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九章 大明寺前爭佛道,雪花庵里起機謀(二)

  為了應對初十日的佛道論難,陳監院特意給錢逸群放了假,允許他做完早課就去玉皇閣看書。

  因為張顯庸回了龍虎山,藏經閣的執事尚未定下來,錢逸群便有了經閣內的最高權限,拿著書目,想看什么書便自己取了。

  “厚爺,師父讓我來幫忙。”

  李一泉站在樓梯口,看錢逸群放下了書,方才小心翼翼地出聲道。

  錢逸群早就知道有人站那兒,只是放不下手中的書,便來了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等李一泉開口,他方才抬眼掃量了一番這個柳眉大眼的坤道道友。

  “幫什么忙?”錢逸群問道。

  “我看過這里的書…”李一泉怯生生道。

  錢逸群心道:這算什么幫忙?我也看過,而且正在看。

  不過很快錢逸群就明白自己誤解了李一泉的意思。

  李一泉說她看過的意思是,她能背出自己看過的書。

  有一種人,天生就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這種本事落在儒生身上,自然的科舉有望。實際上許多進士文豪,都有過目不忘的傳說。

  李一泉就有這種本事。

  因為她是年輕后輩,又是坤道,所以沒有資格擔任藏經聞的差事,不過此刻陳監院卻想起了這位身懷“異能”的小道士,鼓動她師父讓她來這里協助錢逸群找書。

  這樣的確大大提高了錢逸群的效率。因為書目上只有書名,若不是對經典了如指掌,誰能分清《靈寶無量度人上品經法》與《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有什么區別?

  現在錢逸群只需要說自己想找什么內容,便有個人形搜索引擎將相關經典報說出來,更能指出位置所在。只磨合了不到一個早上,錢逸群就可以坐在桌前,如同上網一樣讓李一泉幫他取書放書,十分愜意。

  “你這天賦從小就有么?”錢逸群好奇問道。

  李一泉輕輕嗯了一聲,想起那時候家道還沒中落,自己跟哥哥過著鐘鳴鼎食的日子。哥哥不肯安心課業,為此父親總是遺憾一泉生作了女身。

  這段回憶勾起了李一泉的哀思,不愿再讓錢逸群問下去,反問道:“厚爺只看術法符箓之書,不用看看其他經典么?”

  “哈“錢逸群干笑一聲,“一泉,你博覽群書,可知道史上有多少次佛道之爭?”

  李一泉腦中過了一遍,搖頭道:“我所見最早記錄典冊的是東漢迦攝摩騰與諸道士論難,其后一直爭論不斷,直到至今。”

  “道士是贏得多還是輸得多?”

  李一泉沉默片刻,答道:“偶爾贏過。”

  “你倒會春秋筆法。”錢逸群訕笑道,“贏是肯定贏過的,不過我且問你,凡是皇帝主持的大論難,道士可有贏過的?”

  “我沒看到逝…”李一泉尷尬搖了搖頭,心中暗道:我們明明是道士,為何這位厚道長卻站在和尚那邊?

  “所以說,我們修的是清靜無為,守弱不爭之道,去跟人家拼口舌,根子上就錯了。”錢逸群道,“你說我看其他經典有什么用?”

  “道長是說…我們又要敗了么?”李一泉心中沮喪,無奈道,“即便道長出馬,我們也要敗了么?”

  這一句話倒讓錢逸群不好意思起來。

  在玉鉤洞天里遭難之后,李一泉渾然無依,絕望到了極點。驀然碰到兩個高人出手相救,自然而然心生傾慕。在遇到張顯庸和錢逸群之前,她只以為哥哥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厲害道士,而現在,哥哥在天下高手排行榜中的位置卻往下掉落兩位,讓張天師和錢逸群搶在了前頭。

  眼下這位高真竟然還沒比試就說要敗,對李一泉的崇拜實在是一記致命打擊。

  “咳咳“錢逸群干咳一聲,掃去尷尬,道,“我記得上一次論難,是在元世祖時候吧?”

  “厚爺說的是宋理宗寶佑六年,蒙古的蒙哥汗在開平府大安閣主持的道劫論難?道教以掌教張志敬真人、蠻子王先生、道錄樊志應、通劃魏志陽、講師周志立等二百人,迎對那摩國師、薩迦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瑪拔稀、河西國師、畏兀兒僧、大理國師、少林寺長老、五臺山長老、圓福寺長老等三百人…是那次么?”

