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六章 走投無路的日本(完)

  “聽說你這次又運了兩飛機的鎢礦回來?日本人對你可真大方啊。”霍夫曼轉過頭去問施佩爾,“照這樣再來幾次,在東方省那個鎢礦形成開采規模前我們是不是不用再購買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提供的高價黑心鎢了?”

  “完全可以,明年元旦該礦就能量產,到時候就不缺鎢了,不過有的話也不妨多弄點,日本人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施佩爾笑道,“看在科爾中校這么辛苦的份上,您是不是考慮給他發個勛章呢?”

  “元首,如果您看了這份文件就不會說葡萄牙和西班牙是高價黑心商人了。”科爾抽出載明日方要求的文件遞了過去,。

  霍夫曼看完后臉色一變,不過沒有馬上表態,而是默默遞給施佩爾看。

  “這個援助要求有點…有點…”施佩爾本想說“異想天開”,后來又覺得霍夫曼還沒表態,便修改了一下措辭說道,“有點過分了啊,有這么多資源我們自己都能打下中東了…”

  霍夫曼輕輕地搖頭,看表情似乎不太高興。

  “要不,和日本人再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個折?”施佩爾皺起眉頭,“日本人付出的和他們索求的完全不成正比,又不是他們打下來送給我們,只是讓他們幫著提供一下海軍支援而已。”

  “帝國石油儲備還能頂多久?”霍夫曼冷不防問了這個問題,他記得施佩爾是來匯報油料儲備的。

  “情況不容樂觀,隨著大量新增的坦克和飛機投入使用再加上對意大利方面海軍燃料的供應,預計下月燃油供應將出現缺口,當月收支無法平衡,只能用儲備彌補。”施佩爾遞過來一份表格。“根據我的預測,隨著坦克與飛機生產力度的進一步加強,油料消耗預計將進一步增強。如果沒能得到新增來源或其他儲備,整體油料儲備將在1943年年底時掉入危險區…”

  霍夫曼清楚地記得。之所以歷史上德國在1943年沒陷入油料危機,一方面是因為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損失了大量的坦克與飛機,同時北非方向也完全失敗,少了很多吃油的家伙;另一方面是因為意大利投降后德國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從那里繳獲了大量意大利人藏起來的油料。現在這兩個因素已不復存在再加上軍備供應提前爆量,油料危機也會比歷史上更早出現。

  他擺擺手道:“沒那么多時間,你要知道這兩個月東線有什么特別激烈的戰事,如果類似于臺風這樣的大型戰役多來兩場。燃油消耗會加速增加——這個危機時刻可能會提前到8月底甚至更早。”

  施佩爾懂了霍夫曼的意思:在放棄爭奪高加索油田后,中東產油區遠比他想的還重要,他試探著問道:“那答應日本人的條件?或者再略微打個折扣?”

  “都答應他們,不過要求他們把黃金、鎢、鉻、錫、鉛的供應量再翻一倍,作為回報,我給他們額外提供10套大型地面預警雷達,100套艦載雷達。另外,那兩個印度人…”說到這里霍夫曼一下子卡殼了。

  “印度獨立領袖錢德拉鮑斯與他的主要助手哈比哈桑少校。”科爾提示道。

  “就是這幾個人,立即用飛機給日本人送去。”

  “是,元首。”

  “你盡快去找里賓特洛普部長準備全權代表證書然后飛去日本簽字。”霍夫曼拍拍科爾的肩膀。“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你干得很出色,現在你就是上校了。回來后還會得到一枚橡葉騎士十字勛章作為獎勵。”

  “感謝元首。”

  科爾走后,霍夫曼立即撥通首席副官達爾格斯的電話:“通知古德里安,日本這頭已基本搞定,他可以動手了…”

  “是,元首,我正想和您匯報。”達爾格斯說道,“剛剛統帥部轉來戰況通報,俄國人在東線南翼的反攻開始了。”

  “斯大林果然耐不住寂寞了,很好。”霍夫曼冷笑道。“讓曼施坦因和蔡茨勒去應付,我相信他們。”

  科爾第二天傍晚便把修改后的意見發給了遠在東京的秘書。并告訴他將在兩日后協同錢德拉鮑斯等人一起飛東京。

  “貴國的消息令人十分振奮,其他修改條款都可以答應。唯獨黃金…”前來迎接的古正之不好意思地說道,“敝國沒那么多…”

  科爾當然知道對方在扯淡,日本光進攻東南亞就撈了不少黃金,現在這么說無非是想再壓點價,他沒理會期間的彎彎繞繞,反而裝作驚訝地說:“閣下,這些推動印度獨立與民族解放所需要的代價當然不能完全由日本來支付,印度人民是不是也該為這種幫助承擔一些呢?我聽說印度大大小小寺廟里可是藏著上千噸黃金的…”

  “這是真的?”古正之不明真假,便把問詢目光投射到錢德拉鮑斯身上。

  錢德拉鮑斯知道整件事情能不能成就看自己表態了,他一咬牙后說道:“敝國人民有佩戴、使用黃金的風俗,各處寺廟通過歷史積累也確實有一點黃金,不過沒幾千噸這么夸張,幾百噸說不定有,只要軸心同盟各友邦幫助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并提供武裝斗爭所需要的軍火裝備,我們愿意出錢購買,我可以承諾將來提供不少于200噸的黃金,德國需要的那些黃金就由印度支付了,剩余部分算是購買日本軍火、撫恤負傷犧牲日本將士的開支。”

