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嶄新的Me262驗證機時,立即察覺出與前次機型的巨大不同,霍夫曼才明白施佩爾為什么會說“略晚一些”了。按預定計劃,Me262要在3月份開始進入試生產,從目前這架勢來看,恐怕6月份都很難開展。當霍夫曼皺著眉頭把問題拋給梅塞施密特博士時,后者卻信誓旦旦地表示:“6月份一定能按照新機型開始試生產,2個月內保證進入大規模量產。”
面對梅塞施密特的豪言壯語,施佩爾只是微笑不語。
趁博士轉過身去安排試飛時,霍夫曼疑惑地和施佩爾說:“怎么回事?我發現博士和你之間笑得特別詭異…這當中一定是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當然,元首,這里涉及很多原因,推遲量產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決定——這得到了我的同意。”
經過施佩爾的詳細介紹,霍夫曼才知道看似平靜的Me262項目之下隱藏著眾多變故:
首先是發動機問題,Me262最初采用BWM003噴氣發動機,因不可靠而換用Jumo004發動機,該款發動機有兩種類型,一是004A,另一種是004B。A類是根據實驗室研究結果生產出來的標準型,用了大量的鈷、鉻、鉬等稀有金屬,而B類則是很少用這些金屬的簡化版。簡化的結果有喜有憂:喜的是制造工藝簡化了,重量更輕了——生產型004B比004A輕100公斤,優的是壽命縮短了——實用無故障時間僅為50小時,大大少于A類200小時的水平,性能穩定性也有所下降。
如果沒有霍夫曼為礦產籌劃的一系列工作,Me262會和歷史上一樣帶著簡化版的004B上天,但現在德國已度過了稀有金屬匱乏階段(至少重要裝備上是完全可以保障的),通過與日本交易又獲得了一批(空運稀有金屬從經濟角度而言是不劃算的,但空運主要是為交流人員與圖紙,金屬只是附帶,邊際成本為零),包括施佩爾和梅塞施密特在內都主張全部用A類。恰巧因為容克斯公司正好也在研究日本飛機的金屬機構,同時看到了日本有關高溫合金的探索——日本技術雖然并不先進,但由于他們采用了鎳系合金的基礎而德國采用鐵系合金基礎,完全是不同的路子,嘗試性使用之后,發現居然性能有較大改善:單臺推力由8.8千牛上升到10千牛,重量下降了近30公斤,平均無故障時間上升到了250個小時。
大喜過望的尤莫公司立即將這種型號定為004C型,同時在新合金基礎上又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找到更好、更有價值的高溫合金配方。在發動機改良之后,意味著Me262又有很多地方可以調整,梅塞施密特博士進行了大量新設計改良,包括機頭長度、機翼后掠角度、吊艙布局、機體金屬材料等各方面不一而足,脆弱的前起落架也得到了顯著改善,Me262項目等于尚未正式實施就有了一次全新升級。
特別是在后掠翼領域的變化更大,梅塞施密特博士本身就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而德國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是世界范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發動機推力上升與機體重量下降后,飛機速度變得更快,因為他用加大后掠翼角度的辦法來提升靈活性與俯沖時的機體過載限制。經改進后的驗證機后掠角度接近25度(原本是18.5度),最大速度突破91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達到1250公里,最高升限突破12500米,與此同時駕駛艙視野也得到了改善,等于又進行了一次大修改,內部代號Me262B。
而博士之所以執著地改進Me262,也和他最近受到的刺激有關——Bf109在德國事實上停產并眼看新一代戰斗機會落在Fw190C頭上的事實大大激發了他的好勝心,他希望開發一款比較成熟而又具有高超戰斗力的噴氣式飛機來,一心一意要壓過譚克博士。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Bf219大量生產,梅塞施密特原本并未對此抱有太大期望,以為不過是海航需要一款艦載戰斗機救急,不過幾百架的市場,聊勝于無罷了。沒想到卻在東線大受好評,訂單從幾百架躍升到3000架,不僅德國空軍與德國海航大規模需要,就連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空軍都排隊想要這種新飛機,需求之旺盛甚至還彌補了Bf109轉移之后的訂單量。
