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

  清廷馬上便要收回廣東的治權,對于大唐來說,其實并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由于這段時間內,軍管政府對于廣東實際上更多采用了無為而治的方式。由于人力相對緊缺,所以唐人在廣東基本上只做了兩件事:移民和商貿。

  大唐幾乎在廣東的各州府,都設置了移民辦事處,治權轉交之后,這些移民辦事處仍舊會維持下去。樂觀的估計,廣東仍舊會在今后的幾年時間內,為大唐提供數百萬的移民,當然制約的主要因素還是唐人的運力。

  此外,大唐借著治理廣東的機會,徹底把大唐商貨鋪滿了大半個廣東地區。各種來自大唐本土生產的商品,在廣東地區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營銷渠道。比較典型的就是廣州府,在唐治期間,廣州府實建立起了發電廠,開始為城內進行供電。由于在之前的廣州圍城戰中,城市遭到了比較大的破壞,所以城內又由唐人的建筑公司承攬修建了一批新的建筑。甚至,廣州還在年底準備開起一家大唐聯華超市,供應各色大唐的貨物。另外,廣東人心眼也比較活,很多人唐人的機械。這些商人通過各種各樣的關系,從唐商手中買走了一些機器,開設起了自己的工廠。僅一年的時間內,廣州府就有大小三十家使用大唐機器的工廠建立起來,包括生產水泥的水泥廠造紙廠印刷廠,靠著縫紉機縫紉衣衫鞋帽的成衣廠,面粉加工廠等。

  可以說,從工業化的角度,廣東甚至是跑在江南全面的。即使治權被轉交,新任的廣東巡撫也不會貿然地開倒車。可能開設工廠的審批程序將會變得困難,不過這仍舊阻擋不了一批新興資本的崛起。

  在廣東和江南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趨勢——投資田地的回報率會是相當得低的。這是因為清國在外貿政策上無法自主,使得大唐商品無限制地殺入本國市場,尤其是在大唐嚴重過剩的糧食,都在瘋狂地涌進來。大量的勞動力在大唐不可能全部都云集在城市,成為產業工人,相當一部分還是進入了農場。截止到1780年10月份,僅珈州一地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畝,而如果開足馬力整個大唐每年的糧食產糧已經指向千萬噸每年。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一方面農業技術反而是大唐最接近現代的技術,無論是從良種還是其他耕作方式肥料和輪休輪作之類,比起工業中什么單晶葉片渦扇發動機石墨烯一類的東西容易實現得多。而且大唐糧食比例中,高產作物比例也比較大。另一方面,大唐現在本土人口僅為200萬左右,每年糧食的直接消費量撐破天也就是三四百噸,以人均消費量計算的間接消費量,也最多只有七八十萬噸的樣子。可以說,打1776年開始,大唐共和國的糧食生產的供需關系一直都是嚴重失衡的。

  國內大喊著要均衡發展農業,中央谷地開始大面積地種植蔬菜水果干果乃至棉花和亞麻,可是這仍沒辦法阻止糧食產量的暴增,尤其是不斷地有新的農民進入農場的局面下。原本國家認為國內移民增長過快,不宜限制糧食生產,應為新移民提供足夠的糧食供應。但國政院農業部在今年召開了緊急農業發展會議,如果繼續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不僅會帶來大量的糧食浪費,而且還會出現農業的崩盤。大唐已經執行了糧食官方計劃定價多年,如果以市場自主定價,那么糧食連一斤一分錢都賣不到,甚至農場無法支付自己的化肥和農機成本。另外,大唐共和國儲糧量,已經突破1200萬噸,哪怕未來大唐人口飛速增長,也根本不懼出現什么情況。

  為了解決糧食產能過剩,大唐糧商極為努力地向全世界推銷本國出產的糧食。現在大唐糧食主要出口地是新西班牙殖民地和歐洲,不過出口量比起生產量還是不足。此時大唐已經基本控制了墨西哥格林納達秘魯和智利等地的糧食價格,當地本身產糧就很少,在有了大唐穩定的供應后,甚至很多人拋棄了農場去作別的了。可是這些地方的出口量,總共加起來,也只有幾萬噸。畢竟像墨西哥這樣的地方,很多人種玉米都是自給自足的。