  李一泉見錢逸群盯著她看,臉上發燙,聲音不由越來越小,到了最后幾乎弱不可聞。

  錢逸群點了點頭:“是我記錯了,我說的就是那次…”

  一五二八年春天的這次佛道論難是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宗教辯論會。對各教派在中國的發展和演變,對促成至唐宋以來開始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對中國宗教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錢逸群之所以對它有所印象,有很大成分是因為高中歷史課上聽過這個慘烈的故事。當時蒙古人規定:雙方各有十七人參加辯論,如果道教勝利,十七名佛教徒就要蓄發為道。反之,十七名道士就要剃發為僧。

  最后道教落敗,樊志應等十七人出家為僧。焚毀道教“偽經”四十五部,道教二百三十七觀歸佛教所有。

  看上去很公平,實際上卻是蒙古高層早就歸向了佛家。

  早在這次道劫之前四年,蒙哥就讓阿里不哥在和林主持了一場論難。當時佛教與天主教、清真教聯合,一起對道教發難。

  全真道迫于當時的壓力,只能以沉默表示自己的不服與反抗。辯論會后,道教不得不在寺觀、財產、經文等方面,對佛教做出讓步。

  這其中根源,又要上溯到成吉思汗時候。

  當時全真掌教長春邱真人,遠赴大雪山朝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對他十分尊重,稱為“神仙“敕封大宗師,掌天下所有出家人事其中自然包括和尚。故而那時候的道教十分了得,也有不少毆打和尚、霸占寺廟的事不拘真假被人記錄下來。

  成吉思汗死后三十年間,最后一位在蒙古高層中有影響力的道士,掌教真人李志常羽化。蒙古人便徹底投向了佛教,這才有了大安閣道劫。

  到了國朝,道教并沒能復興。即便嘉靖皇帝篤信道教,也只是讓正一天師出掌天下道教事。

要說打壓和尚,那已經成了道教狂信徒的意淫,完全沒有可行性。尤其是如會凈土宗大興,學佛門檻低得令人發指,信眾大增。照錢逸群原時空的歷史,只有三十年后昆陽祖師出山,中興龍門,否則道教只有屈居其下  錢逸群可不像李一清,把自己視作無所不能的救世主、大宗師。真要參加論難,恐怕穹窿山上的陸小苗都要比他強些。人家埋首經卷數十年,豈是自己看了幾天閑書的人能比的?

  “厚爺其實也不必妄自菲薄…”李一泉紅著臉道,“八思巴、噶瑪拔稀,在密教中就如重陽真人、長春真人之于全真,都是不世出的大德。慧光這人心性之差,修為之弱,不過就是會吊書袋而已…若是讓我…”

  “讓你上?”錢逸群心道:這個主意不錯,反正又沒人說過不能帶助乎,更沒說過不能帶女助手。

  “不是不是!”李一泉連連揮手,“我不敢的。我是說,…若是讓我讀上幾月佛經,未必比他差。”

  “唔…這個倒是可以有。”錢逸群手指輪敲桌面,在考慮其中的可行性。

  錢逸群雖然抱著輸了也無所謂的態度,但若有贏的機會,為什么還要輸呢?和尚一向都是喜歡從經典上做文章,自己這邊有個精通兩教經文的人,勝算自然大了許多。

  “這樣“錢逸群下了決定,“明日你過來時,帶好一應生活所需、換洗衣物,我帶你去閉關。”

  “閉關?”李一泉愣住了,那不都是修行有成的大德才做的事么?

  “讓你閉關讀佛經,初十與我一同去參加論難。”

  李一泉愣住了,心中不由騰起一股怯意。她不知道如何拒絕,因為從小她就沒有學會“拒絕”這件事。盡管心里千萬個不愿意,但她還是點了點頭。

  錢逸群知道她心中糾結,但是沒想到會糾結得如此厲害。見她點頭,更不會深究,讓她先回去準備。

  他自己也需要準備一平。

  “你要帶咱進翠巒山?”狐貍的耳朵背到了腦后,脊背上的被毛蓬蓬炸起,尾巴僵直,與背脊拉平。

  “你這是什么反應?”錢逸群大奇,“山里很有意思啊,又沒妖魔鬼怪、兇禽猛獸。”

  “有條應龍還不夠么!”狐貍一步步退到了墻角,“咱不去。”

  “應龍老兄不會對你有什么想法的,我們進去一下就出來,你都碰不到它。”錢逸群解釋道。

  “你干嘛不拉錢衛進去?”狐貍團了起來。

無線電子書    百媚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