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四章 公道

  自然環境變遷的時間長度拉長,那么當真是滄海桑田。

  天竺絕大多數地區,再怎么曾經人類活動頻繁,只要出現文明大破滅或者大衰退,百幾十年這片地區很快就會恢復成雨林。

  引爆這場天竺考古探險熱的事件,就源自一個江南劍士帶人追蹤幾頭犀牛,結果誤入一處密林中的廢墟,而這個廢墟就是個破敗的神廟。

  廢墟本身沒什么,但犀牛過境,大概是踩踏了地下藏洞的穹頂,地陷之后,犀牛現在里面逃脫不出。這個江南劍士原本是為了犀牛而來,但殺死犀牛之后,就在地洞中發現了大量金器、金塊。

  金器加工很粗糙,但總量超過兩百斤,如此數量,想要隱瞞是瞞不住的。再者,能夠出來闖蕩的江南劍士,基本的腦子總算是長了,只有把消息透露出去,他的這些黃金,才有可能變現成老家的宅院、田畝、物業、美嬌娘。

  這個發現讓整個南海過來的船隊、商幫、冒險家、傭兵等等都陷入了狂熱,很快就橫跨兩條大河的流域,從東天竺“十六雄國”傳播到了北天竺,當時玄奘正帶著二十余國的學生、弟子、隨從、追隨者游歷,在敦煌宮某些褲襠沒卵的官僚暗示下,大法師無奈就操持起了超度亡靈的活計。

  一如古時河南還能跑大象一樣,北天竺東天竺諸多密林深處,曾經并非是現在的郁郁蔥蔥,古典城邦時代的遺跡,零星還能反應當初雅利安人驅趕土著的過往。

  而西天竺信度河兩岸,破敗的大小佛國更是無數,以及大月氏及波斯種、突厥種混戰之后的遺脈。

  當發現風格和南天竺諸邦風俗相近的西天竺遺跡時,玄奘大法師也從考古挖墳的別扭中,開始思索天竺這片土地的文明脈絡,作為一個學者,這些天然吸引著他。

  只可惜敦煌宮方面催促起來就是一個字:挖!

  人本思想的唐朝老哥對于古建筑壓根不感興趣,阿房宮再好看,再雄偉,英雄豪杰上去就是一把火;長樂未央各種詩篇,兩漢老鐵拆家的時候,也沒見手下留情。

  當然英雄豪杰自己上臺之后,那肯定是得大建特建,不過這就是另外的一種心態。

  搞“學術研究”的玄奘大法師后來實在是累了,表示老衲腿腳再好也是一把年紀,老衲得歇歇腳,然后隔壁的李道長就跳了出來:道友,且看貧道的手段。

  只見李真人雙目如電,張口喊道:急急如律令,張操之助我!

  完事兒。

  “啊…呵。”

  打了個呵欠,張德伸了個懶腰,月朗星稀的光景,辦公室里埋首案牘的佐官幕僚也都是疲憊不堪,凌晨快兩點的時候,又準備了一通夜宵,粥面都有,肉食不多,畢竟熬夜吃肉未必能消化。

  “一會兒散了早點睡,官舍還有熱水嗎?”

  張德跟下屬們說著,轉頭問值班的親隨。

  “熱水不曾斷了。”

  “嗯,有勞了。”

  “這是下走份內之事。”

  親隨微微欠身,倒是不敢居功的樣子。

  熬夜容易餓,十二點其實已經吃過一回,然后又加班到了兩點,這時候再吃點粥面,略作消化就可以睡覺。

  下屬們一邊吃一邊翻著材料,吸面喝粥的動靜不小,時不時還有人問張德:“使君,劍南茶馬道那里怎么辦?”

  “要看朝廷怎么說。”

  “可劍南也要一些罐頭,這怕是有些艱難。”

  “腌制品還能搞一點過去,罐頭實在是不成了,只能照舊。”

  奢侈品利潤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劍南特產也很豐富,名貴木材、各種寶石、翡翠、獸皮、象牙…自從茶馬道打通之后,有了唐朝的技術,六詔既有避開唐朝的意思,也有向南推進的想法。

  小規模的沖突在所難免,六詔跟驃國在茶馬道南部打了幾場,于是六詔跟劍南的人口貿易,從近親戰俘,逐漸轉變為驃國戰俘。

  隨之而形成的,就是跟隨茶馬道開始走動的六詔傭兵以及馬隊。

  能夠說漢話的諸爨頭人子弟,在這片地區越來越有影響力,當然胃口也越來越大,原本奢侈品的配額,已經不能夠足滿足貞觀二十四年的諸爨統治階層。

  對于茶馬道,冉氏和長孫氏的興趣更大,而且為了開拓茶馬道,暴露出來的冉氏還說服了長孫氏,讓朝廷牽頭,推動了茶馬道的開辟以及移民。

  這個移民并非是從內地移民到這片密林山區,而是打通麗水蕃地和茶馬道的聯系,畢竟,相較漢人移民到這里,蕃人更愿意從環境惡劣的高原地區,轉移到不那么惡劣的高山地區。

  貞觀朝的高原氣候不錯,普遍大麥畝產也能有六七十斤,廣種薄收之下,養活幾百萬人口不成問題。

  如果當初象雄和吐蕃爭霸,其中之一能夠完完全全地成為高原霸主,那也的的確確有了王霸基業。

  可惜,整個蕃地現在是群龍無首,矮子里面拔高個,也不過是出了一個李皇帝腦殘粉的象雄國主。

  在這樣的條件下,弱小部族即便誕生了雄主,也沒有能力去統籌農業,加上宗教力量的瘋狂抬頭,中低層的日子越發不好過。

  唐朝的地區影響力也就更加的強烈,當唐朝在蕃地的官僚拿了介紹費之后,自然就幫忙吹法螺,給蕃地諸部中下層指了一條“明路”。

  陸續擴散到麗水以西,驃國北境的蕃人總數已經超過三萬,分數大大小小邦國部落百幾十個。這原本是分散的力量,不過因為開拓茶馬道的緣故,朝廷有意給茶馬道這些蕃人一個“義從”編制,吃皇糧是不成了,吃政策倒是有希望。

  于是南下的這些蕃人,就組成了“茶馬義從”,他們并不以蕃人自居,而是以“茶馬道健勇”為身份。而因為蕃人的出現,投效龍日天的某些諸爨子弟,不管出于什么心思,也陸續加入了其中。

  “茶馬義從”的構成,于是就相當的復雜,有外來戶,也有本地人,還有屁也不懂的土人,而為了平衡,又不得不請漢人過來主持“公道”。

  “兵器…茶馬道也是稀缺,使君,此事我們可要接洽?”

  “扔給兵部,兵器的事情,不摻合。”

  倒不是說怕,武漢就是飛鳧箭最大的生產基地,海外銷量極高,尤其是在扶桑,飛鳧箭的消耗極大,但武漢一次性出口太多,短期內也消耗不完。只是武器銷售涉及到的人太多,兵部自己分配好蛋糕,武漢也省得惹一身騷。

  問話的下屬得到了回復,點點頭,繼續埋頭吃面,一邊吃,一邊翻著材料。

無線電子書    唐朝工科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