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九章 有跡可循

  返轉武漢之后,老張吃了一頓粽子,就去視察了“雙龍橋”工程。隨之而來的,還有武漢公共交通局衙門的落成。江南江北,分別建設了漢陽局和江夏局,江北有五條路線,江南有兩條路線。

  公共交通主要是畜力軌道,雙馬牽引車廂,單次就能運送二十人以上,滿載可以達到四十人。對于人口越來越多的漢陽、江夏來說,通勤壓力顯然需要得到釋放。

  武漢畢竟不是洛陽長安這樣的超級城市,權貴太少,不管是制度還是財力,都不足以支撐普通工薪階層去擁有一輛豪華馬車。

  哪怕不豪華的馬車,保養起來也是相當的麻煩。

  在城市中養一頭大牲口的成本極高,尤其是武漢對內還有額外的雜項稅費。比如因為衛生管理條例,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想要飼養大牲口和寵物,為了防止疫病,牲口、寵物的飼養要求是相當苛刻的。

  至于牲口棚更是有嚴格的規范,馬糞、牛糞的處理費用雖然單次不多,但一年下來也讓大多數市民階層吃不消。

  幾年來武漢不斷培養物流運輸行業,加上相應的政策引導,其規劃化、正規化的成本并不高。

  可以說只要做了兩年以上物流行當的大車行、物流行,收歸官營可以迅速適應,因為本身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業務,也跟工業生產活動息息相關。

  江南江北的公共交通線路,本身也是主要從居民區前往工業區,至于就有的老城區,消費階層天差地別,架設畜力軌道的意義不大。

  而即便線路總數不過七條,江漢觀察使府所轄武漢公共交通局還是通過各種融資,才把這七條線路建成運行。

  武漢公共交通局有一部分資金,就是通過發放長中短三期債券。還有一部分資金,則是來此長安、洛陽、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的中央和地方巨頭。

  有江漢觀察使府背書,還有張德這個黃金打造的財神坐鎮,有眼光有實力跟張德還有交情的權貴巨頭,都是相當的看好公共交通這個事業。

  哪怕暫時看來,也只有武漢公共交通可以在未來實現盈利,大部分城市,包括長安和洛陽,都是很難推行到全域的公共交通。

  實際上看好武漢公共交通的帝國精英并不在少數,那些實力不夠,無法和張德直接對話的政商團體,在武漢公共交通局成立之后,立刻轉向和衙門對接。

  手中揮舞著票子的政商團體白手套們就一個態度,只要拿一條線路出來抵押…錢不是問題!

  因為這些白手套的出現,市場游資也很焦急,想要找到穩定且高效的投資渠道,于是他們也去找上了武漢公共交通局,打的主意不是眼下的七條線路,而是還沒有規劃的未來線路。

  整個貞觀朝成立以來,都沒見過這么舒服的衙門。

  “七條線路是遠遠不夠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再者,舉凡能高產鋼鐵的地界,也只有武漢人口眾多,工坊密布。可以說是天下間獨門的生意,將來興許會有揚州、蘇州、杭州、常州…但這當下,只能指著武漢。”

  皮膚黝黑的李元祥在江夏的一處茶肆穿著短衫,盤著腿端著一只套碗,碗里是白里帶青的米酒,旁邊擺放著幾只粽子,正冒著熱氣,醬油色的粽子肉眼可見咸蛋黃和板栗,很是讓人有食欲的模樣。

  “依你之見,這將來大概有幾條線路?”

  “畜力板軌要說貴,那的確是貴。要說便宜,也確實可以往便宜了做。將來把機車做小了,那些個鐵軌就能直接用,路基本來就是照著機車能跑的樣子去修的。府內那些大工的野心,比府君還要大。”

  李元祥喝了一口米酒,用筷子戳爛了粽子一塊一塊的吃,看得上官庭芝想要吐槽,卻還是忍住了。

  “…將來武漢人口,三五百萬肯定要的。當然這長遠的事體,我們且不去說,只說當下,兩百萬人口,總線路沒有五十條,那是萬萬不能解決問題的。咱們五年一個計算,一個工人五年前可能一貧如洗,但是五年之后,可能就薄有積累,這前往城區消費的動力能力,就有了。所以這線路,不可能只是把住人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連起來。”

  跟各種工人廝混得久了,李元祥也明白這些個蒼頭黔首泥腿子臭苦力,也是人,是有七情六欲,也是有攀比較量,只是他們不敢朝上嘶吼罷了。

  當年的王爺看來,一個泥腿子,你怎么敢想著給自己的婆娘扯一些絲綢做衣衫的?別說衣衫,就是頭巾,你怎么敢想的?

  可一個蒼頭黔首的老少爺們兒,又有幾個不敢想的?國朝的龜腚,只是說商賈賤業…

  現在的李王爺怎么可能還和以前一樣的天真愚蠢,是人就有追求美好的想法。別說蒼頭黔首,連出來賣的倭奴“螺娘”,也想著把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興許就能來個失心瘋的恩客把她帶回家去。

  哪怕做妾也不得,只是個奴婢,也是好得很。

  “這還只是運人,江南江北新辟良田,產量都不低。從地方農莊把貨物運到港口,倘使舊年,還要組織馬隊、車隊。現如今一條畜力軌道,比幾百匹挽馬還要強。多出來的牲口,正好可以用到山區,一舉多得。”

  上官庭芝也是感慨,武漢的發展是很有特點并且有跡可循的。偏偏這種有跡可循,是別的州縣難以模仿的。

  張德離開武漢的這段日子,整個武漢的體制居然運行的有條不紊。因為即便張德不在,大多數衙門手頭的工作,都是要持續到未來數月甚至數年的。

  “雙龍橋”如是,城市公共交通如是,新增市鎮亦如是。

  讀書沒有讀傻的上官庭芝很清楚,當世之人,上至君王下至黎庶,所追求的“垂拱而治”,不外如是。

  只是和人們所期盼的手段有點偏差,武漢不依靠道德。

  “那…宣州那里請你過去幫忙督建沿江工坊,你可有計較?”

  上官庭芝忽地問了李元祥一句。

  聽到問這個事情,李元祥也是有點糾結,他身份實在是特殊。他是王爺,而顏師古俺老家伙并不知道,只以為這是個武漢培養出來的,精于工業的青年才俊。

  “其實去倒是想去,拿宣州一筆錢也是好的,反正擔的還是武漢差事。只是我怕去了宣州,就漏了身份。太子務農就已經夠麻煩的了。”

  太子種地,親王打工…大唐皇族的臉還要不要了?

  是挺糾結的。

  上官庭芝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要是李元祥,那也真心累。

  天才一秒:m.

無線電子書    唐朝工科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