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者看金勇的武俠,看到郁悶的情節只能朝著報社寄抗議信,因為他們不知道金勇是誰,但現在他們有了更為直接的抗議目標。
那就是林子軒。
所以,他收到了不少讀者來信。
其中有懇請他修改情節的,有發泄不滿的,有言語威脅的,甚至還有闊少愿意出錢讓阿朱復活的。
此人還替林子軒想好了后續的情節。
阿朱其實身懷一門神功,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的那個月圓之夜從地底下爬了出來,成為了絕世高手。
林子軒極為無語,我寫的是武俠,不是僵尸流。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天龍八部》受歡迎的程度和讀者的怨念。
和《笑傲江湖》的不溫不火不同,《天龍八部》在上海灘引發了又一輪武俠的熱潮。
《快活林》的銷量比《通俗周報》的銷量高很多,讀者的基數差距太大,引起的反響自然不一樣。
有讀者和嚴獨賀一樣,認為林子軒在生活中遭受到了打擊,才寫出這種天怒人怨的情節。
這¤♀ding¤♀點¤♀小¤♀說,.2◆3.▲o種說法很有市場,一度影響到了林子軒的日常生活,就連家里人都關心起來。
因為林子軒和馮程程就要結婚了,這時候你寫這種情節難免不被人多想,讓男主角親死女主角,你這是有多恨女主角,你和程程之間沒有什么矛盾吧?
就連馮程程都露出懷疑的神情,你這是在射影什么嗎?
林子軒終于體會到自作自受的苦楚了,他一再強調這只是,和現實沒有任何聯系。
我絕對沒有其他想法,這真的只是而已。
很可惜,他越是這樣解釋,越是引起猜疑。
家里人甚至認為他在外邊是不是找了其他女人,其實在這個時代的上海灘,大戶人家養外室是普遍現象,但你不能主次不分,要以家庭為重。
為此,他的父親林伯清還和他長談了一次。
自作孽,不可活!
林子軒只能一再的做出保證,我是清白的,那真的只是,我以后再也不把女主角寫死了,這總可以了吧。
別說是他,連茶館的說書先生都被這段情節給郁悶了。
他們說書是為了賺點小錢,可你搞出這么悲慘的情節,要是說出來,下面的客人聽得不爽,還不把茶館給砸了,他們擔當不起啊。
于是,這些說書先生在說這一段之前都會事先聲明,有事你找作者去,和我沒關系。
阿朱死掉這件事鬧了半個月才算是平息。
讓林子軒慶幸的是他沒有寫《神雕俠侶》,那個才更為要命,你到底有多恨小龍女才會寫她和尹志平的那些事啊。
這段焦頭爛額的日子讓他深切體會到筆名的好處,只要用了筆名,再也不用擔心讀者會到家門口堵人了。
林子軒在上海大學每周有兩節課,分別在周一和周四中午。
他上課不點名,一般來的學生都會超出中國文學系學生的數量,他也不在乎,甚至有些都不是上海大學的學生,只是慕名來聽課的。
他講如何寫作,又不僅講寫作,還會扯到其他地方去,比較的隨性,不古板。
他經常會當場背誦一段傳統文學或者外國,如果被學生問到不懂的問題,他直接承認這個我沒看過,等看過了再告訴你。
他給學生的感覺就是知識淵博,為人坦率,言語風趣,富有個人魅力。
既然是寫作課程,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也就是寫作,林子軒一般讓他們隨便寫,心中想什么就寫什么,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要有感而發。
他的觀點是只有發自內心的文章,才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你連自己都感動不了,如何能感動讀者。
“蔣偉是哪位?”這一次上課,林子軒第一次點名了。
因為他從收上來的作業中發現了一篇散文,寫的是自己的家鄉,文筆清新,帶著點小活潑,和其他人較為死板的敘事方式不同,讓人眼前一亮。
而且,看起來不像是抄襲的,有著很濃郁的地方特色。
這是一個寫作的好苗子。
班上的學生們愣住了,他們知道林子軒不怎么記人,這個蔣偉犯錯了么?
大家都在用眼神四處尋找,大多是在看男同學。
可是沒想到在教室最后的角落里站起來一位女學生,這名女學生年紀不大,一臉茫然的看著林子軒。
“沒關系,你坐下吧,我想說你上次寫的文章不錯。”林子軒夸贊道,“以后要多寫作,好的作品我可以給你推薦發表。”
以林子軒的名聲,說是推薦,那就是鐵定會發表了。
其實,他也沒想到這個蔣偉是位女學生,他還以為是個男生呢,那樣可以重點培養一下,女學生的話不太方便。
特別是在他就要結婚的時候,萬一傳出什么不好的傳聞就郁悶了。
這個女學生讓班里的學生們非常詫異,他們對視了一下,發現誰都不認識這個人。
“我不是這里的學生。”女學生朗聲說道,“只是聽說是先生的課,這才過來聽講的。”
“哦,你是哪所大學的?”林子軒好奇的問道。
“我在女子工讀學校讀書。”蔣偉回答道。
林子軒想了想,這才想起這所女子工讀學校,其實應該叫做平民女校。
平民女校是1922年2月10日由陳獨繡等人創辦的,對外稱是女子工讀學校,有意區別于外國教會辦的女校。
1921年12月25日,平民女校在《民國日報》刊登招生廣告。
1922年3月5日出刊的《婦女聲》第5期專門推出了“平民女校特刊號”。
“說平民,是別于貴族的意思,換一句說,何以稱作平民女學校,因為第一,這是平民求學的地方;第二,這是有平民精神的女子養成所。”
這件事情曾經引起過熱議,報紙上把貴族女校和平民女校做對比。
貴族女校培養的是上流社會的交際人才,平民女校培養的大多是進步女青年。
“那你想不想來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上課?如今只能作為旁聽生了,下學期可以入學。”林子軒頗為愛惜這個寫作人才,提議道。
“我可以么?”蔣偉驚訝道。
“可以,我來替你介紹。”林子軒允諾道。
“多謝先生。”蔣偉一臉興奮,躬身道謝。
“好了,下面開始上課。”
此時,林子軒還不知道,這位剛剛18歲的女學生來自湖南,以后她將用筆名寫文章,她的筆名叫做丁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