博士是個優秀的飛機設計師,但首先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很想抓緊時間拼命生產一些,用于撈回在Bf109上的損失,這一點施佩爾表示理解,再怎么說梅塞施密特也是黨的重要支持者,就109生產線停產并搬到意大利去的巨變他要給博士一個交代,于是他以Bf219大規模生產為條件,給梅塞施密特公司額外爭取了5個月時間用于Me262進一步修改,于是,從3月份開始,Bf219的月產量將達到驚人的800架——比起Fw190系列1200架的生產量來說差距很小。
得知事情全部原委之后,霍夫曼松了一口氣,如果遲5個月能收獲更好的飛機,他不介意多等等——歷史上Me262投入實戰已是1944年中的事了。
“博士,有一點您需要明確,無論怎么修改,Me262純粹是為了對中高空敵機進行攻擊而生的…”
“明白!”梅塞施密特大笑道,“我知道元首的口號——不能有一公斤重量用于對地攻擊,我的改動保證讓您滿意。”
果然,在Me262B設計中,博士喪心病狂地拿出了裝有4門20mmMG213機炮(單門備彈200發)及48發R4M火箭彈的配置,同時還預留了副油箱位置,加掛之后可以將滿載時的最大航程擴充到1500公里以上。
霍夫曼滿意地點點頭,這配置足夠B17或即將到來的B29頭疼了,只要Me262有足夠規模,再搭配Ta152使用,1944年的制空權是有保障的,只要有制空權,第三帝國就有的打。
利用參觀的間隙,施佩爾還向霍夫曼介紹了發動機領域的生產與開發情況。
積壓多時的DB601E發動機全部找到了去處,一部分出口給日本,剩下的全部安裝在He218上,一旦亨克爾公司對He218升級成功,DB605系列發動機也會有恰當的領域使用,而DB603則是預定給了Ta152使用,奔馳公司從上到下長長松了口氣。
DB系列發動機度過了Bf109減產而積壓的難關,現在輪到尤莫公司為自己的Jumo213E發動機未來前景擔心了,但很快這種顧慮就被打消,一月份有三份訂單擺在了他們面前:
一份是Ju88轟炸機的升級需求,空軍要求得到1000架Ju188轟炸機(是在Ju88基礎上升級起來的新型號),未履行的Ju88訂單自動轉換為Ju188。歷史上該機使用BMW801G發動機,現在順理成章地換成了Jumo213E發動機,單臺發動機在重量略輕的前提下功率還提高了50匹馬力,同時改善了高空性能,載彈量3噸,速度高達505公里/小時,航程接近2200公里,完美超越了美國的B25轟炸機,與B26在伯仲之間,但起降過程遠比B26容易和可靠得多。
另一處使用Jumo213E發動機的是Ju290A運輸機,這是Ju52后續機型,空軍要求換成Jumo系列發動機(原本同樣使用BMW801),這是有4個發動機的大家伙,上一架就是4臺的生意。容克斯搶生意搶上了癮,除運輸機單子不肯放過外,還進一步推出了Ju290C(海上巡邏版),準備向海航推銷用于取代大西洋禿鷹——Fw200C,面對44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和高達6000公里的航程,里希特霍芬立即動了心,開口就要了100架。
本來容克斯公司還想再拿Ju290去沖4發重型轟炸機招標,但卻被軍備部明確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好玩:“我們認為該設計不如貴公司的Ju488,鑒于各公司集中精力申報一款飛機的要求,是否確認撤回Ju488項目申請?”容克斯公司只能悻悻然地放棄Ju290的重轟夢。
最后一個意想不到的單子來自于Me323,在北非登陸戰中有著出色表現的巨型運輸機博得了霍夫曼的好感,指示梅塞施密特公司想辦法改進提升,博士立即組成精干小組進行研究,初步決定將原來由木頭和織物做的機翼換成全鋁材——現在德國不缺材料,同時將6臺法制格羅姆羅納14R發動機替換為Jumo21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