  清國于是便成了大唐共和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市場,相對較低的畝產龐大的需求以及被控制的外貿海關,都使得大唐能夠大量地傾銷自己的過剩糧食。于是在這一年,大唐中華三特區,都出現了極為強勁的大唐糧商,他們帶來了百萬噸的的糧食,并且以低價開始傾銷。這部分糧食在大唐沒有絲毫價值,可是運到清國來,賣出去全都是利潤。不過對于清國本土農業經濟的打擊也是極重的。

  長此以往,不管是湖廣還是江南,農民靠著耕田能夠養活自家,但是以剩余糧食換取其他生活物資的能力就大為下降了。特別是自己無地的佃農,本身生活就比較拮據,在完糧納稅之后,剩下一點口糧和換錢的糧食。可由于大唐糧食的傾銷,必然導致他們收入嚴重減少,甚至幾乎沒有銀錢的收入,最終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破產。一年兩年,清廷還發現不了這其中的奧秘,但是長期以后清廷必然會發現唐人的糧食傾銷,正在動搖他們的統治。

  隨著大唐建造出越來越多的島礁級萬噸貨輪和海洋級小型貨輪,糧食的出口量會不斷攀升,甚至在未來達到數百萬噸乃至千萬噸。跟另一位面21世紀中國本身糧食供不應求必須進口的情況不同,實際上清代的糧食產量是不僅能自給而且還略有盈余的。但市場上出現更廉價的糧食,自然會嚴重大家清朝的農業生產,哪怕進口量只有清國糧食產量的百分之幾,也足夠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對于大唐來說,產糧的可不止是西海岸的三州。東南三州現在還沒有多少人口,暫且可以忽略不計。以流放的滿人為主要人口的固威領,雖然整體農業產出遠不及本土,但是也有近百萬噸的糧食產出。剛剛入手不久的奧羽海外領,那里還有二百六十萬的日本農夫,大唐一時還不希望工業化這個海外領,所以主要還是維持其種植業漁業和林業為主的經濟形態。而且這里也正在進行農社改造和農業技術的改造,顯然不久之后這里也將會成為糧倉。因為另一位面中,奧羽本就是日本重要的產糧地。當然,奧羽的糧食可以賣到日本去。東南亞的三海外領,受限于人口,不會主要發展種植業,他們的糧食將由本土進行供應,但也會形成一定的自給能力。

  可以說,糧食已經變成了大唐共和國,用來蛻變中國的一個重要武器。大唐糧商們夾雜在形形色色的其他大唐商人中,帶來了他們的貨物,似乎很難進行分辨。因為大唐商人的作用都是類似的,他們帶來的商品,要么是清國沒有的,要么是清國有而他們賣的價格低質量好的。盡管如此,這批糧商將成為改造清代小農經濟社會的重要推手。

  大唐糧商們往往主動接洽各地的糧商,向他們進行供貨,有些甚至更主動地在一些地區開設糧店,專供大唐出產的各種糧食。當然,很多糧商也不僅僅只提供簡單的脫殼糧食,而且提供糧食的加工品,面粉機制面條米粉等等,在經過加工后,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對于普通的清國消費者來說,這些糧食加工品的價格可能會略貴,他們不會主動選擇,但終究會這類貨品會走向每個人的家庭。

  真正算是高利潤的,還要說到大唐的油和糖。另一位面里中國的大豆已經幾乎全面依靠進口,中國人的油脂攝入掌握在了世界四大糧商手中。此時的情形也有些類似,大唐任一一種作物供應本國都是供過于求的,本土出產的大豆花生和油菜,經過加工后,出產大量的優質食用油。而清人的油脂攝入一直是不足的,生產升本高價格昂貴是主要的因素。而從大唐出口的食用油,因為低廉的價格,很快就受到了歡迎。

  同樣待遇的還有食糖。大唐在夏威夷群島開辟了大量的甘蔗田,又被運到本土加工成食糖。在近代以前,不止中國,就連歐洲糖的攝入量也有限。一度從美洲帶回來的白糖,是要放在倫敦的藥店里當成藥品出售的。可以說,跟油脂一樣,糖也是有著巨大需求而供應不足的貨物。幾乎有多少白糖來到三特區的港口,一周之內就有多少貨被分流到各地去售賣。再加上歐美等地的需求,大唐出產的白糖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中。

  實際在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的時代,農業和簡單農產加工品,都是社會消費的主力。大唐經濟部門在把握這個脈絡之后,尤為重視此類行業的發展。

無線電子書    北美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