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武裝沖突的時候,歐洲正在爆發的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戰爭爆發之后,德國陸軍利用便捷的鐵路運輸,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動員,發起了攻擊。
按照早已經制定好的‘施里芬計劃’,德國陸軍七個軍團,總計一百四十余萬人發動了進攻。德國陸軍無愧于天下第一的稱號,在戰爭一開始就打的協約國軍隊丟盔棄甲。
只不過,經過小毛奇修改后的‘施里芬計劃’,西線部隊被削弱了,特別是右翼被削弱了,使得德軍失去了足夠的攻擊力。最終,速戰速決的夢想破滅了,不得不陷入了消耗戰當中。去年,80歲的施里芬臨終時仍一再叮囑:“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確保右翼強大就行。”但現在看來,被修改過后的‘施里芬計劃’,已經徹底的錯了。
當然,在戰爭初期,德國陸軍還是表現出了極其強悍的戰斗力。烈日戰役,比利時軍隊企圖憑借列日要塞來阻擋德國陸軍的進攻。但是,在德國攻城巨炮的肆意轟擊之下,僅僅十余天的時間列日要塞就陷落了。比利時守軍傷亡過半,剩余的人都不得不向德國陸軍投降了。到了8月17日早上,德國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及第三軍團按照施利芬計劃,準備繼續橫掃剩余的比利時,迫使剩余的比軍退往安特衛普,并使布魯塞爾于8月20日不戰而降。
在比利時取得勝利之后,德國陸軍借助比利時便捷的鐵路和公路網絡,一路南下,在法比邊境進行了一場大戰。德國陸軍再一次取勝,一舉攻入了法國境內。
從9月5日開始,馬恩河戰役開始。直到中日兩國的沖突結束的時候,馬恩河戰役都還沒有結束。盡管,馬恩河戰役僅僅持續了一個星期,但交戰雙方投入的軍隊,總數高達兩百五十萬。傷亡方面。英法聯軍傷亡二十六萬多人,德軍傷亡二十二萬多人。只不過,這一戰德軍攻占巴黎的謀還是被粉碎了。英法聯軍成功的將德軍阻擋在了巴黎之外。
也正是通過這場大戰,粉碎了德國速戰速決的計劃。不可避免的使得戰爭轉入了相持階段。加上協約國的另外一個強國在東線的進攻,使得德國被牽制住了不少的實力。當然,即便英法聯軍抵擋住了德國陸軍的進攻,但自身的損失,還是使得他們的防線岌岌可危。
英法兩國的動員都沒有德國迅速。以至于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陸軍集中優勢兵力發起進攻。反觀英法聯軍,他們只能夠像添油戰術一樣,不斷的往前線派遣軍隊。照這樣的話,英法聯軍想要打敗德軍,還需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法軍總司令霞飛將軍和英國遠征軍總司令弗倫奇爵士,都不斷的向兩國政府求援。他們需要更多的兵員,更多的武器裝備和其他的戰爭物資。這場戰爭爆發的太突然了,以至于英法兩國根本就沒有完成相關的準備,戰爭就已經開始了。加之德國陸軍的強悍。超出了他們的預料。正是因為如此,英法兩國才被打的措手不及。
法國總統雷蒙·普恩加萊和總理勒內·維維尼亞盡管已經從巴黎逃亡波爾多了。但他們依舊在竭盡全力的向前線派遣更多的軍隊,運輸更多的戰爭物資,支撐戰爭繼續進行下去。沒有人愿意當亡國奴,即便是天性浪漫的法國人,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拼命了。
但是,法國雖然有著近四千萬人口,如果竭盡全力的話,足足可以武裝出數百萬的軍隊。但是,想要將這些軍隊都武裝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以法國現有的工業實力而言,那恐怕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可德國人會給法國這么多的時間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德國的戰爭準備可比法國要充足得多了。如果法國不能夠及時將軍隊武裝起來的話,他們拿什么去阻止德國陸軍呢?一旦巴黎失陷,法國或許就只有承認戰敗了。一旦法國被打敗。剩下的英國恐怕也就獨木難支了。
好在,法國十分的富有,現在法國的財政收入高達五十多億法郎,換算成英鎊的話,足足有兩億多英鎊,也相當于二十多億華元了。加之法國歷年來積累的財富。他們是相當富有的。