  “200噸?”古正之感到一陣暈眩,印度還真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啊,難怪都說印度次大陸是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此言誠不虛。現在有了冤大頭買單,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古正之也不好意思再裝下去,便匯報裕仁圣裁。

  “經過與美國方面通過秘密渠道的反復磋商,事態已發展到如此明朗的一步。即我方準備的甲案改、甲案已完全失敗,大本營、外務省經過研究認為到了已必須采用乙案的地步,經過前期溝通。我們認為德、意兩國對乙案抱有特別贊同的態度、雙方已就相關條件溝通一致,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錢德拉鮑斯也已歸來。并表示愿意和日本形成緊密同盟并參加大東亞共榮圈,同時承諾在印度獲得獨立后支付報酬。”

  當與會重臣聽到德國方面答應提供的資源和裝備時已按捺不住興奮,當聽說印度人一開口就是200噸黃金并暗示成功后還有其他額外回報時,若不是顧忌御前會議的場合,很多人幾乎都要高興得跳起來,連向來喜怒不形于色的裕仁也露出了笑意。

  連多田駿這么沉穩的人也被刺激得有點飄飄然起來,說道:“既然這樣,我們還在中國戰場苦捱干什么呢?中國人窮哈哈的。下鄉收集糧食還不如維持部隊需要付出的多,中更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很多士兵身上的子彈都超不過10發,德國人看我們的75野炮正眼都不瞧一眼,中繳獲我們的迫擊炮興奮地像過年,早該去印度搶英國人啊…”

  “陸相,你魯莽了…”

  多田駿原以為裕仁不贊同他的觀點,在古正之的提醒之下才反應過來——陛下面前怎么可以公然用“搶”這個字眼呢,應該是用“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這樣文明的說法啊。他笑了起來。連忙道:“臣出言無狀,請陛下責罰。”

  井上成美代表海軍、下村定代表陸軍也闡述了執行乙案中的不利因素,比如除了從中國戰區大量撤軍外。還需要在保證本土安全和航路暢通的前提下從南洋部分島嶼撤軍并收縮兵力,但總體而言均認為乙案是“積極而富有建設性”的。眾人注意到,就連一貫持穩健態度的山本五十六海相也對印度洋戰略表示認可,認為是日本死中求活、扭轉局面的關鍵一步。

  最后,內閣首相宇垣一成總結道:“臣等已就乙案問題形成一致意見,現恭請陛下圣裁…”

  “陛下有詔…”內大臣木戶孝一宣布了裕仁的觀點:

  “…擁有幾千年歷史和光輝文化傳統的印度,今天已處在掙脫英國暴虐統治的絕好時機。帝國殷切期望印度作為印度人的印度恢復其本來地位,對其愛國努力將不惜給予援助,若印度不顧這種歷史和傳統。不覺悟其所負使命,仍為英國的甜言蜜語和誘餌所迷惑并任其驅使。朕不禁為印度民族將永遠失掉其復興機會而深切憂慮、夙夜不安…”

  “臣等遵旨。”

  1942年11月1日,《日、德、意三國關于印度及阿拉伯問題的共同宣言》正式簽署并一致同意在戰略執行后公開發表:

  …印度和阿拉伯雖都具有光輝的文化傳統。但卻成了英帝國主義壓榨的對象,至今尚在其桎梏下呻吟,這是現代文明的最大污點,也是祝愿各民族各得其所、為建設世界新秩序而戰的日、德、意三國深感遺憾的。英國之所以擁有龐大帝國,固然是靠其無與倫比的偽善欺騙與老奸巨猾的分而治之政策,同時也仗恃其武力,現如今英國在東亞的軍事據點已完全被毀滅,其在歐洲的勢力亦早已為德意軸心所肅清,不甘心失敗的英帝國妄圖利用印度和阿拉伯民眾及其美麗國土作垂死掙扎…如今印度和阿拉伯處在成為英帝國走狗并為其效勞到底或是起而將英帝國主義趕出印度和阿拉伯,建設光榮的印度人的印度、阿拉伯人的阿拉伯之十字路口…三國將堅決為打倒英帝國主義而全力以赴,若印度和阿拉伯繼續充當走向滅亡的英帝國國防據點,三國斷然不能默然視之。

  日、德、意三國現嚴正聲明:三國并沒有在印度和阿拉伯取代英國的野心,三國希望迅速實現印度人的印度、阿拉伯人的阿拉伯,期盼印度和阿拉伯作為自由民族早日重新為世界文化做出寶貴貢獻,印度人和阿拉伯人若起來為獲得自由而希望三國援助時,三國將不惜給予一切可能的援助。

  …當英國在印度與阿拉伯勢力即將被全面摧毀之際,三國再次期望印度和阿拉伯全體民眾為粉碎英國多年羈絆,真正實現印度人的印度、阿拉伯人的阿拉伯而努力奮斗,為實現印度和阿拉伯的偉大復興與歷史崛起而奮勇前進!

  第四卷完,請期待下一卷《碰撞:鋼鐵的較量》(

無線電子書    鐵十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