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四章 真相不忍直視

  隨著報紙上不斷的討論,《雷雨》這出話劇在上海形成了一股風潮。

  這其中自然有話劇界人士的推波助瀾,也有文藝界對《雷雨》的解析,還有民眾對于這出話劇的好奇。

  從普通觀眾的角度講,《雷雨》這個故事還是很有賣的。

  首先這是發生在大家族的恩怨情仇,還牽扯到私生子的問題,而且同母異父的兄妹二人相戀了,同父異母的姐弟二人互有好感,后母和兒子之間發生了畸形的戀情…

  怎一個亂字了得!

  這種狗血的家庭倫理劇一向是觀眾的最愛。

  如果不是劇中強烈的戲劇沖突和最后的悲劇收場,《雷雨》很可能會淪為三流劇作。

  在一片叫好聲中,上海新舞臺徹底火了起來,場場爆滿,還是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

  其他劇社看到有利可圖,紛紛排演《雷雨》,爭取趁著這股熱潮分上一杯羹。

  有些劇社根本不靠譜,無論是舞臺布景還是演員的表演都糟糕透,就是要靠著《雷雨》的好名聲來糊弄觀眾。

  這就是上海話劇界的現狀。

  當初,歐陽予仟還征求過林子軒的意見,得到林子軒的授權,現在那些劇社根本不管不顧,一窩蜂的排演《雷雨》。

  所以,在這個時代就不要講版權的問題。

  林子軒清楚這種狀況很難改變,也懶得理會,他帶著鄭證秋前往上海精武體育會。

  這些日子,鄭證秋按照林子軒的要求收集霍元甲的資料并編寫電影劇本。

  這個劇本完全展現了一個愛國武術家光明磊落的一生,沒有提到霍元甲的感情生活,沒有提到霍元甲不成熟的青年時代。

  在這上,鄭證秋和林子軒不謀而合。

  這樣的影片才有教育意義。

  雖然林子軒準備購買有聲電影的拍攝器材,但這部《津門大俠霍元甲》還是拍成默片。

  反正是功夫片,臺詞什么的完全不重要。

  精武體育會的總會位于上海楊浦區提籃橋培開爾路7號,目前主事的有三人。

  在霍元甲過世后,一批中堅學員陳公哲、盧煒昌、姚蟾伯等共商重振精武大計。

  當時三人正是血氣方剛的青年,又都畢業于高等學校,受到新文化的影響,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

  他們都是精武體操會創建的籌備人,是霍元甲的第一批學生。

  191年的《精武內傳》稱:“吾會自創立至今,會中最得力之楨權數人耳。”

  又稱“堅毅如煒昌,勇猛如公哲,聚合如蟾伯,聚合于一爐,以鑄就此宏大之事業。”

  這三人能夠成為精武體育會的中堅力量,還和他們的家世有關,三人都是商業世家出身。

  陳公哲,在上海出生,祖籍廣東中山茶園鄉,父親到上海經營“粵瑞祥”五金行。所以陳公哲在上海的廣東會館中頗有威望。

  姚蟾伯,江蘇吳縣人,上海顏料業巨子。

  盧煒昌,廣東中山人,原為上海禮和洋行英文秘書,后任新瑞祥五金號經理。

  三人被稱為“精武三杰”。

  其中,陳公哲為了精武體育會,曾兩度捐出宅址、家產和房屋給精武會作為會址,不斷的捐資散財,以致家道逐漸敗落。

  林子軒此來就是找陳公哲的。

  據,陳公哲精通攝影技術,拍攝了初期精武體育會書藉的照片,并與程子培拍攝了精武體育會的電影記錄片五卷。

  想要拍攝霍元甲的電影,陳公哲無疑是最好的服人選。

  至少他懂得這個行業。

  陳公哲三十歲出頭,正值壯年,他是復旦大學畢業,接受西方教育,并不古板。

  在一番寒暄之后,林子軒表明來意,并遞上劇本,特別申明電影上映后所得利潤全部捐給精武體育會。

  他的意思很明顯,我拍這部電影只是為了宣揚霍師傅的俠義精神,不是為了賺錢。

  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在了道德制高上。

  為了霍師傅我都這么做了,你們還不準許我拍攝么?

  他不是不想賺錢,不過若是能因此得到精武體育會的好感,比賺錢更有意義,精武體育會在上海本地政商兩界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而且還能借助這部電影打響明星電影公司的招牌。

  相比較而言,那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陳公哲不置可否,先看起了劇本。

  他同樣是商業世家出身,看得出林子軒的打算,卻沒有破。

  起來,精武體育會一直都缺少資金,他們自己也可以拍攝霍元甲的電影,不過他們不愿意背負用霍元甲斂財的罵名,才沒有去做,甚至提都不會提。

  如果是外人來拍攝的話…

  陳公哲匆匆瀏覽了劇本,都是稱贊霍師傅俠義行為的事跡,沒有一抹黑。

  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還是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他認可了這個劇本,不過針對霍元甲的事跡提出了幾不實之處。

  1901年,霍元甲在天津和俄國大力士比武的傳聞是不實的。

  當時可能有所謂的俄國大力士,但應該只是跑江湖賣藝的,兩人也沒有交手。

  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和英國大力士的比武,英國人認為搏擊時只能用手,不能用腳,而霍元甲不同意,最終兩人商定使用摔跤進行比賽。

  兩人約定在張園比武,時間到了,英國大力士沒有來,比武取消。

  至于和日本武館的比武,其實只是切磋而已,并不是踢館,霍元甲不心打斷了日本人的手臂。

  還有最后霍元甲的死因,沒有證據是日本人下的毒手。

  精武體育會內部對此的意見也不統一。

  1919年,精武體育會創辦十周年,陳鐵生編寫的《精武本紀》中認為霍元甲是被日本醫生用一種“慢性爛肺藥”毒害的。

  不過陳公哲對此的解釋則不同。

  “霍先生原患有咯血病,自寓所深居時,時發時愈。日人有賣仁丹藥物者,時到旅邸,出藥示霍,謂之可愈咯血而治肺病。霍先生信之,購服之后,病轉加劇。”

  也就是,霍元甲原本就有病,無法判斷到底是不是死在日本人手里。

  林子軒和鄭證秋對視了一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電影還怎么拍啊!

  幾次比武都沒有打成,好的功夫片呢,好的熱血和勵志呢,真相不忍直視啊!

無線電子書    民國大文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