說,不至于會遭到太子弘譽軟禁——要知道,哪怕趙弘潤再是認可太子弘譽的才能,但與他們父皇相比,趙弘潤仍然覺得相差一大截。

  至少,自從魏天子認真以后,趙弘潤就再也沒有從這位父皇身上占到上風,那所謂的父子戰爭,他依舊是「兩勝四負」的局面。

  不是趙弘潤不想扳平,甚至取勝,問題是他實在抓不到機會。

  然而那樣的父皇,卻居然被太子弘譽軟禁了?

  這讓趙弘潤不由地暗自猜想:難道父皇果真老了?

  當然,關于「軟禁」的事,這還只是趙弘潤的猜測,畢竟在親眼見到他父皇之前,他也不敢保證他父皇是否遭到軟禁,萬一他父皇的確是將國家與社稷交給了太子弘譽呢?

  更何況,趙弘潤實在也想不出太子弘譽有什么理由軟禁他們父皇,畢竟太子弘譽明擺著已經是承接皇位的儲君,按理來說根本沒有理由做出這種事——難道只是為了早幾日執掌大權?這太可笑了。

  想到這里,趙弘潤按捺心中的猜忌,等著青鴉眾的匯報。

  而與此同時,在皇宮內的東宮,太子弘譽正坐在內殿,手拿著一張紙,若有所思。

  只見在這張紙上,清楚地記載了趙弘潤今日一整天的行程,時間精確到幾時幾刻。

  良久,他長吐一口氣,將這張紙遞給在旁的張啟功。

  張啟功接過那張紙掃了兩眼,正色說道:“看來肅王多少已有些起疑,正在四處打探…”

  太子弘譽閉著雙目沉思了片刻,問道:“趙弘疆、趙弘信、趙弘宣三人,還未表明態度么?”

  “至今還未收到他三人的回應。”張啟功搖了搖頭,隨即又補充道:“不過,據細作送回來的消息稱,陽翟王趙弘璟曾私底下前往宋郡,與慶王趙弘信相見。”

  “趙弘璟…”太子弘譽微微睜開雙目,瞇著眼睛喃喃念叨著這個名字,語氣中仍舊充滿了殺氣與惡意:“他不過是一只喪家之犬,我遲早將他生擒,將其凌遲處死、碎尸萬段!”

  聽聞此言,張啟功低聲說道:“太子殿下不可輕敵。…關于趙弘璟,在下左思右想,總感覺有點不對勁。”

  “什么?”太子弘譽臉上露出幾許疑惑。

  只見張啟功面色凝重地說道:“趙弘璟當初封到陽翟,陽翟乃貧瘠之地,何以趙弘璟竟能私底下湊起一支私軍?他的糧餉哪里來?軍備哪里來?”

  “不是前兵部尚書徐貫與前戶部尚書李粱私下挪動么?”趙弘譽皺著眉頭說道。

  張啟功聞言搖了搖頭,正色說道:“戶部的賬目清點不清,這是正常的,當年我大魏遭受五方勢力圍攻時,戶部耗盡國庫的存金,一方面流入市集填平市集的米價差額,一方面又向國內貴族借貸,如此龐大的數目,會有出入在所難免,并不能肯定就是李粱截取了稅金…殿下別忘了,當初趙弘璟還在大梁時,雖然主持戶部,但李粱與他的關系并不融洽。當然,那位李尚書與咱們也并不融洽就是了…”

  “唔。”太子弘譽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兵部也是相同情況吧?”

  張啟功輕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當年朝廷允許國內貴族籌措私軍,由于戰況險峻,兵部在沒有登記的情況下,就將軍械庫的器械發放給了國內的私軍…既然前兵部尚書徐貫與太子殿下并未一路,那就索性讓他背了這責任。”說到這里,他在笑了兩聲后,忽然嚴肅了表情,正色說道:“總而言之,兵部與戶部,與趙弘璟多半是沒有什么關系的,可趙弘璟卻能在短短半年前,湊足一筆錢財,私底下組建了一支萬余人的私軍,若非那日派了禁衛前往陽翟,我等還被蒙在鼓里…”

  太子弘譽聞言,一邊用手指敲擊著桌案,一邊沉思著。

  張啟功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有一伙人,在私底下給趙弘璟提供著資金,幫助后者積蓄力量。