于是,缺乏武器裝備的法國,開始想辦法向外求購武器裝備了。從手槍、步槍到大炮,通通都要。如果有現貨的話,更是可以提價購買。
英國也是一樣,英國雖然有四千五百多萬人口。但是,他們的陸軍向來都只有一支袖珍陸軍。不管是陸軍的裝備和戰斗力,也都只能說是一般而已。慘烈的戰爭爆發之后,英國向法國派遣了十多萬遠征軍。但是,馬恩河戰役下來,英國遠征軍也是損失慘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也只有拼命的動員,想要武裝更多的軍隊,將他們送到戰場上去了。
這使得英國和繼續武器裝備以及其他的戰爭物資。而英國的工業,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滿足這么多軍隊的需要。所以,英國也只能夠把目光轉向海外。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無疑是英法聯軍的首選。美國號稱世界第一工業大國。早在1890年的時候,美國在工業產值上就已經超過了英國了。二十多年之后,更是不斷的拉開了差距。只不過,美國的海軍實力雖然不弱,但同樣的,他們的陸軍就十分不堪了。整個美國陸軍的正規軍,不過十余萬人而已。并且裝備簡陋,戰斗力低下。美國的軍工產業,規模也同樣不大。
面對英法兩國拿出的上百萬步槍,以及上萬挺機槍和上萬門大炮的訂單。美國人是欲哭無淚。他們根本就沒有料到戰爭會這么快就爆發了,也沒有料到戰爭會這么的慘烈。剛剛一開始,英法兩國就已經損失了數十萬軍隊了。
盡管,美國人知道這是發大財的機會。但他們現在的產能根本就無法滿足英法兩國的需要。只能夠看著訂單從眼前溜走了。
英法兩國也十分的著急,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足夠的武器裝備,這就意味著他們在德國陸軍進攻的時候,只能夠將那些小伙子們赤手空拳的送上戰場了。等到德國人將這些小伙子都屠殺掉之后,他們的國家也就完蛋了。
因此,英法兩國只得滿世界尋找軍火,以便能夠武裝他們的軍隊。
實際上,除了英法兩國之外,協約國的另外一個強國俄國也急需支持。俄國的工業實力原本就是歐洲列強中最為薄弱的。加之糟糕的交通,使得他們的動員效率十分低下。
不過,為了履行盟約,俄國人還是在還沒有完成準備的情況下就發動了攻擊,發動了坦南堡戰役。但是,最終以俄國陸軍的慘敗而告終。在這一戰當中,俄國有九萬二千多人被俘。被殺和失蹤的估計有三萬人。這場慘敗,不僅讓俄國損失了十幾萬軍隊,還丟掉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進一步的削弱了俄國的戰力。
盡管,俄國曾經也成為過歐洲霸主。其軍隊更是有歐洲壓路機之稱。但是,那主要是建立在俄國陸軍龐大的規模上的。俄國陸軍的常備軍就多達一百四十萬人,堪稱歐洲各國之最。不過,現在的俄國可大不如前了。中國崛起之后,中俄一戰使得俄國損失了數十萬軍隊,還丟掉了半個西伯利亞。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武器出現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先進的武器來彌補兵力的差距了。而這,無疑讓俄國雪上加霜。
英法兩國原本還希望俄國能夠在東線發起進攻,牽制德國,為英法兩國贏得時間。但是,俄國人在東線盡管派遣了數十萬軍隊入侵東普魯士。但最終還是以他們的失敗而告終,被德軍打的丟盔棄甲。這樣的話,俄國想要發揮出應該有的實力,就非常困難了。
俄國有著一億四千萬人口,如果進行極限動員的話,更是能夠動員出一千萬的軍隊,這絕對是一支讓人望而生畏的強悍軍事力量。但是,即便俄國有著充足的人口。那些聽話的農奴,只要沙皇下令,他們就會放下鋤頭,走向戰場。但即便是這樣,也需要足夠的武器裝備來武裝這些農奴吧。總不能讓他們赤手空拳就上戰場吧。那樣的話,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
憑借俄國薄弱的工業實力,想要將數百萬的大軍武裝起來,在短時間內那是不可能的。俄國人也只能夠向英法兩國求助,希望英法兩國能夠援助俄國。可是,現在的英法兩國也是泥菩薩過河,連自身都難保了。更別說是伸出援手救俄國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協約國只能夠想辦法從國外軍火市場獲得這些武器裝備了。否則的話,他們想要打敗同盟國,那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