  至于究竟是誰,太子弘譽也不得而知。

  不過無所謂,趙弘璟花費了大半年積蓄的那些可憐的兵力,早已被他派遣禁衛設法除掉了,如今的趙弘璟,只不過是喪家之犬。

  唯一讓太子弘譽感到顧慮的是,他至今仍沒有找到趙弘璟的下落,因此他暗自猜測,趙弘璟是否有可能逃到趙弘信、趙弘宣、趙弘疆這三位外封的兄弟那邊。

  這三位外封的兄弟,與太子弘譽的關系并不是很和睦,慶王弘信就不用多說了,當年趙弘譽借「金鄉屠民」一事將其一腳踹到宋郡,慶王弘信至今還未擺平難纏的北亳軍,對他趙弘譽可謂是恨之入骨;而桓王趙弘宣,因為長皇子趙弘禮的關系,一直以來就對他趙弘譽抱持敵意;唯獨剩下燕王趙弘疆,與他趙弘譽以往并未發生齷蹉,但是此人在北疆與桓王趙弘宣同進同退,因此與太子弘譽的關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不,邀請諸兄弟回大梁見證登基大典的書信發出去已有十日,唯獨肅王趙弘潤應邀來到了大梁,其余趙弘信、趙弘宣、趙弘疆三人,皆沒有任何動靜。

  想到這里,太子弘譽沉聲說道:“趙弘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如今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讓趙弘宣、趙弘疆、趙弘信三人前來大梁…”

  聽聞此言,張啟功搖搖頭說道:“話雖如此,但正如在下當初所斷言的那樣…恐怕三人不會中計。”說到這里,他暗示趙弘譽道:“在下以為,太子當另做打算。”

  聽到張啟功口中那句「另作打算」,太子弘譽的面色便變得凝重了幾分。

  因為當初張啟功在向太子弘譽獻計時,有兩條計策。

  第一條,無非就是借「見證登基大典」這件事,將肅王趙弘潤、桓王趙弘宣、燕王趙弘疆、慶王趙弘信四人騙到大梁,解釋兵權。

  這條計策,合乎情理,畢竟歷代新君登基,同輩的兄弟的確是要到場見證,擁護新君。

  但問題是,趙弘宣、趙弘疆、趙弘宣三人又不是傻瓜,在得知大梁這一年多來發生的變化后,怎么可能輕易前來大梁呢?——也只有以往就支持太子弘譽的肅王趙弘潤,會如此干脆地前來大梁,雖然這位殿下此番前來,恐怕也是心存著某些別的想法。

  至于第二條,那就是判定那幾名兄弟的罪名,畢竟拒絕赴大梁見證新君繼位,這是說不過去的,只要太子弘譽這邊稍微運作一下,就能將「擁兵自重」、「圖謀不軌」罪名按在那幾名兄弟頭上。

  只不過,這樣一來,兄弟幾人也等同于徹底撕破了臉皮,搞不好那幾個兄弟會「矯詔起兵」,聯手對抗他,到時候,國內說不定就會爆發一場內亂。

  不過慶幸的是,諸兄弟中最擅長打仗的肅王趙弘潤,已于前兩日來到了大梁,這讓太子弘譽大大松了口氣,否則若是這位兄弟亦拒絕邀請,太子弘譽還真不敢弄什么登基大典——若是登基之后,鎮守魏國四方的兄弟王侯依舊不尊君令,那豈不是徒惹天下人恥笑他趙弘譽?

  “…太子殿下,在下以為,此事不易再拖,應當向那三人發出最后通牒。”

  見太子弘譽似乎仍在考慮此事,張啟功壓低聲音說道:“再拖下去,待等肅王那邊亦察覺了不對,被他走脫,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太子弘譽沉思了片刻,瞇了瞇眼睛,沉聲說道:“好!就依你的意思,于垂拱殿發布詔令,勒令趙弘宣、趙弘疆、趙弘信三人于五日內趕赴大梁,若違此期限…則視為叛逆!”

  張啟功聞言面色一正,拱手贊道:“太子殿下英明!”

  說罷,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壓低聲音說道:“太子殿下,肅王那邊,在下建議還是多派些人手,謹慎些為好…”

  盡管張啟功說得頗為隱晦,但太子弘譽還是能夠聽懂前者想要表達的含義:派遣軟禁肅王趙弘潤一行人!

  只見太子弘譽眼眸中閃過幾絲復雜神色,惆悵說道:“此事…不必操之過急。”

  聽聞此言,張啟功緊聲說道:“太子殿下,肅王那邊可是…”

  “我知道!”太子弘譽打斷了張啟功的話,正色說道:“啟功,你要知道,我雖希望收回諸兄弟兵權,但并不希望與八弟交惡,待日后穩固下來,我還是會重用弘潤,為我大魏開疆辟土…”

  說到這里,他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興致闌珊地說道:“總之,這件事再緩幾日,除非弘潤他有意逃離大梁,否則,絕不允許派兵軟禁。”

  見太子弘譽主意已決,張啟功搖了搖頭,只能拱手領命。

  數日后,垂拱殿發布的詔令送到了宋郡昌邑縣的慶王弘信手中。

  慶王弘信在看罷詔令后,勃然大怒。

  與此同期,相同的詔令亦送到了河東郡安邑縣的桓王趙弘宣手中。

  后者在看完詔令后,亦是面色不善。

  最終,慶王弘信與桓王弘宣,依舊按兵不動,誰也沒有前赴大梁。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無線電子書    大魏宮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